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毛主席会见众将时,拉着徐帅:请到我身边来,我心里想你们呐

缘史记 1天前 阅读数 6 #历史

解放战争期间,徐向前尽管身患疾病,仍坚持指挥部队作战。他率军成功攻占临汾、晋中和太原,最终将阎锡山势力彻底驱逐出山西。然而,由于长期劳累,徐向前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不得不卧床休养。面对健康问题,他主动向党中央提出辞去十八兵团领导职务的请求,以便进行长期调养。

在接到徐向前提交的报告后,中央迅速作出决定,同意其辞去职务,并任命周士第为十八兵团的新任指挥官。

1949年6月,徐向前携家人与战友告别,计划乘车前往青岛休养。然而,当他们到达石家庄时,发现国民党军队在撤退过程中破坏了通往青岛的交通线路。由于无法继续前行,徐向前一家只得暂时停留在石家庄。

经过一个月的施工,道路终于恢复通行,徐向前及其随行人员也成功到达青岛。在前往青岛的路上,徐向前受到了老部下许世友将军的盛情款待。了解到徐向前的健康状况后,许世友将军鼓励他说:“徐总,到了青岛多休息几天,身体会好起来的!”

济南作为历史名城,拥有众多古迹,但徐向前并未在此久留,仅停留三天便启程。六月底,他抵达青岛,被安排入住山海关路17号的一座依山傍水的宅院。这里环境优美,气候舒适,非常适合休养。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徐向前的健康状况依然没有好转,这使他无法出席开国大典的仪式。

1949年10月1日清晨,徐向前便与家人围坐在收音机前,等待开国大典的直播。随着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如同春雷般响彻神州大地,宣告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徐向前和黄杰内心波澜起伏,感慨万千。作为在大革命时期加入党组织并投身革命的老战士,他们此刻心情异常激动,欣慰地表示:“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1954年10月19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徐向前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这一任命标志着徐向前在军队领导体系中承担起新的重要职责。作为解放军最高指挥机构的核心成员,徐向前将负责制定和实施军事战略,统筹全军作战指挥工作。这一人事安排体现了党中央对徐向前军事才能的充分信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国防建设的实际需要。徐向前凭借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在这一关键岗位上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向前因健康问题未能参加此次会议,且事前并不知晓自己的新职务安排。尽管如此,他仍能感受到中央和毛主席对他的重视与关心。徐向前内心渴望尽快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但由于身体状况尚未完全康复,他不得不继续留在青岛静心调养。

建国初期,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日常事务主要由副参谋长聂荣臻主持。作为新中国军队的重要领导者,聂荣臻肩负着繁重的军事管理任务。据他晚年回忆,那段时间的工作强度极大,堪称其职业生涯中最忙碌的阶段。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聂荣臻在总参谋部承担着制定军事战略、整编部队等多项重要职责,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0年5月,徐向前的健康状况逐渐改善,随后他接到命令前往北京,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期间,毛主席详细阐述了国家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整个会议历时四天。在会议过程中,毛主席与徐向前会面,得知他身体有所恢复后,毛主席鼓励道:“专心养病,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你来做!”

徐向前在青岛休养期间,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专心调养身体,以期尽快恢复健康。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他奉命返回北京,担任军委总参谋长一职,全力协助毛主席制定战略决策。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徐向前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得知这一消息后,毛主席亲自委派他承担一项重要任务。

1951年5月的一个夜晚,毛泽东邀请徐向前到中南海进行会谈。见面后,毛泽东观察了一下徐向前,随即说道:“向前同志,你的气色看起来比上次见面时好多了。”

徐向前听完后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我的身体基本康复了,气色也逐渐好转。”

毛主席听完后微笑着说道:

我找你来是有个紧急任务需要你负责。你马上组织一个团队去苏联,和他们谈两件事:一是采购一批基本的步兵武器,二是争取让他们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和协助我们建立新的军工生产基地。这次谈判至关重要,你得全力以赴。

徐向前爽快地答应了,隔天他就去找彭德怀讨论这个事。到了5月25号,徐向前带着代表团坐火车去苏联。一路上,他一直在琢磨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和苏联人搞好关系。

中国代表团抵达苏联后,斯大林并未亲自会面,而是由苏军总参谋长什捷缅科负责接待。双方总长进行了初步交流,什捷缅科表达了对中国代表团的热烈欢迎,称其为最真诚、最友好的兄弟之情。

徐向前第一次参与外交活动,缺乏相关经验,完全依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导行动。他本以为朝鲜战争打得那么激烈,作为“老大哥”的苏联提供一些武器和技术支持应该不成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却出乎他的意料。

这场谈判持续了整整四个月,最终在十月份,两边才敲定了共识。

在谈判期间,徐向前带领的团队面临了不少挑战,但他始终镇定自若,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不仅严格遵循毛主席的指示,还主动灵活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最终圆满完成了毛主席交给他的重要任务。

在苏联进行长时间谈判期间,徐向前并不满足于待在住所里打发时间,他更愿意外出探索。他走访了当地的工厂、博物馆和学校,这些经历让他能够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苏联的社会和文化。通过这种实地考察,徐向前对这个国家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认识。

在考察期间,徐向前对苏联军事院校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特别推崇其教学方法。基于这一观察,他提议中央应增加派遣留学生赴苏联深造的数量。

完成任务后,徐向前带着代表团坐火车返回国内。途中,他反复琢磨这次苏联之行的见闻,琢磨着如何推进军队建设。他觉得,苏军的经验有不少可取之处,但解放军的发展必须结合自身实际,走出自己的路子。

专列进入中国境内后,徐向前因旅途奔波导致身体不适。毛泽东和周恩来接到消息后,迅速安排医疗团队前往长春,随后将他接回北京进行治疗。

返回北京后,徐向前的健康状况并不稳定,时好时坏。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参与一些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任务。

195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一项重要决定,宣布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这一决议明确了委员会的组织和职责。

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决定延续以往的做法,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下设党的军事委员会,全面负责军事事务的领导工作。会议确定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包括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贺龙等人,其中毛泽东担任主席,彭德怀负责军委的日常事务。

徐向前虽然身体还没完全康复,但他始终坚持参与军委的事务,全力配合彭德怀的工作,从未因健康问题缺席。彭德怀了解徐向前的身体状况,曾主动提出:“徐总,您身体不适不必硬撑,如果实在吃不消,我可以代您向毛主席请假。”

徐向前听完彭德怀的话,回应道:“感谢彭总的关心,现在的情况比打仗那会儿强多了。要是真扛不住了,我会申请休息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徐向前始终坚守岗位,从未申请休假。在部队规章制度的研讨会上,他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与同事们共同探讨完善方案。他主动参与集体讨论,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思考,推动各项制度的优化与落实。

1955年9月27日,一场盛大的授衔典礼在北京中南海的怀仁堂举行。徐向前因其卓越的军事贡献,被授予了元帅的荣誉。

自1963年开始,中央军委委派徐向前负责民兵事务的管理工作。次年,徐向前正式被任命为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在这个新的职责岗位上,他依然保持一贯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极大地促进了民兵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他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1967年的一天,徐向前正在办公室忙着处理文件,突然接到了杨成武的电话。杨成武当时是总参谋部的代理总长,他要求徐帅马上到指定地点去一趟。要知道,杨成武这个级别的人物,平时是不会轻易打电话叫一位老帅出门的。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徐向前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徐向前来到军委第五招待所的小会议室,杨成武传达了上级的决定,安排徐向前担任军委某工作组的负责人。听到这一任命,徐向前感到意外,随即表示质疑。

我长期患病,健康状况不佳,对干部工作也不熟悉,无法承担这项任务。请向毛主席转达,我难以胜任这份职责。

杨成武随即回应道:"徐总,这事恐怕无法更改,主席那边已经点头同意了......"

在毛主席批准后,徐向前不再犹豫。之后,他与毛主席见面时,再次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毛主席听后笑着说:“放心去干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徐向前上任后,尽管尽心履行职责,但他的决策却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招致部分人的不满。这些反对声音让他逐渐陷入困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他的处境变得复杂,工作环境也愈发艰难,最终导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一批资深革命家如徐向前、叶剑英等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在此期间,徐向前全力配合叶剑英和邓小平的工作,主动献计献策,为军队的整顿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以实际行动支持新的领导班子,在重大决策中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军队的恢复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徐向前不仅积极参与各项工作,还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当时军队的整顿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向前一直坚守岗位,认真执行党中央的决策。1973年,毛主席为了顺利实施八大军区司令员的调动计划,专门召集了各位将领进行商讨。

“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对许多事情有了新的认识。在一次与将领们的会面中,他逐一与大家握手交谈。当见到朱德时,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老总依然是我们的红司令。”随后,毛主席看到徐向前元帅,便把他拉到身旁,亲切地说:“徐老总,过来这边,好久不见,我一直惦记着你们。”

在与将领们深入讨论后,毛主席提议大家一起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完后,他总结道:“关键就在于这句话,只有服从指挥,才能取得胜利。”

1976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

1976年,中国三位重要领导人相继离世。年初,周恩来总理因病去世;年中,朱德总司令也离开了人世;到了九月,毛泽东主席同样因病逝世。这一年,中国失去了三位对国家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领袖人物。

徐向前元帅与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们的离世让徐向前深感痛心。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中,徐向前与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紧密合作,成功挫败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确保了局势的稳定。

1978年,徐向前被委以重任,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在这个新角色中,他协助邓小平,承担起整编和建设军队的重要任务。

徐向前在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后,工作负担显著加重,这使他频繁遭受偏头痛的困扰。为了缓解疼痛,他常常在太阳穴上贴止痛膏以继续处理公务。目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都会尽量不打扰他,减少文件递送,推迟会议通知,对于非必须参加的会议,他们会代为请假,以确保徐向前能专心应对身体不适。

徐帅得知此事后,非常不满地说:“连会都不开,文件也不看,这还算是工作吗?”

徐向前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岗位,为解放军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到了1980年,他基于自身健康状况的考量,决定辞去国防部长的职位,让更有活力的新一代接棒,继续推动中国国防事业的前进。

1982年11月24日,新任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杨得志和副总参谋长张震前往徐帅家中,向他汇报即将举行的全军参谋长会议和全军院校会议的筹备进展。徐帅在听取汇报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举行这样的会议非常关键且必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司令部的职责变得更加繁重和复杂,对形势的应对需要更加迅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决策。为了应对这些新挑战,持续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杨得志和张震准备离开时,表示徐向前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徐向前起身送行,笑着回应:“我哪能指点别人?我可不是老师,顶多算个学生。”

1990年9月21日清晨4点21分,徐向前元帅因疾病去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缘史记

缘史记

缘史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