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一致同意:想战胜中国只有一个法子,但这条红线美不敢跨越
现在的美国虽然还在扮演着“世界霸主”的角色,但中国在背后追赶的态势正盛,所以美国是想尽办法的要“打压”中国。
不过这些办法好似都没啥用,现在中国依旧在快速发展,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依旧岌岌可危。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专家一致同意,若想要战胜中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现在美国的科技优势,对中国实施“科技封锁”。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通过不卖中国相关产品,以压制中国的产业升级。
其实这件事美国一直在做,从中美“贸易战”开始后,美国在各个高科技领域都对中国展开了封锁,导致中国出现了“芯片荒”等情况。
然而美国的各种制裁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对美国自己,它的制裁有了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虽然制裁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很大,但却有些意义巨大的正面影响。
还是以芯片举例,芯片这东西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领域。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芯片厂家就得投入巨大的利润,如果正常销售芯片,芯片厂家能获得巨大的利润。
这时候如果芯片厂家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芯片市场,那么它研发和生产芯片就进入了大投入低回报的情况。
对于任何产品来说,它得有市场才能获利,高科技产品它的技术含量再高,没有市场也是白搭。
所以美国对中国科技封锁,不卖一些高科技设备给中国,实际上也相当于美国在损害它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的利益。
美国以国家意志在办这件事,底下高科技公司不得不从。但人家公司也是要吃饭的,所以也有不少的美国高科技公司在想办法绕开美国的封锁。比如美国著名的电子产品厂商英特尔,就推出了特供中国的芯片,以此绕开美国的禁令。
对于中国来说,现在中国作为WTO的一员,国际市场竞争本来就很大。
所以中国的芯片产业没有“新手保护期”,市场不会因为你刚起步就可怜你,让你收获大量市场。你芯片技术低了,该卖不出去就是卖不出去。
以前的中国高端芯片,要么技术没有人家欧美的好,要么就是技术达标了成本比人家高。尤其是成本,芯片这东西研发成本巨大,需要生产后大量量产才能铺平成本。
所以就算中美芯片投入同样的成本,并且双方生产成本以及技术都是一致,但美国芯片比中国芯片早生产1年时间,那它的这款芯片在售价上就是比中国芯片低。
所以不难看出,中国的芯片要想发展,需要面临非常多的困境。然而美国对中国的芯片禁令,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国芯片产业提供了一个“新手保护期”。
美国一对中国禁售芯片,那国内电子产品厂商面对国产的“高价芯片”,或者是技术没西方高的芯片,也只能买来用了。
由此美国的芯片禁令,反而让中国的很多芯片厂家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利润。那么拿着这些利润,这些中国芯片厂商就可以提高技术,或者是提早的进行产业布局,以降低自己的成本。
其实就现在美国对中国的禁令,美国也是自己给自己画下了一条红线。
这条红线就是美国只针对中国紧缺且自己没啥制造能力的产品进行“制裁”,而非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全面制裁。
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正如我们上边说的,高科技产品也需要市场,而中国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市场。
美国制裁中国,是希望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而美国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就是希望自己的高科技产品能一直主导中国的市场。
所以美国要是直接全面封锁中国的高科技领域,那反而是本末倒置了。并且在经济结构中,生产端和消费端密不可分,哪一方出了问题,整个经济结构都得出问题。
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发起全面制裁,那也是切断了很大一部分的生产端和消费端关系。到时候就不是中国面临困境了,是美国面临困境。毕竟芯片这些东西又不能用来吃,中国没有芯片用只不过是国民消费降级而已。
但西方手里可就这点高科技产业了,基础产业全在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些西方国家就靠着这些高科技产业收割全球,然后用赚来的钱买以粮食为主的“低端产品”。
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完全不卖中国高科技产品,那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其实说到底,现在美国对中国展开科技制裁,只是因为害怕中国进行足够的产业升级后,连它最后的高科技产业阵地也拿走。
但问题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总是会涌入最能获利的地方。
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以及拥有完善基础建设的国家,是很能获得资本青睐的。
于是中国慢慢承接了西方的淘汰产能,并慢慢的进行了产业升级。
这个过程是按照美国设计的国际秩序自然而然发生的,美国要想逆转这个过程,就得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
所以我们能看到当年倡导自由贸易的美国,现在反而在实施贸易保护,在逆全球化。
但全球化是人类的大势所趋,美国所作的努力在减缓中国产业升级速度的同时,也在空耗自己的国力,是注定失败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