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翻广东!中部工业第一省,逆天改命了

城市财经 4天前 阅读数 1 #房产
作者:余飞01 | 产量超广东,登顶第一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汽车产量数据上,超越广东的,不是老对手江苏,也不是北方工业大省山东,而是后起之秀安徽。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安徽省一季度汽车产量76.17万辆,超越了广东的66.51万辆。

广东第二,山东第三,重庆第四,江苏第五。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事实上,超越广东,在2月份安徽就已经实现。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安徽汽车产量44.48万辆,同比增长21.3%,占全国比重9.99%;新能源汽车产量23.43万辆,同比增长132.1%,占全国比重12.89%。两项数据双双超过广东,居全国第一,这在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除了汽车产量超越广东外,安徽的汽车出口量,也超越上海,登顶全国第一了。

根据各地海关披露的数据来看,2024年汽车出口排名前十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

安徽(95.37万辆)、上海(79.89万辆)、河北(58.77万辆)、浙江(49.92万辆)、重庆(47.34万辆)、江苏(41.38万辆)、广东(35.49万辆)、山东(30.95万辆)、北京(24.36万辆)和陕西(23.78万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地海关

安徽能够超越上海的直接原因是一个增长,一个下跌。

安徽去年汽车出口量增长了30.8%,而上海去年的汽车出口同比下降了9%。

不仅如此,在新能源汽车产量上,合肥也在2024年超越了上海。

根据上海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汽车产量180.75万辆,同比下降16.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22.46万辆,同比下降4.8%。

来源:上海统计局

同期的合肥,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

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达137.6万辆,增长84.5%。

如果安徽产量能够全年超越广东位居第一,那安徽将在今年年末正式取代广东,成为汽车第一强省。

02 | 安徽,何以强悍如斯

汽车产量居然能干翻拥有深圳、广州两座汽车大城的广东,安徽何以如此强悍?

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

安徽汽车工业的崛起,是其过去二十年努力+气运+眼力+时代红利的结果。

在气运上,这一点不便展开说,懂的都懂。

在努力方面,安徽过去二十年一直在努力借势。

这一点,在去年我分析安徽发布的《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就明确强调过。

那份文件浓缩起来就俩字:借势。

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他人的势力,助攻自己的成长,这是安徽过去十年狂奔的诀窍,也是安徽未来仍会执行的策略,

这份《意见》明确提出:

推动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联动发展,提升城市群辐射联动效应。持续推进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六安与上海对口合作,加快长江城市带、省际毗邻地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全力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这段话中,安徽明确提出,要借助上海、南京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城市。

安徽,在到处蹭热度,既充分融入中部发展,更与长三角实现了捆绑。

2010年合肥、马鞍山加入。2013年芜湖、滁州、淮南加入。2018年,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加入。2019年,蚌埠、黄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加入。

至此,安徽全境顺利加入了长三角。并且,在中央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官宣。

此外,安徽还将自家的滁州、芜湖、马鞍山与宣城,加入了南京都市圈,借助南京的力量发展自家的城市。

此外,为了平衡安徽的发展,2021年,国家更是发布了正式文件,派遣了长三角6大高手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徐州帮扶皖北9城发展。

上海市闵行区帮扶安徽省淮南市;

上海市松江区帮扶安徽省六安市;

上海市奉贤区帮扶安徽省亳州市;

江苏省南京市帮扶安徽省滁州市;

江苏省苏州市帮扶安徽省阜阳市;

江苏省徐州市帮扶安徽省淮北市;

浙江省杭州市帮扶安徽省宿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帮扶安徽省蚌埠市。

同时,作为中部6省之一的安徽也在与中部通力合作。开启了左右逢源的模式。

除了借势外,安徽还开启了强省会模式。

凡是好的政策,好的产业,都是省会优先,这种背景下,强省会的省域,省会经济与人口不断做强做大。

合肥的首位度为26.7%,也即安徽超过四分之一的GDP装在了合肥。合肥GDP是第二城芜湖的2.64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安徽的发展模式,其实可以理解为,一边强省会,一边散装发展。

在气运+借势之下,安徽的产业得以强势崛起。

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安徽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营收高达54918.5亿元,同比增长6.6%。

这一规模位居全国第六位,远高于其GDP排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同时还可以看到,安徽2024年的规模以上工业营收位居中部六省之首,比河南、湖北高一个段位,当之无愧的中部工业第一省。

工业强悍背后的主要支撑力,汽车制造业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安徽省公布的2024年统计年鉴披露,2023年安徽共有13个千亿产业,其中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位居第二,为5576.62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这一汽车制造业实力在全国,依旧可以位居全国前十。

如今的安徽拥有“整车+零部件+汽车后市场”的全产业链,恰如有人说的,不出安徽就能生产出一辆车。

截至去年,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企业超2700户,占全省汽车产业链企业总数的60%,零部件产业营收占全省汽车产业链总营收的48%,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材料、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

根据央广网的在针对安徽汽车产业的报道中,着重点名了宣城市下辖的宁国:

宁国经过40余年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成为这里的主导产业之一,在这里,八成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都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中鼎研制的电驱动系统油封能够满足高达20000转的双向高速旋转的要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亚新科已成为亚洲第一家、全球第二家实现量产无飞边皮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保隆生产的气门嘴全球细分市场排名第一,排气尾管件、平衡块产销规模全球前二;德特威勒已成长为国内乘用车制动系统橡胶制品行业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东波紧固件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专业挡圈生产商……类似例子不胜枚举,隐形冠军佳讯频传,也反映安徽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

去年年末,安徽的汽车产量已经爬升到了全国第二。

2024年,安徽历史上首次突破300万辆,达357万辆,同比增长43.3%,占全国比重超1/9;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168.4万辆,同比增长94.5%,占全国比重超1/8。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安徽的产量快速飙升,最直接的助攻是来自深圳的比亚迪。

比亚迪在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的生产基地2022年投产,2024年取得整车产量超95万辆的佳绩,让长丰县牢牢锁定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县域第一,实现了这里从5分钟打一个烧饼,到50秒下线一辆比亚迪汽车的发展蜕变。这还不够,它还带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7万辆大关,2024年产量排名紧随深圳,位居全国第二。

在此带动下,去年长丰县的GDP增速高达10.6%,GDP规模冲破千亿,晋级千亿县俱乐部,位居全国县级市(县)第61位。

03 | 越努力越幸运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在所有的产业争夺中,汽车产业最具吸引力,因为它足以改变城运。

当年一汽落户长春,让长春在东北到处都是直辖市的年代里,也获得了直辖市的头衔。后来由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东北所有的直辖市都撤了。

二汽诞生于中苏关系破裂开启三线建设时代,落户在大山深处的湖北十堰。十堰当时还只是一个近百户居民的小镇,如今七普时期拥有320.9万人口。

因为二汽的到来,十堰与其原本所属的郧阳地区换了身份,1973年十堰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郧阳地区则降级为十堰的郧阳区。

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十堰由于交通不便,二汽决定迁出,先是迁到了襄樊(现在的襄阳)成就了襄阳的湖北第二城的身份。1992年二汽改名东风汽车,2003年迁到武汉,成就了武汉的汽车工业,且是武汉如今的当家工业。

随着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新兴汽车工业,依旧在改变着城市命运。

深圳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西安也因为新能源汽车一度风光,去年的重庆和合肥,也迎来了新一轮气运。

合肥的城运肉眼可见,最典型的指标便是人口。

在产业、经济强势发展叠加强省会战略之下,合肥的人口这几年增量可观。

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增量高达21.9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2024年的14.9万的增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贵阳、深圳。

而且,在此增量助攻下,合肥常住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成功晋级千万人口城市俱乐部。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带*号为2023年数据

而安徽因为汽车产业崛起迎来新一轮城运的,不止合肥,还有芜湖。

安徽去年汽车出口量全国第一,最大的功臣便是芜湖的奇瑞。

奇瑞控股集团发布2024销量年报:

随着12月份以月销汽车298505辆、同比增长38.4%的成绩收官,奇瑞集团2024年全年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2603916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年销量的历史新高。

来源:奇瑞官网

此外,奇瑞还披露,2024年奇瑞出口汽车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位。

来源:奇瑞汽车

之前写华为四界的时候,本号就提到过,华为除了支持重庆,打造了问界品牌外,还与芜湖的奇瑞合作打造智界,与北京的北汽合作打造享界,与合肥的江淮合作打造尊界。

正因为合肥、芜湖迎来了新一轮城运,安徽在汽车产量上才能掀翻拥有深圳、广州的广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城市财经

城市财经

席地而坐,对酒品茗,共话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