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新剧《蛮好的人生》今晚开播!她为何能“扛剧”20年?
4月17日,孙俪主演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在央视八套开播。
剧中,她饰演的39岁保险从业者胡曼黎,经历失业、离婚后逆风翻盘,与年轻搭档薛晓舟(董子健饰)上演职场“绝地求生”。
这已是孙俪第N次以“大女主”身份亮相荧屏——
从《甄嬛传》到《安家》,从《玉观音》到如今的新剧,她已稳坐“大女主”宝座二十余年。
没有绯闻炒作,不靠流量营销,孙俪“扛剧”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1、极致的专业主义,从“体验派”到“细节控”
孙俪的敬业,是刻在骨子里的。
她追求人物的准确性,对角色有着很深的理解,听她聊角色,会感觉她在聊一个自己熟识了很久的朋友。
比如,她形容《蛮好的人生》女主胡曼黎——
“绝对是要把所有有钱写在脸上、写在家里”。
在理解了人物之后,她会精心设计人物的一举一动,因为每一个动作和行为,都是人物的支撑。
她还是个极致的体验派。
为演好《乌云之上》的刑警韩青,她直接扎进刑警大队体验生活,向一线警察请教办案细节。
拍摄电影《霍元甲》的时候,为了接近角色,她特意到盲校体验生活;
拍《甄嬛传》时,她会提前30天把台词背下来,因为剧中半文言文台词较多,还掺杂很多古诗词,她不想在表演时被台词束缚。
孙俪说:“每一部戏对我来讲,都要从零开始。我每一个角色的细节、灵魂,都要用我的人生经验去堆积出来的,可能有一些是失败的,有些成功了。可以复制,但是那个复制又不能完全一模一样,因为每个人又不一样,所以每一个角色对我来讲都是从零开始,从头再来。都是战战兢兢,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
每一部戏都从零开始,每一个角色都是从头再来,这种“战战兢兢地堆积”、这种近乎执拗的较真、这种难得的清零思维,让她塑造的每个角色都鲜活可信。
2、选剧眼光毒辣,跨越周期的“选剧方法论”
孙俪挑剧本的眼光堪称一绝。
她从不重复自己,却总能用角色定义时代——
2003年的《玉观音》让她一剧封神;
2011年的《甄嬛传》,至今甚至到将来都将是无数人的“下饭神剧”;
2015年的《芈月传》,以政治家的格局演绎女性成长;
2020年的《安家》,她又化身“拼命三娘”房似锦,戳中都市打工人的共鸣。
2025年,她携悬疑剧《乌云之上》和都市剧《蛮好的人生》回归,前者聚焦刑警的硬核破案,后者探讨中年女性的职场逆袭,再次展现她驾驭多元题材的能力。
她的作品总能在商业与艺术间找到平衡,既叫座又叫好,不仅收视率爆棚,还让她拿下了金鹰奖、白玉兰奖、飞天奖等众多殊荣,这些都是“孙俪出品,必属精品”的最佳证明。
好剧本当然不会从天而降,孙俪每次都能“切中要害”,是因为她有自己的方法和坚持。
孙俪有一位一起工作了16年的文学统筹。十多年前,文学统筹并不是每个演员都会配备的团队成员,但孙俪坚持要有。她怕自己看剧本太主观,希望旁人提出更客观、全面的建议。
作为头部演员,孙俪每年都会接到为数众多的剧本和项目邀约,她会和团队一起开会,一起交流和讨论剧本里的人物故事,达成共识,确定筛选标准。
她的每个剧本都会有一个剧本意见,其中会给出具体评分以及是否接演的建议,《甄嬛传》和《小姨多鹤》这样获誉颇多的作品,都是这套流程达成共识的结果。
除此之外,孙俪对剧本也有自己的坚持。
她说,她会和团队成员讨论每个不同的阶段应该再尝试些什么,再打开些什么可能性。可能有些剧本在别人看来很好,但对孙俪来说是一种重复,那她也许就会选择放弃。
正是这种超越行业周期的选剧方法论,让"孙俪主演"四个字始终是品质的代名词。
3、人生如戏,用真实感打破“明星滤镜”
戏外的孙俪,始终与浮华保持距离。
她常在社交媒体分享种菜、练字、练太极的日常,甚至以“养生达人”身份出圈;
与邓超的“互黑式爱情”成为娱乐圈清流,两人从《幸福像花儿一样》因戏生情,结婚15年依旧甜蜜,连买衣服都能撞款;
《蛮好的人生》即将开播,她又在微博发了长文,分享制片人的故事,共情职场女性的不易,没有套路化的营业,一字一句都是真诚。
也正是这些真实感,让她在观众心中不仅是演员,更是“身边那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这几年,孙俪主动放慢节奏,三年半才推新作,但对专业的追求她却从未放下,反而会更注重细节的打磨。
她认为,如果总捏着过去的成功不放,就演不出新的灵魂。
专业上的敬畏心让她精益求精,生活中的松弛感让她走得更远。
孙俪的“扛剧神话”,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对职业的敬畏、对生活的真诚、对自我的清醒。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她像一棵扎根土地的树,用扎实的作品与人格魅力证明:真正的顶流,从不需要喧嚣。
2025年,她仍在突破——《乌云之上》圆满收官,《蛮好的人生》也已蓄势待发。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孙俪的‘花期’没有尽头,因为她从未停止生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