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人情社会,真正强大、混得好的人,都不要面子

舒山有鹿 5天前 阅读数 36 #情感

01

在人情世故的层面,有三大境界。

第一层境界:看到别人怎么运用人情世故,自己也模仿别人怎么运用人情世故。目的,就是讨好别人。

第二层境界,熟悉人情世故,而又通过玩弄人情世故,来给自己挣得一定的面子。面子,比其他什么的都重要。

第三层境界,一切所作所为,都聚焦于“利益”二字上。面子什么的,不重要。唯有现实的利益,才是最实际、最关键、最重要的。

从讨好别人,到重视面子,这是进步。从重视面子,到重视利益,这是成熟。

身处于人情社会,真正强大,且混得不错的人,都不要面子。

02

先来谈一个案例。

三国中后期,曹氏三祖去世,曹家只剩下曹爽这一个草包。

曹爽此人,最在乎面子。在他看来,只要在明面上压制司马懿,让自己有了面子,得以满足虚荣心,就够了。没必要铲除司马懿。

司马懿将计就计,直接装生病,甚至给曹爽一种“命不久矣”的感觉。

曹爽中计了,也就带着小皇帝外出祭祖。曹爽前脚出城门,司马懿就发动了历史著名的“高平陵之变”,直接拿下了京师。

面对如此情景,曹爽慌了,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时候,司马懿送了一封书信给曹爽,大意是,只要你投降,放弃权柄,那我让你世代安稳、富贵。

曹爽觉得,司马懿是四朝重臣,肯定会说话算话,就投降了。让他预料不到的是,司马懿翻脸不认人,直接杀光了曹爽一族,不留活口。

在司马懿看来,承诺、面子,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利益。

03

一个问题:为什么垂垂老矣的司马懿,可以笑到最后?

因为司马懿完全摆脱了面子的层面。在司马懿心中,世人如何评价我,我不管。但是,我司马家族的事业、利益,才是关键所在。

凭借这种“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的本事,司马懿吞并了曹魏,他的儿子、孙子,建立了晋朝。司马家族,君临天下。

利益和面子,其实是矛盾的。

重视面子,就有可能失去利益。重视利益,大概率就会失去面子。此事古难全,需要我们权衡利弊,理性选择。

真正的理性选择,并不是选择面子,而是选择利益。

面子什么的,其实不值钱,也无法当饭吃。而利益什么的,其实很值钱,也可以当饭吃。

曹爽,重视面子,而失去利益,最终全族被杀光。司马懿,重视利益,而不要面子,最终笑到最后,君临天下。差距,就在于此。

04

人,越是肤浅,越是重视所谓的面子。

你是个不合群的人,但你重视面子,逼迫自己刻意合群。到头来,合群的你,只会感受到痛苦,而没有任何的收获。

你是个想赚钱的人,但你重视面子,不敢有任何的手段。到头来,啥都不敢做的你,只会错失时机,造成人生的遗憾。

你是个不服输的人,但你重视面子,不敢反抗任何人,愈发懦弱。到头来,愈发懦弱的你,也就成为被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你是个不愿意借钱的人,但你重视面子,不敢拒绝别人,把钱借给了别人。到头来,别人欠钱不还,你还不敢去催债,终究人财两空。

......

在乎面子,就是人之虚荣心在作祟,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

与其在乎面子,不如在乎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切身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比维护自己的面子,重要十倍不止。

05

写到最后

从古至今的强者、精英,都有一个特点:不要面子。

越王勾践不要面子,卧薪尝胆,能屈能伸,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

汉高祖刘邦不要面子,给项羽装孙子,才有了后期“四面楚歌,逼死项羽”的胜利。

唐太宗李世民不要面子,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才有了后期的贞观之治。

明太祖朱元璋不要面子,弱时礼贤下士,强时斩草除根,维护了朱家江山,才成就了他起点最低、成就最高的帝王功业。

要明白一个道理:普通人,再重视面子,别人也不会给他们面子。而强者、精英,再不要面子,别人也会给他们面子,奉承讨好他们。

四个字,实力至上。

文/舒山有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舒山有鹿

舒山有鹿

情感作家,励志达人,你有烦恼,我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