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野心曝光!美日死咬钓鱼岛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到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两国发表联合声明称,《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反对中国在南海非法海洋主张、岛礁军事化及威胁挑衅活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在有关海域开展活动完全正当合法。
钓鱼岛(资料图)这份声明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已向美方和日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还约见了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官员似乎认为中方的批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显得比较平静,并表示如果中国对联合声明暴怒,会谈当天就会提出抗议。按照日媒的分析,这与石破茂过去几个月的努力有很大关系。自上台之后,石破茂就展现出对日中关系的积极态度,去年11月份在秘鲁与中方领导人会谈,确认推进全面战略互惠关系。美日联手针对中国,这就说明双方肯定暗中达成了协议,日本政府拿到了不少想要的利益。有分析认为,美国很可能在军事方面给日本松了绑。这是日本右翼势力追求了数十年的目标,美国若是松口,肯定可以扭转日本的立场。而这对于中国而言,将会是不小的挑战。可以预见的是,在得到美国的明支持后,日本方面肯定会在钓鱼岛等敏感地区对华发出挑衅,一旦发生意外,甚至可能出现擦枪走火的突发事件。很多人都认为,石破茂之前的亲华行为,其实就是为了和美国和好做的“铺垫”,其实不然,不如说石破茂是一个务实追求日本利益的政治人物。他能够清楚的看到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利益,伴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对华的动作有点大,这时能有日本在旁边干涉中国,这对于特朗普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看到中日关系有所缓和的时候,特朗普就会有点坐不住,他肯定不会允许自己的“小老弟”去跟对手好。
石破茂(资料图)石破茂此前一直致力于加强中日对话,试图摆脱日本沦为美国战略附庸的尴尬处境。但日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防务依赖美国,战后靠美国扶持崛起,难以具备对抗美国的实力。特朗普略施手段,就能让石破茂退让。在石破茂访美前,美方就有人透露石破茂准备在部分问题上对美让步,所以美日会面后发表了这份挑衅意味浓厚的联合声明。就在日前,日本海上保安厅突然发布通告,称中国已经撤走了在钓鱼岛周边设置的浮标。早在2023年,中方在钓鱼岛设置浮标时,就遭到了日本方面的强烈抗议,日方声称这些浮标被放置在了所谓的“日本专属经济区”内,但实际上,中日海域并未划界,因此中方从未接受所谓“专属经济区”的说法。如今,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这份通告,立刻获得了日本媒体的纷纷转发,甚至《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还对此解读称,中方主动拆除钓鱼岛浮标,或许是基于日中关系改善的趋势。在中日关系正在改善的大环境下,双方的一些问题,实际上都容易被扩大化,或者说,容易被赋予更多层次的解读。比如中国在钓鱼岛海域布设水文气象观测浮标,这既有通过这种形式宣示我们主权的意思,也是为了观察当地水文的气象,方便我们对当地进行科学研究。但当我们根据科学观测实际需要,对其实施了自主性、技术性调整之后,因为中日关系的改善,这就容易被进行各种解读。比如日本媒体故意渲染这件事,显然就是想将其鼓吹为一种“胜利”。
石破茂(资料图)日本经济新闻提问称,据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原设置于台湾东北部的浮标已不存在,日本政府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移除了在冲绳县“钓鱼岛”周边设置的浮标,请问日本政府的这种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表示,中方在有关海域布设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符合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目前有关浮标已完成其在原站位的作业任务,根据科学观测实际需要,中方有关单位对其实施了自主性技术性调整。中方表示,我们在有关海域布设浮标,观测水文气象,符合国内法和国际法;另外,目前有关浮标已经完成了作业任务,中方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了自主性、技术性的调整。短短两句话,就将中方的立场说清楚了。当初,中方在钓鱼岛周边设置浮标的时候,日方无可奈何,如今中方自主移除了,却又开始刻意炒作,无非是“自嗨”而已。所以这个时候撤不撤走浮标,其实都不影响我们捍卫主权的行动,而且说不定这次移走浮标,后续还会有其他替代方案,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对钓鱼岛海域的管控力度。
特朗普(资料图)事实上,但凡日媒用脑子想想,也就知道中国不但不是“退了一步”,而是加强了监控。其实这一点,日本保安厅是很清楚的。来自日本保安厅自己的数据:2024年全年,中国船只“进入”钓鱼岛水域的天数,已经刷新了历史纪录,日方共有353天发现中国公务船“进入”,其它十几天是因为气候条件太恶劣才没进。可以说,整个2024年日本海上保安厅都紧张得不行,也多次向中国表达所谓“严重关切”。
石破茂(资料图)如今,钓鱼岛已完全处于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常态化的巡逻和浮标部署成为维护主权的重要手段。而日本,除了进行无休止的抗议和喧嚣外,似乎已无更多牌可打。中国的静默力量,在这场博弈中显得愈发强大和不可动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