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教室拍下心酸一幕,才明白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内卷。

文化视角 12个月前 (04-17) 阅读数 0 #推荐

曾经,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这样的信念:知识改变命运。

这句话,跨越了时代的变迁,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不管身处何年何代,不断学习知识,都是正确的选择。

高考被视为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选拔:成绩决定一切,与家庭背景、经历、资源无关!

因此,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孩子们竭尽全力!

01

近年来,“内卷”成了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它指的是在某一范围内的恶性竞争或毫无意义的努力,同行相互竞争,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而不断付出更多努力,结果导致个体的“收益努力比”下降。

内卷一直存在,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红利的消失,内卷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

以学校为例,

老默家里有个七岁的孩子。

在老默小时候,根本不了解读书、英语或者春游的概念。

放学后,他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或者玩捉迷藏、卡片、抓小鸟,从不需要做家庭作业。

他的日子无忧无虑。

但现在呢?

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做作业,虽然不多,但每天都有。

家长们疯狂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比如足球、篮球、舞蹈、写字、围棋等等。

他们把周末,甚至工作日的晚上都排满了课程,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七八岁的孩子,又何曾需要赛跑呢?

02

最近,一位高三班主任在教室里拍摄学生们埋头苦读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

视频中,十七八岁的学生们已经满头白发,男女皆有。

这不是年轻人应有的朝气蓬勃、活力四射,而更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白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熬夜、饮食不规律等。

高中生大多住校,不存在饮食不规律或者不健康的情况。

虽然遗传因素存在,但这么多学生都出现白发,说明问题绝非个例。

大家都知道,精神压力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高中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高三和高一、高二之间。

老师和家长们常常强调高考的重要性,说这一年关系到了孩子的未来,必须要努力!

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让孩子们倍感压力,导致他们夜不能寐,甚至连享受美好时光的吃饭也变得索然无味。

现在的高中生内卷现象非常严重。

有人分享了他在学校的一天:

清晨不到六点,高三楼的教室就亮起了灯。

中午放学时,经常能看到一群人飞快地冲向食堂。

午休时,有一群人还在教室里做题,让那些回宿舍午睡的同学感到十分愧疚。

下午没有课外活动时间,最后一节课放学到晚自修只有短短45分钟。

甚至有很多学生为了争取更多学习时间,在学校宿舍熄灯后仍然开着小台灯学习。

这只是学校里的情况。

我有个亲戚在辽宁鞍山上高中时,为了让他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的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

每个周末他的父母都会给他买吃的,用的。

周末的日子都被安排得满满的,上午补英语,下午补数学。

即使不上课的日子,每天也要学习到深夜十一点或者十二点。

这样的学习强度,就算是三四十岁的人,也未必受得了。

一个人内卷,还好,但当周围的人都开始内卷时,就会让人感到恐慌。

当寝室里有人买了夜读灯时,还好,但当寝室里的其他人都效仿时,你怎么好意思大睡呢?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仅仅考上专科、二本已经不够了。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如果考不上一本,甚至是重本,那就被视为失败。

2012年29日晚,在常州新北区水木年华小区发生了一起悲剧,一位19岁的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大,与家长发生矛盾后,跳楼身亡。

2013年,河北省故城县郑口中学的一名学生,在学习压力下突然从教学楼四楼坠下。

2014年9月22日深夜,湖南临澧一中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两名高一男生约好一起从学生宿舍的五楼跳下。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确认,其中一名叫游某的学生当场死亡,另一名名叫龙某的学生虽然还有微弱的呼吸,但经过抢救无效后也宣告死亡。

2015年5月23日,济南市一名17岁的高二学生从家中的15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了解,死者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所致。

成年人在长期承受巨大压力下,都有可能导致精神崩溃,更不用说年轻的孩子们了!

贫困,是一种极为可怕的事情。

为了改变命运,人们都有拼搏向上的精神,但贫困很少有能力逼死人。

内卷的问题呢?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于孩子们的生活中,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他们的天性。

最终的结果是:少数人拥有着大部分的财富,而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

如何帮助孩子们解决内卷的危机呢?

学校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非常必要的。

但根本的原因在于:家长和老师的意识需要改变。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学历可以改变命运,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种观念是由于过去受教育水平较低,读书人少,使得知识变得稀缺,因而珍贵。

我们必须摒弃这种过时的观念,不再将学习视为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而应将其视为一种自我修养的终身追求。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但同时也面临严重的内卷问题。

几年前,北京地区的硕士研究生人数就是本科生的两倍。

全国范围内,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也呈现了翻倍增长的趋势。

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各行各业发展逐渐趋于饱和,社会阶层固化的情况日益严重。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高考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逐渐减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机遇正在出现,比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不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并不意味着个人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而不只是灌输知识!

因此,家长们,请停止让孩子们卷入这种竞争之中,给予他们一个轻松、健康的学习环境。

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不应该再对他们施加额外的压力。

教育改革,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父母们的思维方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文化视角

文化视角

传播正能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