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宣传惊天变局!9大车企集体"认怂"背后:谁在替车主踩刹车?
2025年5月7日深夜,某新势力品牌公关部灯火通明。市场总监正逐字删除PPT中的"全场景自动驾驶"字样——这已是本月第3次修改话术。这场席卷车圈的"文字游戏",正在重塑价值千亿的智驾市场认知。
━━━━━ 📊【核心数据墙】
车企更名行动
原系统名称
现用名称
政策响应时效
小米SU7
城市领航
HAD辅助驾驶
政策发布21天
比亚迪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
驾驶辅助
政策发布18天
理想导航辅助
NOA
辅助驾驶
政策发布23天
蔚来NOP
领航系统
增强辅助
政策发布25天
━━━━━ 🔍Part1 政策铁拳下的集体转身 ▌4.16工信部会议暗藏三大杀招: ① 禁用"自动驾驶"等诱导性表述 ② 强制标注系统安全边界 ③ 建立用户告知承诺制 🌟行业影响:智驾宣传预算骤降47%(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
▌某新势力产品经理自述: "现在每个功能描述需法务+技术双重审核,'全球首个''最安全'等词汇已成禁忌"
━━━━━ 💡Part2 认知重构进行时 🛑消费者调研(N=2000): • 68%曾认为"开启智驾=可玩手机" • 52%误将L2辅助等同L4自动驾驶 • 事故责任认知错位率达79%
🎯典型案例: 南京车主王某(化名)庭审实录: "买车时销售说能自动避障,出事后才发现合同里写着'需驾驶员全程监控'"
━━━━━ ⚖️Part3 责任链重新洗牌 ▌法律天秤两端: 车企端👉🏻 • 广告禁用绝对化用语(《广告法》第9条) • 功能说明字体不得小于合同正文(《消保法》26条)
用户端👉🏻 • 危险姿势驾驶可被AI监控举报(新交规第58条修正案) • 过度依赖辅助系统或面临"过失犯罪"指控
━━━━━ 🚨Part4 血泪教训簿 ▌2024-2025年度典型事故:
事故特征
占比
伤亡率
脱手驾驶追尾
41%
23%
误判道路标线
29%
17%
系统极端天气失效
18%
35%
人机操控权争夺
12%
9%
🌟专家预警(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王教授): "当前智驾系统相当于驾校新生,却被迫承担老司机的期待"
当某新势力CEO在内部信中写下"敬畏生命"四个字时,我们突然意识到:这场更名运动不仅是文字修正,更是整个汽车工业的成人礼。那些被删除的华丽辞藻,或许正化作守护生命的数字护栏。只是不知道,在宣传话术与用户期待的巨大鸿沟间,还需要多少这样的深夜改稿,才能让技术承诺回归理性大地?
🌐留给时代的叩问: 当方向盘从人类手中逐渐滑落,我们究竟是在创造解放双手的科技奇迹,还是在编织麻痹警惕的温柔陷阱?这场人机共驾的持久战,或许才刚刚吹响号角...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