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俄罗斯就是农业大国,中国为何要绕远买巴西大豆?

北向财经 5天前 阅读数 17227 #财经

据报道,因为跟美国的关税战,最近这段时间,中国进口商从巴西进口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这几乎相当于中国一个月平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

关税战后不再进口美国大豆,增加巴西大豆购买量也在情理之中。

但很多人可能会疑惑:

隔壁邻居俄罗斯也是农业大国,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进口大豆?难道巴西大豆比俄罗斯大豆更好吗?背后隐藏着哪些经济逻辑?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美巴大豆争锋,角逐中国市场

我们的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其中大豆是最主要进口的农产品。

2023年,中国进口粮食总量是1.6亿吨,其中光大豆的进口量就达到9941万吨,占比超过60%。

去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更是破亿,达到10503万吨,但自家的黄豆产量只有2065万吨,自给率不足20%。

而在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中,巴西和美国一共瓜分了90%以上的中国市场,阿根廷与其他国家瓜分剩下的10%。

过去多年时间里,巴西和美国一直处于竞争状态,2013年,巴西才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我国大豆第一大进口国。

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共7465万吨,从美国进口2213万吨,已经拉开了巨大差距。

但这还不是结束,以前中国进口大豆,巴西大豆的均价是3475元每吨,美国大豆的均价是3869万每吨,美国大豆的价格并不占优势。

而随着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再加上关税,美国大豆的价格已经堪称昂贵,巴西大豆迅速弥补了美国大豆带来的缺口。

根据联合国数据,去年美国出口的大豆,有51.7%都卖到了中国,一旦失去中国市场,美国每年5000万吨的大豆很可能找不到下家。

上一次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中国反制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过270亿美元,其中大豆约占71%。

现在关税战又来了,这次美国大豆的损失必定也小不了。

保卫大豆安全

有人可能会担心,虽然我们正增加巴西大豆的进口量,但美国大豆2000多万吨的缺口,是不是也存在“卡脖子”的风险,中国大豆还够用吗?

其实短时间内还真不用担心,市场上并不缺大豆。

从去年开始,全球大豆市场就在面临供应过剩的局面,现在大豆的价格已经跌到过去4年里的最低点。

尤其是我们的第一大供应商巴西,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又增加了3%,产量可能达到恐怖的1.7亿吨。

另外像是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的大豆需求,老美丢掉的订单,后面还有一堆竞争对手虎视眈眈。

另外,从长远来看,国内种植大豆的面积也一直在增加,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

2019年,我们启动了“大豆振兴计划”,目标就是多种大豆。

等到2023年,大豆种植面积已经增加了3600万亩,单产提升了12%到155公斤每亩,产量更是增长了45%,达到2394万吨。

所以为了保卫大豆安全,中国确确实实做出了不少努力。

一方面是全球进口多元化,哪怕把美国踢出去,也能找到相应的替代品,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国内大豆种植,多年前已经未雨绸缪。

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

为什么不买俄罗斯大豆?

最后回到那个开始的问题,美国、巴西大豆买了这么多,为什么就不买俄罗斯大豆呢?

距离这么近,俄罗斯又是农业大国,俄罗斯大豆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俄罗斯大豆有着不少硬伤。

首先就是产量问题。

现在我们每年要进口1亿吨大豆,但俄罗斯的大豆产量,到了2023年才刚突破600万吨,中间的差着好几个数量级。

如果靠俄罗斯大豆过日子,那国内的畜牧业可以原地宣布倒闭破产了。

其次是运输问题,俄罗斯大豆不仅产量少,而且运输成本也更高。

俄罗斯的大豆主产区,主要位于远东地区,运输到中国的成本高昂。

而巴西和美国的大豆虽然距离比较远,但因为海运的成本够低,只要量足够大,距离远反倒更便宜。

最后,虽然转基因技术被饱受诟病,但转基因大豆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具备显著优势。

并且转基因大豆最大的优势,就是格外适用于工业生产,出油率能达到18%到22%,高于传统种植大豆的16%到18%。

而这也是俄罗斯大豆和美国、巴西大豆的最大区别,俄罗斯大豆采用的是常规大豆,而另两家是转基因大豆,后者更符合我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不是我们不想买俄罗斯大豆,而是美国和巴西的大豆优势太多,尽管看似绕了远路,实际上却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写在最后:

关税战持续,中国向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必将继续减少,巴西大豆可能成为最大赢家。

至于俄罗斯大豆,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大豆需求,未来仍需努力。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评论列表
  •   老农夫  发布于 2025-05-03 08:42:41  回复该评论
    狗屁不通,咱们进口美豆两干多万吨,怎么五干万吨美豆我不到买家?
  •   薪火千年  发布于 2025-05-03 13:52:17  回复该评论
    俄罗斯的农产品是适合欧洲标准的,我们国家要的是转基因的
  •   土 wei  发布于 2025-05-03 22:56:50  回复该评论
    砖家把转基因食品买回来安的什么心!
  •   丰哥  发布于 2025-05-02 21:45:50  回复该评论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看看现在德国多难,只能高价买能源
  •   也许大概似乎是  发布于 2025-05-02 20:11:33  回复该评论
    贸易逆差顺差需要平衡,我们买了俄油不少,再买大豆,那难道不给别国回血了吗?
  •   真的假不了  发布于 2025-05-03 10:17:48  回复该评论
    只要俄罗斯敢卖,中国就敢买[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不用小编担心
  •   无聊上网玩玩  发布于 2025-05-03 03:25:18  回复该评论
    主因是贸易平衡,像国内水果大上市时,跟本买不上价,但还要大量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相同水果
  •   马达  发布于 2025-05-02 21:51:56  回复该评论
    俄罗斯大豆非转基因的,产量低,价格贵。
  •   浮生如梦  发布于 2025-05-02 21:20:44  回复该评论
    你说的对,但主要原因还是俄罗斯大豆太少了想跟他做生意都做不了
  •   用户92xxx36  发布于 2025-05-02 23:35:23  回复该评论
    以前是你买它们转基因大豆,它们自己不吃。美国买你点什么形式
  •   司徒有虚名  发布于 2025-05-02 22:21:32  回复该评论
    俄罗斯算什么农业大国,大豆产量低,小麦也,国内够用,部分出口欧洲!
  •   哇哈哈  发布于 2025-05-03 18:28:32  回复该评论
    已经在路上了!转基因种子研发部门已经成立了,都是转基因进口不如自己种
  •   键盘侠  发布于 2025-05-03 00:04:17  回复该评论
    大豆主要是用来加工饲料,不用吃饭光吃肉?
  •   百姓5  发布于 2025-05-02 23:43:27  回复该评论
    主要是转基因大豆产量高,价格低,但是存在致癌因素,所以俄罗斯的法律规定不能种。
  •   梦境之树  发布于 2025-05-02 23:03:15  回复该评论
    俄罗斯就是非敌非友随时都会翻脸不认人[笑着哭][笑着哭]多元化发展就能强势应对翻脸的国家
  •   用户10xxx76  发布于 2025-05-05 14:25:23  回复该评论
    不是中国缺少耕地,而是国家把农产品的单价卡的太低,农民种不起,田地荒野,都出去打工了。
  •   东方长败  发布于 2025-05-03 04:50:46  回复该评论
    大家说句实话,我先来,我们浙江省 我一个小县城的土地,很多都是不种地的,年轻人都住城市,老人在家里,田地都荒芜着,什么也不种,附近老人开个地种点菜,全部都浪费掉了,因为上班工资高谁会在家里种地,所以导致好多农产品进口
  •   XXX54188  发布于 2025-05-04 23:45:06  回复该评论
    巴西也翻脸过,怎么了,妨碍贸易吗?
  •   糖馅饼蜂蜜浆  发布于 2025-05-06 13:40:56  回复该评论
    低能蠢蛋,转基因没有任何健康区别,致癌你妹。 转基因需要原种会被别国卡脖子,转基因技术最强的是美国,所以美国以外都不欢迎转基因。无知蠢扯健康。
  •   流氓的低音鼓  发布于 2025-05-03 12:19:37  回复该评论
    转基因豆在产量上的优势。转基因本身并非有毒。问题在于转基因对环境来说相当于生物入侵。目前西方还没有一套足以令人信服的理论证明转基因对环境有没有破坏。所以让美国巴西大量发展转基因,我们买,一方面可以解决产量问题,也可以避免周边国家的环境问题。周边的环境问题其实也是我们的环境问题
  •   蔡菜  发布于 2025-05-02 20:05:40  回复该评论
    你懂个屁,60多的石油不买为啥要买100一桶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用户17xxx21  发布于 2025-05-03 19:50:05  回复该评论
    巴西大豆卖中国美国太豆卖亚欧,世界这么大没有一颗豆子是多余的
  •   海盗  发布于 2025-05-04 21:41:49  回复该评论
    毛子的土地太寒冷适合种大豆的地方不多,毛子控制农药化肥,产量低。中国去俄罗斯种地的人都赔钱回来了。
  •   冰天雪地  发布于 2025-05-03 01:11:31  回复该评论
    欧美和其殖民过的国家,因为种种原因。基本都是大农场模式。亩产都不是最重要的,人效可比我们高的多。规模化经营成本比我们竞争力强多了。我们因为历史原因,估计还有几十年才能进入这个阶段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北向财经

北向财经

经济|金融 陪你提升商业思维,赚认知以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