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回忆老乡阎锡山:自己离家革命12年,阎锡山没伤害自己家人

曾哥说车 6天前 阅读数 14 #汽车

1948年晋中战役那会儿,徐向前打仗真是有一套,他战略战术上变着法子来,最后竟然用少数人打败了多数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毛主席由衷地赞叹并问:“真没想到!你们人数还不到六万,竟然在一个月内就让阎锡山损失了十万大军,其中正规军就整整八个旅被歼灭。快讲讲,晋中战役你们到底是怎么指挥作战的?”

徐向前可不止是让阎锡山吃了大败仗那么简单,到了1949年4月,他带着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直接攻打太原,一口气干掉了敌人13万8千多,结果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老窝就这么被端了,他也没辙,只能走人。

太原获得解放之后,山西这边开始传起一句话:“阎锡山被我们赶跑了,徐向前回来了,山西的老百姓得了好处,特别是五台的老乡们,好处更多。”

后来徐向前聊起阎锡山时说,他离家去革命整整12年,但阎锡山居然从没对他的家人动过手。

【一、给予与争夺】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携手共赴国难,并肩作战;然而,到了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时期,双方却不得不兵戎相见。

阎锡山虽然挂着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的头衔,但在1930年那会儿,他可是反对蒋介石的一员。毛主席和徐向前都在努力劝说阎锡山,盼着能避免一场大战。

这份想法可不是党单方面的愿望,就连阎锡山的老师,一个已经80多岁的老学者,也主动找了徐向前,说他愿意为太原的和平解放出一份力。

后来,这位老先生拿着徐向前亲手写的信,进了城去劝阎锡山。可阎锡山这家伙顽固得很,愣是以“搞叛乱”的罪名,把他老师当众给杀了。

1949年2月份,给那些要去太原进行报道的中外记者开的欢迎会上,阎锡山表现得非常勇敢,一点不怕死。

他把好多装毒药的小瓶都搁桌上了,还在房子外面弄了个棺材,说那是给自己备下的。

桌上那瓶毒药,是他自个儿去找侍从医官室里头的一个德国大夫打听后鼓捣出来的。他直接问那大夫:“哪种毒药能让人一下子就没命了?”

医生跟他说:“纳粹军官在牙齿里藏了种毒药,名叫氰化钾,只要牙齿一被咬破,人立马就没命了,而且这个过程几乎没啥痛苦。”

阎锡山一拿到答案,立马催着川至制药厂加班加点地研发。可因为没有国外的尖端技术,最后只鼓捣出了瓶装的水状毒药。

阎锡山做好了500瓶毒药,然后分给了手下的500名基干队员。他希望大家能跟他一起上战场,勇敢杀敌,不惜一切代价,为国捐躯。

在记者见面会上,阎锡山说:“我铁了心要跟太原一起扛到底。已经让药厂做了自杀用的药水,要是太原守不住了,我就和手下一起喝那药水,一起完蛋。”

他叫了几个日本兵过来,跟记者说这些兵都是讲武士道的日军,一直跟在他身边。

要是打了败仗,日本士兵会自己动手解决掉他,说:“这个任务,我那中国跟班干不了,得日本人自己上手。”

老话说得好:“只有正义才能让士兵愤慨,士兵因为正义而愤慨,那就能奋勇战斗无数次。”

徐向前和阎锡山在打仗前都会给士兵打气,不过他俩用的方式可差远了。

太原战役要大决战前,徐向前让前线各部队都开了大会,会上大家纷纷揭露阎锡山的坏事。

在那个申诉会上,有个忻州来的老大娘,眼睛看不见了,她摇摇晃晃地站上台,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1912年,她和老头子跑到太原避难,老头子得干两份活儿,一个活儿是当搬运工人,另一个是在杂货铺里负责挑水,天天早出晚归,就为了能让家里勉强过下去。

后来,家里多了四个小家伙,赚的钱就不够花了。大娘只好去给银行的那个经理丁本堂做奶妈,大孩子就天天出去捡煤渣,二孩子留在家里照看弟弟妹妹。虽然这么拼,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大儿子长大后,去了家发电厂做学徒。可谁能想到,有天因为下大雨,他在工作时竟不小心触电,就这么没了。

结果,电厂老板不顾一切,非得让大儿子在雨天去接电线。大娘气不过,找上门去要赔偿,没想到老板非但不答应给安葬费,还狠心扣了大儿子两个月的薪水。

1937年那会儿,日本人进了太原。有一天,三小子出门去捡些破烂换钱,结果让日本兵的车给撞了,当场就没了。大娘和她老伴儿一听这事儿,气冲冲地就去找日本人要个公道。没想到,他们不但没得到说法,反而被扣上“冤枉皇军”的帽子,还被放出恶狗给咬了。

老头被气得直接病倒了,为了给他看好病,我们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给卖了。

老伴苦撑了一年,最后还是带着遗憾走了。离世后,连副安葬的棺材都没能备上,只好用炕席一卷,简简单单地葬在了汾河旁边那片杂草丛生的小坡上。

老伴走了还不到一年,在西山挖煤的二小子又遭了毒气,没了。结果工头还反过来怪我们,说大娘得赔他们那口废井的钱:“都是你家小子瞎折腾,把地脉给弄坏了,现在只能把井给封了。”

1945年,抗日战争是打完了,可内战还在继续。阎锡山的匪兵跟蝗虫似的,在太原城里到处抢掠。那些开小工厂、做点小买卖的,都吓得把大门关得死死的。普通老百姓家里,更是揭不开锅了,粮食一粒不剩,家家户户都断了顿。

大妈现在就剩一个小闺女了,小闺女结婚后生了孩子,家里头穷得叮当响,天天带着孩子去扒拉树皮、挖点野菜回来吃。连那破皮鞋、旧麻绳都煮了填肚子,真是饿极了啥都往嘴里塞。结果这么一来,大外孙女吃坏了,全家人眼睁睁看着她没了。

在阎匪的残酷压迫下,那些本已阴霾笼罩的日子更是变得漆黑一片,毫无光明可言。

1948年那时候,11月12号,解放军就拿下了东山。阎匪军呢,是一败再败,没办法就开始到处拉人“当兵”,不管是十岁的孩子还是六十岁的老汉,全都被他们拉去组成了所谓的“帮忙队”。

大娘的闺女婿也没能逃过一劫,跟大多数人一样被抓去当了兵。家里没了主心骨,加上小女儿又怀了娃,这日子是越过越难了。

女婿还没回家,小女儿就急不可耐,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趁着孩子们熟睡,用一捆麻线悄悄地把他们的生命给断送了。之后,她也用那捆麻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大妈去了闺女家,一进门瞧见满屋子的遗体,立马就吓晕了过去。打那以后,大妈的眼睛就再也没亮过,彻底瞎了。

大娘讲到最后,眼眶泛红,声音颤抖地说:“你们既然来了,就一定得给我们太原的老百姓出口恶气啊!得狠狠收拾阎锡山那些坏蛋!要是能把阎锡山给逮住,就是把他剁成肉酱,也难消我们受的苦,难解我们的恨啊!”

除了大娘,还有好多老百姓都被阎匪给害苦了。有个年轻小伙子,一拐一拐地走上台来,他是因为反抗交粮交捐,被阎匪把小腿给打断了,落下了残疾。

阎锡山想了很多办法来收粮食,这些办法都有个响当当的称呼,比如“正规田税”“帮忙买粮”“先欠后付粮”等等。

他们会假装给老百姓写张欠条,但实际上是有去无回,根本不打算还。有些老百姓家里没粮食可交,就得遭受顶砖、坐老虎凳、被吊起来等种种酷刑。

他们掠夺粮食、财物,还强征壮丁入伍,掳走姑娘进行欺辱,阎锡山却给这些恶行披上了一层好听的外衣,称之为“军民融合”。

小伙子怒气冲冲地讲:“阎锡山这个可恶的地方霸主,把我们的日子折腾得太惨了。你们可得使劲收拾他们,给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出口恶气,讨回公道!”

说到这事儿,解放军战士们心里的火苗子噌一下就窜上来了,发出一阵阵像打雷一样的吼声。营里的教导员首先站了出来,大声喊着:“全天下的穷苦百姓,咱们都是自家人!”“咱们得一起把国民党阎锡山那套反动的东西给彻底掀翻!”“太原,咱们一定要打下来,给老百姓再添一份功劳!”

大家都知道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就是在4月24号那天,太原被顺利解放了。而阎锡山呢,他早在3月29日就找了个理由,说是受邀去南京谈国家大事,其实是悄悄离开了山西。

他妹子阎慧卿、代理省主席梁化之,还有特种警宪指挥处的四十来号人,都因为他在战前瞎咋呼,最后选择了自杀,魂归故里山西。

阎锡山这个地方的“大王”,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只要他一句话,啥好东西都有人赶紧给他送来。他才不关心那些穷工人累得直不起腰,却挣不来几个铜板。农民们因为战乱连天,收成不好,他也视而不见。

那些啥都有的大佬,体会不到别人没招儿只能求老天的难处。阎锡山这家伙擅长装模作样,好像他啥都舍得给,对他来说,假装豁出命去就能让手下的小兵们打起精神来。但农民、工人这些本就啥也没有的人,日子都过不安稳,所以他们才更敢啥也不顾,拿命去拼。

一边是给予,一边是索取,装模作样的付出哪比得上死皮赖脸的争取。

【二、抗日和抗共】

抗战那会儿,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共产党和阎锡山有过一阵子联手。可没多长时间,阎锡山就转头和日本侵略者站到了一块儿,一块儿对付共产党。

1937年7月7号,卢沟桥那儿出了大事,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了。在这之前,阎锡山就喊出过“保卫家园,坚决抗战”的口号,他的意思是,咱们得为了反抗侵略、打破胆怯,站在为整个国家负责的角度,只认对错,不考虑能不能赢。

他主张对日本采取“打持久仗”的策略,并强调“要找个好地方跟他们干”,这想法跟八路军的打法特别合拍。两边很快就有了共识,所以在8月份,他们就先联手搞起了抗日的大联合。

阎锡山在太和岭摆了大酒席,请周总理、彭德怀、徐向前、彭雪枫他们吃饭,一起商量怎么打仗。饭桌上,他总算见到了自己的老乡徐向前。

他了解到徐向前在大别山和四川地区,把蒋介石和那里的各路军阀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对他非常看重,好几次都试着想和他拉近距离,示好结交。

宴会上,阎锡山跟周总理打趣道:“周总理来山西挑人挑得真准,还把我的五台老乡叫来跟我面谈了。你这次山西之行,就是商量合作抗日的事吧,没啥别的打算吧?可别让向前跑来我这儿撬墙角啊!”

周总理笑道:“百川先生,您这是在打趣我呢。我这次和向前一起来,主要是因为他是山西本地人,想让他给我指指路。再说了,向前现在是百川先生负责的二战区129师的副师长,往后就是您手下的人了,所以我们特地来拜见长官。往后啊,还得请阎公多多提携。”

阎锡山乐呵呵地表示,自己可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老家伙。他转头对徐向前说,咱俩算是同乡,隔条河就是邻居。要是徐向前想回家探望亲人,他可以叫上朱参事,就是徐向前原配妻子的侄子,一块儿陪着回去瞅瞅。

为了让你知道我是一片真心,我还得告诉你:“你回家问问你老爹,看我有没有哪里对不起他们。我跟蒋介石可不一样,他不会像我一样,派军统的人到你家东问西问,还特意叮嘱我要留意你徐向前的动静!”

徐向前心里明白,这些年父母因为他受了很多苦。国民党军统的人老想打听他的下落,三天两头往他家跑,不是骂人就是砸东西,最后硬是把母亲给气没了。

国家大事当前,徐向前说等以后有空了再回老家探望亲人。但周总理、彭德怀他们都劝他,这次离家这么近,机会难得,不如顺道回家瞅瞅,还能借此机会跟晋中的高级将领们聊聊统战工作。

经过大家轮番相劝,徐向前心里开始犯嘀咕,想着要不还是回家瞅瞅吧。

阎锡山给了徐向前一笔钱,让他拿回家去,但徐向前没要。之后,阎锡山又安排人开车去接他回老家,这次徐向前接受了阎锡山的帮助。

他吩咐司机开车带他去东治镇,接着,他和警卫人员一块儿下了车,迈开步子朝永安村的老家走去。

一到家,瞅见家人都好好的,他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看来阎锡山还真没动他家人一根汗毛。

徐向前到家后,跟家人简单聚了三天,然后就急急忙忙返回太原,和周总理一起工作。

根据毛主席的指导原则,咱们积极跟阎锡山和他的手下搞统一战线,帮他们军队打仗出主意、使劲儿。就是照着毛主席定的路子走,跟阎锡山那边好好合作,支持他们打仗。

徐向前动员了山西的老同学和亲戚朋友,跑到太原、五台山这些地方,大力宣扬抗日的思想。

就在那会儿,阎锡山心里头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琢磨着怎么把徐向前给拉拢过来。他甚至跟手下的人坦言:“政治方面嘛,得靠薄一波;军事上头,那就得指望徐向前了。”

他心中的那份狼子野心从未消减,那“抗日时筹划着与日联合,联共后又暗中筹备剿灭共产党”的打算,始终深埋心底。

1938年冬天的时候,阎锡山想拉徐向前入伙,但没成功。更糟糕的是,他的得力干将傅作义直接站到了蒋介石那边,这样一来,绥远省就不再归他管了,他的地盘也小了不少。

过了一年喘息的时间,阎锡山又急着想把自己的地盘搞大,这回他盯上了共产党,结果却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1939年的时候,蒋介石发动了第一轮打压共产党的行动。

阎锡山瞅准时机,在山西搞了个“十二月大动作”,打算一举铲掉那些紧跟八路军总部和延安的山西新军,像决死队这些,还有牺盟会和其他所有支持抗日、主张民主的组织、政权。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先除掉这些“眼中钉”,然后再联手国民党中央军,把八路军从山西赶走。

共产党早就尝过国民党背叛的苦头,现在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可以随便被人摆布的样子了。

薄一波带着新军果断进行了自卫反击,把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四个纵队里头的阎锡山系的军官,都调整进了八路军的队伍里。这样一来,原本阎锡山和共产党一起管的牺盟会、决死队、战动总会,就都由共产党来主导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来,阎锡山管的晋东南那边,像晋城、高平、沁水、阳城、陵川、浮山这些县,慢慢地都被蒋介石给占了。他手底下的大将,比如陈长捷、孟宪吉、赵瑞、杨诚这些人,也都跟着投了蒋介石。

阎锡山被蒋介石和共产党打得节节败退,他跟那些一直吃败仗的日军之间,似乎有了种“不言而喻”的理解。

他没办法了,最后决定和日本鬼子混在一起,心里甚至还琢磨过要公开向日军低头。要知道,那时候阎锡山在中国可是个大人物,他要是一投降,对抗战的形势可就得大大糟糕了。

为了让这位大佬满意,蒋介石加大了对他的支持力度,共产党也减轻了对他的打压,日军更是暂停了对他的攻势。这样一来,阎锡山就趁机在晋西南一角,给自己弄出了三个新窝点,安安稳稳地待在那里。

之后,徐向前这样形容阎锡山,说他像只乌龟:只要外头没声响,他就慢慢往前蹭,但你要是一棒子打下去,他立马就缩回壳里,再也不动弹了。

【三、校长与学生】

阎锡山对徐向前赞不绝口,他说:“像徐向前这样的厉害人物,咋就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呢?这可不是咱们山西用上了楚地的人才,而是反过来了。哪个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哪个就能兴旺发达,要是失去了,那可就完蛋了!”

他老早就想拉拢徐向前,但没想到徐向前多年前竟是他的门生。可惜因为一些原因,徐向前被学校给开除了,从那以后,这位出色的将领就成了他的对手。

1919年春天那会儿,徐向前收到了他哥徐受谦从太原捎过来的信,信里头说已经帮他报名了省立国民师范,而且这次招生不要钱,学费都由政府给掏了。

徐向前在外地打工时,读完信那叫一个乐呵,立马就跟老板说了拜拜,火急火燎地回了太原。考试一过,他就成了国民师范头一期的学员,就是那个国民师范速成班。这个班可不小,总共有20个班级,1206号学生呢,学制也就两年。

省立师范学校是阎锡山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建的,它的大当家是赵戴文,这人来自东冶镇,还是阎锡山的智囊和左膀右臂。

他主张“以民为本”的治理观念,打算通过大量培养教师来推广教育,进而栽培人才,达成他的军阀梦想。为了这个目标,他真是费尽了心思。

省立国民师范是阎锡山直接掌管的,像军队一样管理的学校。学生一进校门,就能领到军装、皮鞋、绑腿这些军人用的东西。在学校里吃饭不仅不要钱,学校还会给学生钱补贴生活。家里穷的徐向前得知这些后,别提多高兴了。

这个课程内容挺全的,包括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基础学科,还有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地理、军事等等。更特别的是,还有武术课程,教的是各种拳法,其中太极拳特别受徐向前喜欢。

开学过了仨月后,北京那边闹起了反帝爱国的“五四”大事儿,这事儿对徐向前影响可大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光爱读那些好玩的小说,而是开始翻些讲政治局势的书和杂志。

他慢慢接触到了像“苏维埃”、“十月革命”还有“列宁”这些新鲜说法,脑袋里就开始琢磨起一些事儿,比如“老百姓为啥这么穷?”“国家咋就处于危难之中了呢?”“咱们中国到底该往哪儿走?”

这些问题的解答,在课堂上根本找不到踪迹。

1921年5月份,徐向前完成了国民师范的学业,顺利毕业。后来,因为他有太原国民师范的文凭,就被川至中学附属小学请去教六年级,每个月给他20块大洋的工资。

川至中学和它附属的小学,都是阎锡山为了给老家培养优秀人才而建的私人学校。那时候,这两所学校的头儿,也就是校长,叫段保芳,他是阎锡山亲自点名派过去的。

这个学校管理很严,每周都会开一次“反思会”,会上老师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学生要是稍微有点不听话,就会被批评,甚至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徐向前在这里待了两年后,心里想要打倒军阀、改变中国的念头变得更加强烈了。

上课时,他老爱找机会给学生们聊些历史典故和当下发生的事情,带着孩子们去了解中国、探索社会,还给他们灌输新观念、新知识,但这些做法其实并不符合学校的规定。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啥事儿能完全瞒得住。徐向前干的那些事儿,最终还是让校长给知道了。校长就把徐向前叫去,跟他说,以后不准再跟学生们聊那些话题了。

徐向前心里不服,直接问校长为啥不让,可校长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没一会儿,他俩就吵了起来,结果没多久,徐向前就被学校给开除了。

在《爱弥儿》这本书里说了这么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都只听自己的话,你要是硬想去管住它,到头来反而会让它更自由。”

阎锡山为了巩固他的军阀地位,给学生们设下了重重障碍,就是想让他们眼光短浅。可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促使那些有志气的年轻人急于展现自己,也让徐向前更加下定了决心,要找到一条能够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出路。

阎锡山把很多年轻人给绑住了,但他也同样绑住了自己,就像被关在了一个老旧的壳里,不愿意往前走。他对那个土皇帝的位置迷恋得不得了,结果最后自己把自己给搞垮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曾哥说车

曾哥说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