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战胜铁勒俘虏十万,命令:男俘全数坑杀,女俘赏给将士

游史渊吖 1天前 阅读数 4 #历史

薛仁贵站在战场中央,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眼前的十万俘虏。他高声下令:“男的全部坑杀,女眷全部赏给有功之士!”

这一命令震惊了全场,回纥使者更是愤怒不已,立刻上报唐高宗。唐高宗无奈之下,只得派遣契苾何力前去安抚。

然而,契苾何力的手段竟比薛仁贵更为残忍……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薛仁贵的早期生涯及其军事才能

薛仁贵,原名薛礼,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是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尽管家庭到他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但薛仁贵天资聪颖,尤其是武艺过人。

年轻时候的他,经常在家乡的乡村练习箭术和兵法。据说,他力大无穷,可以拉开当时最硬的弓射中百步之外的目标,这让他在乡里名声大振。

薛仁贵的妻子柳氏是一位贤能的女子,她看得出丈夫是个有大才的人,便极力劝说他走出家门,去军中凭借自己的武艺闯出一片天地。

在战乱频仍的唐朝,这确实是一个展示才能的好地方。听从妻子的建议,薛仁贵投身军旅,成为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张士贵的部下。

这一选择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军中薛仁贵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勇武,迅速崭露头角。

他常常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单枪匹马直取敌军将领的头颅,这一举动不仅震慑了对手,也令他的名声在军中传扬开来。

李世民曾当面夸赞薛仁贵:“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这句话足以看出李世民对他的喜爱和重用。

铁勒部落起源于我国西北的草原地区,属东突厥的一支,早在唐初期,他们过着受压迫的生活。

东突厥灭亡后,铁勒部落趁机建立了自己的汗国,其疆域包括东至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疆土广阔,威震一方。

铁勒部落内部由九大家族组成,不乏反复无常的强硬派,他们时而反叛唐朝,时而又归顺,极为难缠。

这种反复无常,使得唐朝对铁勒部落的态度一直难以统一。唐初期,唐朝曾多次联合铁勒部落共同对抗东突厥。

凭借这一联盟,唐朝迅速削弱了东突厥的势力,最终使其灭亡。然而,随着铁勒汗国的建立和疆域的扩大,其内部矛盾也逐渐显现,一些主张独立和反叛的家族不断滋事。

铁勒部落时常袭击唐朝边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导致唐军疲于奔命,这种反复无常的局面使唐朝在处理铁勒问题上变得愈发谨慎和复杂。

公元661年,铁勒部落首领去世,新任首领比粟毒上台后,态度极为嚣张,他联合铁勒部落的其他家族,再次对唐朝发动进攻,掠夺边境资源。

唐高宗李治在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对唐朝权威的严重挑衅,必须予以严惩。此外,唐高宗发现,铁勒部落的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边境地区的稳定。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对唐朝的边疆安全构成威胁,也会使其他部落效仿,造成更大的困扰。因此,李治决心派遣得力之将,彻底解决铁勒问题。

薛仁贵大败回纥

由于薛仁贵在军中的卓越表现和过人的军事才能,唐高宗李治决定任命他为征讨铁勒的副将,协助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

薛仁贵虽然只是副将,但他凭借自己过人的武艺和杰出的领导才能,成为此次战役中的关键人物。

为了展示自己的信任和期望,李治在出征前特意在内殿赐宴,让薛仁贵当众表演射箭。李治让仁贵射穿五层铠甲,薛仁贵一拉弓如满月,一箭穿透五层甲片,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李治当即赐给他一副上好的铠甲,并嘱托他要一仗打得回纥人永不敢再犯。公元662年,唐军与铁勒部落在天山一带展开激战。

铁勒首领比粟毒为塑造军威,派出几十员大将挑战,薛仁贵独自出战,面对敌军如入无人之境,他连发三箭箭箭命中敌将。

铁勒军心大乱,唐军趁机发起总攻,将敌军全部俘获,这“三箭定天山”的壮举,不仅震慑了铁勒部落,也大大提高了唐军的士气。

这一战役成为了薛仁贵军事实力的象征,也提升了他在唐军和敌军中的威名。在天山之战中,薛仁贵凭借自己的过人勇武和高超指挥,使唐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铁勒部落的军队在薛仁贵的带领下纷纷溃败,十余万人被一举俘获。这次战役不仅是唐军的一次大胜,也彻底击垮了铁勒部落的反抗意志。

在战役的最后,薛仁贵面对大量的战俘,思考再三,最终决定将这些反复无常的敌军全部坑杀,以一劳永逸地消除铁勒部落的威胁。

他下令将所有的男俘虏全部活埋,而将女俘虏赏给将士们,这一命令不仅是对敌人的彻底打击,也让唐军将士得到了补偿,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

铁勒部落得知自己的军队被全部坑杀,震怒不已,为了报复,这些部落派出使者前往唐朝,请求唐高宗制裁薛仁贵,认为他行为残忍,造成了铁勒部落的巨大损失。

面对使者的控诉,唐高宗李治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虽然薛仁贵的行动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仁义和道德上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唐高宗对薛仁贵行为的态度

唐高宗李治在面对铁勒使者的控诉时,内心也十分矛盾。一方面,他明白薛仁贵的做法是为了彻底消灭威胁,但另一方面,他担心这种血腥的手段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感和不满。

李治认为,薛仁贵的做法虽然有其军事上的必要性,但为了维护大唐的国际形象和长期统治的仁义,他决定不直接惩罚薛仁贵,而是选择派出契苾何力前往安抚。

契苾何力是唐军中另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出身于少数民族,但对唐朝忠心耿耿,立下过诸多战功。

李治认为他是处理此事的最佳人选,便派他前往铁勒部落,利用他的少数民族背景和杰出能力,进行安抚工作。

契苾何力到达铁勒部落后,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安抚,首先,他处决了一些首领,以示惩戒。

接着,他使用和谈和施以恩惠的办法,使铁勒部落对唐朝重回归顺,最终平息了铁勒部落的怒火。

通过契苾何力的努力,唐朝与铁勒部落的关系渐渐恢复了稳定。此次事件之后,唐高宗不仅避免了直接的军事冲突,也维护了大唐的仁义形象。

而薛仁贵则继续他的军旅生涯,成为唐朝的重要将领之一。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JgtjNxUAsgfhBuJDIq3AlGK7Zr3cg7H8Q9L6PWY8UdGnqaQ4mqI_id3aKZGuiPdY7rctH_gg0gTgVgeFpFQTYczvWoi3qK855vZli-YGsg32FlK6lm0ZCDPEusGpBsyxqkgTGT8yZE7FfRHgAq83zWv-7VH8qXcNFbutxc8vF7rdw7agjcoUCMmVQvL3ZCwH66N7RqrTZlk=&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游史渊吖

游史渊吖

宗政子淳晨帛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