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喊话特朗普:带我去见300岁老人!美国社保黑幕触目惊心
你听说过300岁的老人还在领社保吗?就在今天,美国前总统拜登卸任后首次公开炮轰特朗普政府,矛头直指这个荒诞的社保闹剧——134万“150岁以上老人”在系统里“活着”,甚至有人“活到”360岁。
这可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美国社保数据库里真实存在的漏洞。
拜登调侃道:“我也想见见这些300岁老人,他们肯定掌握了长寿秘诀!”可笑声背后,数百万美国人正因社保系统崩溃而拿不到救命钱,一场关乎全民养老的政治风暴正在发酵。
这场荒诞剧的导火索要追溯到今年2月。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突然甩出一组爆炸性数据:社保系统里竟有134万人被标注为150岁以上,最高龄者达360岁。
特朗普当即高呼“社保欺诈”,而拜登团队则发现更触目惊心的真相——这些“长生不老”的数据,竟源自1959年开发的COBOL系统。
这个早已被企业淘汰的编程语言,至今仍在支撑美国社保、税务和医保三大民生系统,数据错乱时甚至自动生成“1700年出生”的荒谬记录。
更讽刺的是,政府技术团队早已预警系统风险,但预算常年被砍,维护资金杯水车薪,就像用胶带修补漏水的航母。
两党政客却在这片技术废墟上大打出手。特朗普团队抓住“幽灵老人”大做文章,暗示要削减“被浪费的”社保开支;
拜登阵营则痛斥这是“人为制造的灾难”,直指联邦政府裁员12%导致客服瘫痪、网站崩溃。
双方都选择性忽视了一个冰冷现实:美国社保基金2035年可能破产的倒计时正在嘀嗒作响。
这场闹剧撕开了美国社会治理的华丽袍子,技术官僚早在十年前就提议系统升级,但每年国会都在为军费预算加码,民生工程却总被搁置。
当马斯克在社交媒体晒出数据库截图时,全美23个州的社保网站集体宕机,这哪是数据乌龙?分明是民生保障体系在数字时代的轰然崩塌。
更令人唏嘘的是,那些被系统标注为“长生者”的,很多是身份被盗用的弱势群体——他们既是技术漏洞的受害者,又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当拜登在演讲中说出“想见300岁老人”时,芝加哥会场爆发出苦涩的笑声。
这笑声里藏着多少普通人的无奈?系统崩溃时,独居老人可能因领不到钱而断药;
身份被盗者要花半年时间自证“已死亡”,刚失业的工人发现账户突然多出百年社保记录……
技术故障与政治缠斗交织成的荒诞,最终都化作压垮普通人的巨石。
正如一位美国网友的扎心评论:“政客在讨论300岁幽灵,而我的祖母正在为能不能活到80岁发愁。”
技术本应服务民生,政治本该守护公平。
当300岁的“数字幽灵”在系统里永生,真实的人生却在养老金断供中枯萎,这何尝不是对现代文明的一记警钟?
或许某天真会出现300岁的寿星,但今天的我们,更该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体面地老去——这不该是奢望,而是文明社会的底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