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强征中国船舶“入港费”遭内外夹击 日本警告,全球贸易将陷混乱
2025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一项震惊全球的贸易政策,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征收单次高达300万美元的“入港费”,涵盖中国制造、注册及运输中国货物的所有船只。这一计划尚未落地,便引发美国航运业集体抗议,连盟友日本也罕见发声警告:“此举将重创全球经济,美国自身损失或超200亿美元。”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披露的草案,新规针对三类中国关联船舶:在中国建造的船只、悬挂中国国旗的商船,以及运输中国货物的外籍船舶。以一艘载重10万吨的散货船为例,其单次停靠费将达1亿美元,远超当前港口服务成本。
航运巨头Seaboard Marine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冈萨雷斯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这相当于对美国出口商判处死刑。”美国每年通过海运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能源产品价值逾580亿美元,若中国转向巴西、澳大利亚等国采购大豆、煤炭,美国中西部农业带和墨西哥湾炼油区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作为美国在亚太的关键盟友,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公开表态:“日本不应成为征税对象,正与美方紧急磋商。”日方担忧,中国占据全球70%的新造船订单和40%的海运贸易,任何针对中国的航运限制都将导致全球供应链瘫痪。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测算,新规可能使亚洲至美西航线运费暴涨300%,日本汽车、电子产品对美出口成本将增加25%。
当前美国商船队平均船龄达28年,且每年新增造船能力不足中国的1/50。特朗普试图通过“入港费”倒逼制造业回流,但美国海事局数据显示,全美仅剩7家大型造船厂,且80%产能服务于军方,民用船舶建造周期长达中国船厂的3倍。
国际航运协会警告,若政策实施,从上海到洛杉矶的集装箱海运时效可能延长至45天,全球商品通胀率将再攀升2.3个百分点。更严峻的是,中国已启动反制预案:中远海运集团计划将60%的美线货物转至加拿大鲁珀特王子港,再通过铁路陆运入美;山东港口集团则与墨西哥恩塞纳达港达成合作协议,开辟太平洋转运新通道。
兰德公司分析师指出,特朗普低估了中国在全球物流网络的枢纽地位,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7席,若中美海运“脱钩”,东南亚至欧洲的替代航线成本将激增47%,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巨头的库存体系面临重构。
美国农业运输联盟的模拟推演显示,新规将使美国粮食出口成本增加18%,直接导致对中国的大豆出口份额从32%暴跌至12%。得克萨斯州石油出口商更担忧,中国若转向中东采购原油,美国页岩油产业可能损失340亿美元年收入。
2018年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时,美国消费者承担了92%的额外成本。而今,从汽车零部件到电子产品,依赖中美航运的产业再度站在悬崖边缘。正如摩根士丹利报告所言:“试图用20世纪的手段解决21世纪的供应链问题,只会加速美国全球影响力的衰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