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粉碎“四人帮”是一着很险的险棋

奶球小胖墩 3周前 (03-12) 阅读数 19 #推荐
前言

叶剑英元帅到了晚年,好多次都说粉碎“四人帮”这事儿就像走一步险棋。为啥这么说?因为当时的情况那是十万火急,要是再不去整顿改进的话,中国的将来可就悬。

在那样万分危急的时刻,叶剑英元帅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果断地跟其他领导人一同行动起来。他这股子决断的劲头,那可真是太值得夸赞,毛主席都说他是“大事不糊涂”的第一人,真不愧是这样!

危急关头不糊涂

新中国成立之后,叶剑英把自己的全副身心都投入到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里了。

叶剑英元帅特别看重和平年代的军事训练工作。有一回,他在一份“军训简报”上看到了郭兴福教学法的宣传内容,一下子就来了浓厚的兴趣。

叶剑英想好好了解这个教学办法,就专门跑到南京军区去看郭兴福教学法的现场演练。看完郭兴福教学法之后,叶剑英那是赞不绝口,还亲自去总结,把郭兴福教学法整得更系统、更有条理了。

叶剑英元帅努力推动下,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号召全军学习郭兴福教学法,一场全军性的群众练兵热潮就轰轰烈烈地全面兴起。

后来国内进入特殊的动荡时期,动荡刚开始的时候,叶剑英就坚决地同敌人展开顽强斗争,守护了许多老干部和军队的骨干力量。

叶剑英做了正义的事,这可把敌人给惹毛了,敌人就开始针对他。没多久,他就遭到打击迫害,好多重要的领导职务也被解除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敌人怎么使坏,叶剑英始终坚定如一,一颗红心永不改。林彪叛逃之后,叶剑英就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成了毛主席身边处理内政外交事务的得力帮手。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身体机能老化,已处于弥留之际。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守在他身旁,排着队到病榻前探望老人家。

这个带领中国人民脱离黑暗的开国领袖,此刻躺在病床上看着特别虚弱。

叶剑英走过来了,他满含深情地望着眼前这位自己追随多年的领袖。那曾经高大魁梧的身体,如今已变得十分憔悴,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悲痛,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候,毛主席的双眼突然微微睁开了。他瞅见站在跟前的叶剑英,那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了。当看到叶剑英要走出房间的时候,毛主席的意识清醒了些,就招呼叶剑英回来。

护士瞧见这情形,立刻跑到休息室里寻到叶剑英,告知他毛主席正在找他。

叶剑英回到病榻前,只见毛主席睁开了双眼,嘴唇轻轻张合,像是有话想说,却断断续续好半天都说不出来。

叶剑英紧紧握着毛主席的双手,心里又焦急又悲痛,在那儿站了好长时间,可毛主席始终没有回应,最后叶剑英只能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病房。

叶剑英回到休息室后就陷入了沉思,毛主席刚刚叫他过去到底是要干啥?为啥还特意叫他过去,是不是有啥嘱咐要交代?

毛主席第二天就离世了,这些疑问就深深搁在了叶剑英心里,没人能给他解答。

叶剑英沉浸在强烈的悲痛之中,这时他想起毛主席以前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那是汉朝周勃、陈平平定吕氏叛乱从而巩固汉室政权的故事。

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解决“四人帮”这个事儿,很可能就是在继承毛主席的遗志。

【兵行险棋】

毛主席逝世之后,祸乱中国很长时间的“四人帮”加快了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速度,他们干的那些倒行逆施的事儿,让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越来越气愤。

叶剑英在北京跟华国锋、李先念他们商量怎么处理这个事儿。有人就说开中央全会来解决呗,可跟这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早就超出党内斗争的范围了,这可是生死较量,那就得用特殊法子彻底解决才行。

商量了好半天,他们定了个基调,那就是处理得又快又迅速,可不能在国内引发动乱,稳定是最要紧的。

针对当时的情况,叶剑英,就安排自己的侄子叶选基去北长街找陈云。找到之后,陈云就被带到叶剑英的住所去详谈了。等见到陈云后,叶剑英元帅拿出一份资料递给陈云,然后问陈云,要是把那几个人抓起来,这事儿行不行得通?陈云马上就表示赞同了,他也觉得这场斗争肯定是躲不过去的。

陈云之外,汪东兴也是特别重要的人物。汪东兴长时间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以及警卫局局长,和中央警卫部队八三四一部队联系超紧密。

所以,在粉碎“四人帮”这场斗争里,汪东兴起到的作用那可太重要了。华国锋、叶剑英和汪东兴谈了几次话之后,就知道他是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根本利益这边的。

像汪东兴那样为了国家的未来全然不顾个人安危的人还有不少,像粟裕、杨成武、张廷发、萧劲光等都是。他们大力相助,对后来稳定国内的军政大局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争取到党内大多数人的认可之后,以华国锋、叶剑英为代表的党中央坚决地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把“四人帮”及其一些骨干分子隔离起来审查。

那些在中国捣乱、闹得中国不得安宁的破坏分子终于受到制裁。在华国锋、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逐渐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后来叶剑英在评价这一行动的时候还发出了感慨。

这是一步特别险的棋,做这事的时候人不能太多,越少越妙。执行的时候必须悄无声息,一点消息都不能泄露,一枪不放,一滴血也不留。

叶帅总结得特别到位!后来他们梳理国家整体局势和地方状况的时候,发现好多地方已经岌岌可危。多亏了叶帅他们当机立断采取行动,不然的话,武装斗争没准儿就在中国发生了。

【惊心动魄的几天】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在铲除“四人帮”的时候,事情可不是顺顺当当的。刚开始处理毛主席遗体的时候,两边就发生过小规模的冲突。

有人拿毛主席的遗体处理问题向华国锋找茬儿,那时候中央已经决定把毛主席的遗体永久保存起来,好让后人瞻仰。

他们对华国锋提出指责,说是因为华国锋的失职,毛主席的遗体有三天多都没进行防腐处理,没办法再做永久性保存了。

江青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跳起来,对华国锋破口大骂,质问他到底安的什么心,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主席的遗体,是不是想毁掉。

华国锋被人指责的时候,宽大的额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神情慌张地搓着双手,有点木呆呆地回答那些人,说自己也不太明白,真没料到会这样。

华国锋成为主席接班人后,反动势力一挑衅,他就没胆反击。这可就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四人帮”了。“四人帮”一看有希望,就打算借着这事儿把华国锋弄下台,还让他担起这个责任。

在那个关键的时刻,叶剑英元帅挺身而出,大力支持华国锋。他对华国锋说:“这个责任你必须担起来,你是第一副主席,你要是不负责,那谁来负责?”

叶帅很聪明,他心里特别清楚,在这个时候,不管啥职务有调动,都可能让外界瞎猜忌一通,所以他们必须稳住当下的局面。

华国锋得知叶剑英支持自己之后,心里头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忧。他眼眶里含着泪花,悲叹道:“主席的遗体都停放三天了,我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保不住。”

叶剑英一个劲儿地安慰他,说:“别担心这事儿,当初胡志明逝世的时候,也是过了三天才确定永久性保存,到现在不也保存得好好的嘛。”

听到这些,华国锋那七上八下的心这才安稳了。

叶剑英元帅瞧着“四人帮”企图夺权篡位的心思愈发不加掩饰了,他心里明白得尽快拿定主意,当时在他面前有三个选项。

第一个办法,就是在对方面前忍气吞声,接着保持现在这个样子。

第二,就是跟反动势力一边斗争一边联合,最后通过协商重新分配权力,把自己手里的一部分权力让出去。

最后一点,就是跟他们抗争到底,把敌人完全打倒打败,而叶剑英元帅他可是不服输的人,自然就选择了这最后一条。

华国锋得到叶剑英的扶持,叶剑英深思熟虑后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支持他去打垮反动势力。

另一边的华国锋也实在是受够了“四人帮”的步步紧逼,他不想再忍了,打算反击。于是,他就找到李先念,让李先念上西山去找叶剑英,请叶剑英务必想出一个靠谱的法子来解决问题。

李先念被监视了好长时间,他接下了这个重担子。一路上,他手心直冒汗,就怕半道上被人拦住,再给逼回去。好在敌人当时的戒备重点不在他这儿,李先念就顺顺当当到了叶剑英在西山的住所。

叶剑英瞧见李先念走过来,特别郑重地问他,这次来是为公事,还是私事?李先念回答说两者都有,这么一来,叶帅就清楚他为啥过来了。

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大之后,两人就开始聊起来了。李先念小声地对华国锋已经下定决心这事儿跟叶剑英讲:“华国锋同志已经下了决心了,你得尽快考虑出个方案,用啥方式、啥时候来解决(问题)。”

这时候外面的局势是越来越紧张。第二天,叶剑英就一个人进了城,到华国锋的住处去了。这时候,他俩不像平常那样还互相寒暄几句,而是多了一种急切的感觉。

叶剑英提出了先下手为强的办法,以最快速度把“四人帮”给解决。

10月6日下午4点多,和中央警卫部队关系密切的汪东兴,与叶剑英一道挑选出了一支可靠、信得过的行动组。

汪东兴领着这个行动小组悄悄埋伏在怀仁堂附近,就等着合适的时候行动。

经过周密的部署,还进行了事前演练,没一会儿,他们就把“四人帮”成员一个个都隔离审查了。面对正义的力量,那些人根本没法抵抗。

接着,10月18日的时候,中共中央就向党内发了个通知,把王、张、江、姚他们的罪行一条一条列了出来,还宣告已经对他们进行隔离审查的这个决定了。

这个消息一传开,全国人民都兴奋得不行。6天之后,在天安门广场那儿,首都的百万军民都聚到一块儿了,举行了一场特别隆重的集会,就为了庆祝这个了不起的胜利。

十年动乱一结束,叶剑英就不辞辛苦地走南闯北,在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经济发展这两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叶剑英元帅八十大寿那天,叶家热闹极了。打早晨起,来贺寿的人就接连不断,聂荣臻元帅和徐向前元帅都兴高采烈地前来贺寿。

大家一开头就聊起刚参加革命那会儿的事儿,话题那是一个接一个。一想起少年时候,一个个都朝气蓬勃的,可现在,都老得不行了,行动也不方便了,心里多少有点感慨。

几个老帅就跟小伙子似的,互相打趣。这时候,邓小平带着一口浓浓的四川乡音,笑着过来表示祝贺。

夜幕降下来的时候,寿宴就开始了。众人都纷纷举起酒杯,向叶剑英元帅道贺。这时候的叶剑英元帅,脸膛红扑扑的,乐呵呵地向大家致谢。

80年代的时候,叶剑英的身体状况就开始变得很差了,生老病死这种自然规律在这位英雄的身上毫不留情地体现出来了。

人老了就爱怀旧,想念那些已经不在的人和过去的事。叶剑英元帅就常常回忆起往昔一同战斗、如今已长眠地下的战友,每次想起都特别动情。

有一回在广州,叶剑英和自己以前的保健组长邓家栋聊天的时候,很意外地就谈到了瞿秋白。

瞿秋白,他可是共产党早期的领袖。后来被国民党给抓了,在监狱里的时候,他特别有骨气,死都不肯向国民党低头投降,最后壮烈牺牲了。

叶剑英一想起瞿秋白就特别激动,他顺手拿起桌上的铅笔,在一张空白信纸上刷刷地写下了瞿秋白的《在狱中》,那是他记忆中的一首诗。

人老了就得认,觉得自己剩下的时间可能没多少了。从1983年开始,叶剑英就不再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这一职务了,过了两年,还带头从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党中央新老交替的安排。

叶剑英处于休养生息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北京西部的一座小楼里。那儿风景美,空气又清新,特别适合他安享晚年。

叶剑英元帅生命的最后阶段很平静,那时国家也安宁,全国到处都弥漫着祥和的氛围,这位为新中国的成立征战多年的老帅就这么去世了,享年89岁。

叶剑英元帅一辈子都对自己的理想坚信不疑,始终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奋斗着。毛主席给他的最高评价是“不糊涂”,周总理对他也有着无上的赞誉——“板荡识忠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奶球小胖墩

奶球小胖墩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