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全款购新车,三月未提车门店关闭,车主维权遇难题
20多万全款买新车,三个月了影子都没见着,卖车的店倒是先“跑路”了?
这年头,买个车咋就这么难?
江门的陈先生就碰上了这档子糟心事。
今年1月份,他寻思着换辆新车,在朋友的推荐下,去了趟东莞大朗的广东行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销售拍着胸脯保证有现货,陈先生想着能早点开上新车,二话没说,直接掏了20多万全款。
结果呢?
三个月过去了,别说新车了,连卖车的店都关门大吉了!
这钱,怕是打了水漂咯?
更让人气愤的是,上当的还不止陈先生一个。
据说,有超过20名消费者都栽在了这家店手里,大家伙儿一块儿报了警。
更惨的是,有些人还办了贷款买车,现在车没见着,每个月还得还贷款,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年头,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辛辛苦苦攒点钱,想买辆车改善生活,结果却碰上这种事,搁谁身上能不窝火?
说起这事儿,就不得不提一下汽车销售行业里的一些“潜规则”了。
广东行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说白了就是个二级经销商,他们自己不直接生产车,而是从一级供应商那里拿货。
这种模式本来也没啥问题,但关键是,如果二级经销商的资金链出了问题,或者一级供应商不给他们供货了,那消费者的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
就像这次,一级供应商就说了,最近压根儿没接到“行远”的订单,而且还有一辆车的钱没收回来。
你说,这“行远”是不是早就挖好了坑,等着消费者往里跳呢?
这种“全款购车未交付,车行跑路”的事件,这些年可没少发生。
就说2022年7月,深圳的李女士,在龙华区一家车行全款买了辆30万的车,结果车行也是玩起了“人间蒸发”。
这种事儿,简直是防不胜防!
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真的要擦亮眼睛,多留个心眼。
出了事儿,总得有人管吧?
大朗镇政府倒是回应了,说4月17号接到了报案,市场监管局、经济发展局都去调查了。
这些部门早干嘛去了?
难道非得等到出了事儿才来“亡羊补牢”吗?
监管部门如果能提前发现“行远”的经营风险,及时预警,或许就能避免这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了。
现在,陈先生他们只能走上漫漫维权路。
报警、调解、找律师……想想都头大!
而且,维权的结果还很难说,耗时耗力不说,最后能不能把钱要回来,还是个未知数。
唉,这年头,老百姓维个权,咋就这么难呢?
买车这事儿,真得多个心眼。
尽量去那些大品牌的4S店,别贪图小便宜,相信什么“内部价”、“熟人价”。
签合同的时候,更要仔细看清楚条款,别被那些花言巧语给忽悠了。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凡事多留个心眼,才能避免掉进坑里。
这事儿啊,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买东西,尤其是买大件,千万别嫌麻烦,多长个心眼儿,总没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