C919大飞机即将获得适航证,是否需要国外认证,何时能坐上它?

园园爱科技 3年前 (2022-09-15) 阅读数 482 #科技

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个月完成取证试飞之后,近日2两架飞机抵达北京,等待9月19日这天正式领取适航证,为了这一刻,大飞机等了7年。那么取得适航证为什么要这样长时间,此后多久我们可以正式坐上国产大飞机?

上个世纪70年代从运10项目开始,半个世纪以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国产大飞机自2007年正式立项以来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

大飞机投资研发时间长,技术门槛高,需要全国航空工业体系通力合作,终于在几代人努力下,首架C919于2015年正式总装下线,并在2017年成功首飞,自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下。

而这才是飞机正式交付使用的第一步,要想真正意义上投入使用,还必须取得适航证,这也是全世界航空大国设立的行业壁垒,是进入外国市场的准入证,也是飞跃国别的行驶证。

适航证是适航当局根据民用航空器产品和零件合格审定的规定,对民用航空器颁发的证明该航空器处于安全可用状态的证件。

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是美国的FAA适航证、欧洲的EASA认证,中国也早就建立了自己的航空适航证CAAC,我们所说的取得适航证就是将要获得CAAC认证。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CAAC认证与FAA和EASA现在是等价互任,也就是获得了任何一国的认证,其他国家也会承认其正当性,标准互通,这背后的努力堪比制造一架大飞机本身。所以这次如果C919大飞机获得了CAAC认证,在国际市场实际上也就没有太大障碍了。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重点满足国内外大运量和中运量市场需求,适应“点对点”国内航线和短途国际航线。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已累计有28家客户815架订单。”

而将时间拨回到5年前,2017年5月5日,第一架C919飞向天空开启了试飞取证之路,因为是中国首个大飞机取证项目,其意义具有代表和学习性,所以持续的时间和评估的严苛程度也是举世瞩目的。

这5年里,C919一共有6架分别在上海浦东、陕西阎良、江西南昌、山东东营、内蒙古锡林浩特、新疆吐鲁番、甘肃敦煌进行了不同科目的取证工作。

而参与适航证审定工作的不仅有我国民航审定中心,欧洲EASA方面也派员参加多个审定工作。取证试飞涉及飞机的安全性,各种极端情况的参数的验证,决定了其严谨性和长期性。

C919的取证是你想象不到的苛刻,具体的细节就不展开说了,正所谓“老大看书养,老二当猪养”,其实用在大飞机的取证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第一代大飞机,500多万个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5成,对于建立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民航技术和质量检测、维修等等各个方面意义重大。

而即将获得CAAC颁发的适航证之后,意味着最难,最耗时间的环节已经过去,按照之前ARJ21的步骤,C919预计最快年底就能交付给客户使用,也就是说最快年底我们就有可能坐上国产大飞机。

目前,中国商飞已经为C919向EASA提出了适航申请,根据上述的互信认证,预计不会耽误太长时间,这也意味着作为第四个拥有自主制造大型干线客机能力的国家,产业发展迅速,为以后的C929提供坚实基础。

写在最后:

我们盼了很久,从运10时候的翘首以盼,到现在的欢欣鼓舞,大飞机真的要来了,也不禁要感慨万千。

即便还有人对C919的国产化率颇有微词,但是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看着曾经吴仲华先生的理论用在别国的先进发动机上,我们痛心疾首,造不如买的教训已经足够了,现在国产的零件占比进一步提升,我们一定要更加肯定,不要再让国产寒心。

评论列表
  •   兔村广播站  发布于 2022-09-15 10:47:39  回复该评论
    中国商飞,立足国内,蚕食周边,出击亚非拉,开拓欧洲,最后才是北美。
  •   荣哥  发布于 2022-09-15 12:07:46  回复该评论
    内部配套配件真正解决,才能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园园爱科技

园园爱科技

园园爱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