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跟妈不亲”的孩子,小时候有4个征兆,你发现了吗?

布谷妈妈 15小时前 阅读数 77 #育儿

很多妈妈发现,怎么孩子长大后,跟妈妈就不亲了呢?

话说不了两句,有心事也不讲,回个家像“借住”,平时给妈妈打个电话都不愿意。

难道,孩子是叛逆,长大有自己的想法了?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变了,而是小时候那点“亲”没养起来。

长大后“跟妈不亲”的孩子,小时候有4个征兆,你发现了吗?

一:妈妈在不在,孩子根本不在乎

我身边有这样一种娃:

妈妈出门,跟他说“再见”,他连头都懒得抬一下;

妈妈兴冲冲下班回家,他连眼神都不给一个,仿佛没看见这个人。有时顶多问一句:“你给我买东西了吗?”

很多妈妈以为,这叫“独立”、“懂事”。其实这不叫独立,叫“早早习惯了靠自己”。

妈妈听了可能不服气:“我天天跟他在一起啊,那怎么还能不亲呢?”

是的,你人在,但心在不在?注意力在不在?

很多时候,我们虽然“人一直在”,可手机也一直在,情绪也总在;

我们陪他,但不看他,不回应他。他哭了我们嫌烦,他笑了我们敷衍。

于是,他慢慢地就学会了:“妈妈只是人在这里,但她却不愿意关注我。”

久而久之,他就不指望你能回应他,也就不再主动黏你了。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回避型依恋”,意思就是:

“小时候我需要你,你总是不理我,久了我就不想再靠近你了。”

他不是不想亲近妈妈,而是害怕失望。

他不是天生冷淡,而是习惯了妈妈不回应,干脆就关上了门。

等到他长大,你再想跟他亲近,他可能也只给你一个“礼貌微笑”。

你想问问他的事,他说:“没啥好说的。”

所以,别总觉得,孩子不粘人是“省心”。他可能不是懂事,而是放弃了和妈妈亲近。

二:心里有事,不找妈妈说

有些孩子,从小遇到委屈、害怕、生气,第一反应不是扑进妈妈怀里哭,而是躲着,憋着,或者自己默默扛。

你问他:“你咋了?”

他摇头:“没事。”

你再问:“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他生气地否认:“说了没事,别问了!”

很多妈妈既着急又无力:“这孩子,怎么遇到事情都不跟我说呢?”

不是孩子不愿意跟你说,是他早就失去了对你的信任感。

孩子天生是想表达情绪、寻求安慰的,只不过,当他几次三番想跟妈妈“求安慰”,

换来的却是:

“这点事也哭?”

“怎么就你这么多事?”

“别来烦我!”

长此以往,他就把你从“情绪依靠”名单里划掉了,你也从“妈妈”变成了“身边的大人”。

最扎心的是——你以为他很坚强,其实他只是无奈。

你以为他没事,其实他是有事不想告诉你。

情感连接的断裂,从来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在一次次“你没空听”“你嫌我烦”“你让我忍”的失望中累积的。

一旦我们错过了孩子最想依赖我们的时候,他长大后,就可能再也不会依赖和信任我们了。

因为情感这东西,小时候他交给你,你没好好接。

那长大了,他就再也不会递给你了。

三:跟妈妈在一起时,明显拘谨、不自然

还有些孩子,在外人面前“人来疯”,别人看着挺活泼。可一到妈妈面前,就拘谨、话少、冷冰冰的。

这是因为,妈妈就是他“最放不开”的那个人。

因为跟妈妈在一起,他会“有压力”。

这类妈妈,太想孩子好,张嘴就是教育:

“你这样不行。”

“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怎么别人都比你强?”

孩子跟妈妈在一起,随时会被挑刺。妈妈的唠叨、否定、指责,让他学会了一件事——少说少错,少表现少被骂。

于是,在妈妈面前,他变得不敢放松、不敢乱动、也不敢多说。

亲子关系其实最怕的,不是吵,而是“冷”——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上,两人早就没话说。

一个孩子,若连在妈妈面前都不自在,那说明,他早就不觉得这里是“安全区”了。

既然不安全,又怎敢靠近呢?

四:更亲近别人,跟妈妈关系疏远

我一朋友说,孩子在奶奶面前,就撒娇、卖萌,一到她面前,就跟闷葫芦似的,半天蹦不出一个字。

很多人以为,孩子跟妈亲,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现实是,孩子在内心,也会将身边人“悄悄排序”:

谁温柔、谁好相处、谁会听他、谁愿意陪他玩,这个人,才是他想亲近的那一个。

有些孩子小时候一摔倒,第一反应是“找爷爷”;

睡觉要找奶奶讲故事,生病了想保姆抱抱;

你一凑上来,他却皱眉:“你走开,我不要你!”

这一句“不要你”,听得妈妈心头一凉。

可孩子没错,他只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在我心里,你不是最让我安心的那个人。”

你可能觉得委屈:我为他洗衣做饭、起早贪黑,他怎么不知好歹?

但对孩子来说,真正的“亲”,不是你做了多少事、烧了多少菜、收拾了多少玩具。

而是你在他最需要陪、需要理解、需要安慰的时候,有没有在情感上回应他。

奶奶可能不会讲大道理,但她愿意听他胡说八道;

爷爷可能很少管作业,但他陪孩子玩时全神贯注;

保姆可能文化不高,但她会耐心哄他吃饭、讲故事。

而妈妈呢?

可能忙、可能焦虑、可能总是带着“教育意味”地靠近他。

妈妈想给他最好的,最后却变成了他最不愿意靠近的那一个。

别以为孩子小,啥都不懂。谁温柔、谁敷衍、谁可亲、谁可怕——他心里清清楚楚。

但好在,孩子的心,永远为妈妈留着一个位置。

你只要愿意放下焦虑,蹲下来听他讲讲小事,陪他发发呆、玩一玩,他就会慢慢走回来,重新把你放回他的小小“亲密榜”第一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布谷妈妈

布谷妈妈

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