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是哪吒?二刷后才发现我们都错了

芈伊 4周前 (03-16) 阅读数 11 #娱乐

昨天周六,怀揣着满满的期待,我带着六十多岁的父母走进影院,二刷《哪吒2》。这部情节精彩、制作精良的动画,在我心中堪称佳作,我满心以为它也能让父母沉浸其中,收获一段欢乐时光,可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我所有幻想。

观影过程中,父母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神情,见不到丝毫的兴奋与激动,他们就像是完成了一项既定任务,平静得让人有些失落。

首刷《哪吒2》时,那句“是魔是仙由我说了算”点燃了我心中的热血,和众多被励志鸡汤鼓舞的年轻人一样,我天真地以为挣脱命运的枷锁就是成长的终极答案。然而,二刷时,当看到李靖夫妇在电闪雷鸣中飘散的鬓角白发,再转头瞥见父母那已快被白发“占领”的头顶,我才惊觉,自己一直像那个执拗的申公豹,拼命施展法术,试图把父母拉进现代生活的“结界”。我带他们看3D电影、吃网红餐厅,满心期待能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可他们的情感反馈,却总是像加载失败的网页,只有那永无止境的缓冲圈,让人满心无奈。

曾经,我只看到哪吒脚踏风火轮的意气风发,如今二刷,才读懂李靖夜访天尊时,袖中紧紧攥着的生死簿里藏着的深沉父爱。当敖光感受到儿子的气息不顾一切冲出炼狱,在敖丙倒下的那一刻,化身最温柔的水环抱住儿子,满眼心疼,反复说着“我只要你活着,活着就好……”此时,母亲忽然伸手护住我膝头的爆米花桶,这个曾经被我暗笑小题大做的动作,此刻却让我心中猛地一震,它突然有了结界般的重量。原来,所有的父母都在悄无声息地修炼一门最质朴的仙术:将自己的命数一分为二,一半垫在孩子脚下,化作助力前行的风火轮;一半藏在身后,变成守护孩子的捆仙索。

第一次看《哪吒2》时,我以为自己是主角哪吒,即便面对不公,也能勇敢面对。可是当我坐在影院里第二次重温剧情才发现,我不是哪吒。哪吒有着不凡的出身,集父母万般疼爱于一身,无论被看作魔还是妖,都有强大的父母为他兜底。而我的父母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而我只是父母众多孩子中最让人省心的那一个。其实,我们不过是大多数普通人中的一员,就像是被丢进炼丹炉里的虾兵蟹将,拼尽全力,只为活着。

我们总习惯在神话里找寻自己的神位,却常常忽略,多数人生来不过是炼丹炉中的青铜钉。那些被真火反复熔炼,却依旧顽强托举着八卦炉的铜锈,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态的混天绫?没有灵珠庇佑的我们,在平凡的市井烟火中,早已修炼出别样的金身,如同那熔而不化的青铜钉,默默托举着生活的“神话底座”。

真正的成长,从不是只有热血,而是能把自己软肋锻造成坚实的铠甲。只有变强,才能护得住所爱之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影片落幕,迫不及待地询问父母的感受,父亲一句“就是小孩子看的……”,瞬间如乾坤圈一般,将我满心的期待紧紧束缚,内心的失落感也如野草般疯狂蔓延。

但当我走在父母身后,看着他们那越来越驼的背影,我突然醒悟,得不到想要的反馈就得不到吧,不管是多归兴的父母也都是自己的父母。原来,父母那逐渐佝偻的脊背,正是混天绫最坚韧的一段红绸。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将父母拽入自己的精神世界,或许就能发现:他们早已在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里,把混天绫化作围裙系带,用乾坤圈兜住我们童年摔碎的每一只碗。我们也才能看见,在他们木讷表象之下,那静水深流般的爱意。正如陈塘关百姓最终看到的,不是魔丸,也不是灵珠,而仅仅是那个叫哪吒的孩子。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芈伊

芈伊

不给人生设艰,喜欢什么就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