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看堂兄,大哥要拦我,我说:小时候的事不能忘

名著茶话会 5天前 阅读数 211 #推荐

周末回到老家,和老父母聊了一阵,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三年前开始就和哥嫂住在一起,我在外也无需过分挂念。

嫂子泡了茶,和大哥又说了一阵家常,喝完茶放下碗我就起身朝外走。大哥在后面说:你又去阿志家吗,我看没必要每次都去吧?

我回头朝大哥笑笑说:去看看吧,毕竟都是堂兄弟呢……

大哥欲言又止,我知道他的意思,无非就是让我不需要这么每次回家都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去看堂哥,但我只是打了几个哈哈,朝堂哥家走去……

堂哥是我叔叔的儿子,比我大几个月而已。我们两家的房子原本是紧挨着的,只是后来叔叔发迹了,把老屋拆掉重建,两家的中间才有了那么十几米的空隙。

出了我家门,穿过那个空坪就是堂哥的家。我年初离家的时候没有感觉,如今已是仲春,坪里的荒草已经长得很高。

我从其中走过时,还有一只猫从草丛里钻出来,冷不丁让我吃了一惊。

堂哥家的房子挺大,三控两层的小别墅,只是有点陈旧和破败的味道。现在只有一楼的一个窗户透出亮光,越是走近,我的心里反倒越多了几分凝重。

走到门口,我大声喊了一句:胖哥,吃饭了吗?

里面马上有回应:书老……老弟么,快……快请……进……

推开门就是客厅,堂哥坐在电视机前的藤椅上,没有起身的意思——当然,我更不愿意他起身,因为堂哥中过风,落下了行动不便口齿不清的后遗症。

我在他的旁边坐下,堂哥伸过来左手握住我的手,脸还是朝着电视机,似乎被电视剧的情节吸引了。嘴里却在和我说话:这么快又回来了啊,好像感觉你还没出去几天一样……

他说一句话很费劲,我回握了他几下,安抚一下他的激动。我知道,尽管看上去他对我的到来不在意,甚至还在看着电视,但在他心里,我这个堂弟的到来,必定给他一些激动。

幸好很快就进了广告,堂哥才关了电视,转头专门和我说话。我问他说:不是小兵和你住一起么,怎么不见人?

堂哥平淡地说:他出去玩了,年轻人怎么能和我这废人成天窝在一起……

小兵是堂哥的外甥,从小就在外婆家长大,从幼儿园开始到上大学,都是外公外婆和舅舅负责,完全就像儿子一般。

听堂哥这么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从兜里掏出来一支烟递给他点上,简单问了问他这两个月来的身体情况。

其实我自己也明白,问不问都是那样,堂哥这身体,是不会再有好转的可能了……

两兄弟聊了几句,我指着自己提进来放在茶几上的纸箱说:给你带了点吃的,牛奶水果什么的,想吃了就吃。

原本还想给点钱,但堂哥却拼命拦着:钱—我有,还真不缺钱,你能来看我就够了……

坐了半个小时吧,期间我自己动手泡了两杯茶,兄弟俩喝完茶,我就起身告辞回家。

出门的时候,偶然一抬头,看到客厅墙上挂着的叔叔和婶娘的遗照,心情更是一黯……

出了门朝自己家走来,我却走得很慢,想着堂哥的窘况,我的思绪不由得又飞回了很久很久以前……

父亲和叔叔两兄弟关系很不错,虽然我父母都是农民,叔叔婶娘却是国家干部,两家的经济条件天差地远,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兄弟间的感情。

我父母有五个孩子,叔叔却只有一儿一女,堂姐还是那种智商稍微偏低的人。

我小时候人穷志不穷,甚至说有种“争饿气”的脾性,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尽可能占上风。

这样的性子有好有坏,好处就是不服输的人学习成绩很不错,几乎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坏处就是容易得罪人,很容易被同龄人孤立。

而堂哥虽然只比我大几个月,性格却“中和”很多,每当我受欺负或者被人或明或暗地孤立时,他都会在中间做很多挽回。

从学习成绩上说,堂哥比我要逊色一些,但后来的出息比我大姑且留待后面去说,至少在亲戚熟人面前,堂哥确实要比我更受欢迎。

叔叔对我的脾气不怎么看好,虽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会叫我过去一起,但话里话外总是透露出那种“都是你父母溺爱导致的”遗憾。

记得有一次,我和父亲、堂哥和叔叔,两对父子在家里玩纸牌,叔叔故意作弊被我发现了,我嚷嚷着“叔叔耍赖”。

我才说了一句,就被叔叔骂了个狗血淋头: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都是你父母给宠坏了……

那件事给我很大的影响,好长一段时间里,远远看见叔叔我就会绕路走。

也是堂哥从中做了很多解释,既代表他父亲向我道歉,又非常委婉地提醒我做得不妥的地方。

再后来,我们上高中了,叔叔婶娘开始退休,对于我们将来的去向,他们也曾有过一些建议。

叔叔认为,我这人过于较真,适合搞科研。而堂哥比较通融,适合搞市场。可我从小就有一个“神医”的梦想,一门心思要学医。

高考时,我和堂哥都考上了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堂哥看到我真的去了医学院,很是沉重地对我说:

书老弟,我预测,如果你真的想将来潇洒点,将来大概率会改行……

堂哥上的是一所综合大学,毕业后进了事业单位,和同事结婚后,后来又自己创业开公司,还真的混得风生水起。

而我医学院毕业之后,在县医院干了几年,尽管自认为医术不差,患者的口碑也很不错,但内心却越来越纠结。

主要就是我固执地认为,市场经济下的医生和患者之间,不再是那种纯粹的治病救人了。

果然,我只当了五年的医生,就主动辞职下海,一路摸爬滚打,最终在一家外资实验室站稳了脚。

我和唐哥的发展轨迹,竟然一如叔叔早年的预测,只是这时候再去纠缠往事也于事无补。

我转行的那几年里,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候女儿刚出生,手头紧凑了没有办法,只好让妻子带着女儿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

那几年里,堂哥每次回老家,都要给我家一些补贴,甚至还专门打电话给我,让我有什么事尽管和他说。

堂哥也只生了一个女儿,比我女儿大了两岁,小姐妹俩都在老家呆了几年,她们的关系也非常不错。

每当看到两个小家伙一起玩游戏,姐姐牵着妹妹的手,嘴里还不忘叮嘱要小心别摔跤。

妹妹却一口一个姐姐,我们都感到非常欣慰。只是我知道,下一辈的和谐,至少在那个时间段里,和堂哥是有莫大关系的。

时间来到2010年,那天我正在实验室,突然接到叔叔的电话,让我尽快回市医院一趟——堂哥中风住院了。

堂哥从小就挺胖,后来我学了医,也曾经常提醒他要控制好体重,但一直都效果欠佳。尤其是自己创业以后,各种交际应酬多了,更别说什么减肥了。

甫一听到消息,我几乎呆了,马上请假回到市医院,帮着叔叔忙前忙后,甚至连堂哥的手术单都是我签的字。

也幸好抢救的及时,堂哥的命是保住了,但右边的手脚半身不遂,说话也含糊不清不流利,显然再也不能自己闯荡,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了。那一年,他才36岁。

堂哥出事后的两三年里,堂嫂打理着公司,侄女正在上学不能耽搁,于是就把堂哥送回了乡下,让老父母照料着。

最开始以为,堂哥的身体还能慢慢恢复,但三年过去了,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即使他自己非常卖力地做康复,每天风雨无阻地拄着拐杖坚持走两公里,也依旧没有好转。

堂嫂还年轻,于是就提出了离婚,女儿暂时跟着她在城里过,等她长大后自己决定跟谁。

这一点,我认为确实无可厚非。但叔叔婶娘还是非常不理解的,说堂嫂不顾夫妻情深,轻易放弃生病的丈夫。

我却劝说堂哥,尽可能早点放手,好聚好散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交代。

堂哥听了我的话,没有怎么纠缠就同意了离婚。好处也还是能看得到的,堂嫂离婚后,几乎只要有假期,就会带着孩子来看他,至少不至于疏远了他们父女的感情。

再后来,叔叔过世时,临终前可以把我叫到床前说:你婶娘我倒不用担心,就是不放心你堂哥啊,他如今这样子,虽然有个女儿,却也只是聊胜于无,等你婶娘也走了,他该怎么办?

我只能安慰叔叔放心,同时也和堂姐一家商量。

堂姐的儿子确实懂事重情义,自己走出来对他外公说:舅舅小时候照顾了我,我一定会给他养老的……

从那以后,堂哥就跟着婶娘两个人过日子,唯一的窃幸就是婶娘有不菲的退休金,堂哥自己也有不少的积蓄。

但过日子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有了钱至少也得有人跑腿吧。

最开始两年,婶娘的身体勉强还算过得去,照顾堂哥的事还能吃得消。可渐渐地,婶娘也垮了,自己都力不从心,该怎么能照顾行动不便的儿子呢?

从那时候起,外甥就住到了堂哥家里,第二年婶娘去世之后,就是外甥照顾着他。

也是从那时候起,每次回到家,我都要去看看堂哥,给他捎一些吃的喝的,有时候还给点钱。

堂哥心里还算明事理,每次都会叹息着和我说:书老弟,我并不缺钱,就是太孤单,也委屈了外甥啊。

但人生就是这么多无奈,外甥大学毕业后无法外出工作,一直留在家里照顾舅舅,学建筑的他甚至还搞起了养殖业。

一转眼又过去了好几年,算起来,今年是叔叔的七周年忌日,婶娘过世也五年了。

曾经风光无比的一个家庭,如今只剩下堂哥一个孤零零的残疾人,还需要外甥就近照顾,不得不令人唏嘘不已。

胡思乱想中回到自己家,哥嫂的饭菜做好了,一边吃饭一边说起堂哥的事,父亲却叹气说:

从唯心论来说,真不知道,你叔叔当年到底是昧了多大的良心,才有这样令人心疼的结局,只是苦了阿志这孩子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名著茶话会

名著茶话会

别样角度解读经典,带给你不一样的心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