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老红军被免职回乡,不在授衔名单里,朱、彭、陈下令必须有他

莫地方 4周前 (03-04) 阅读数 43 #历史

1955年,新中国的首次大授衔前,朱老总拿到了一份评选小组拟定好的名单。

拿到评选名单后,朱老总对里面的名字逐一细致查看,当看到一位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红军,居然不在中将名单里,之后经过一番了解后,才知道这位老红军已经被免职回家,在家里当了两年名单,可就算如此,朱老总还是觉得名单里要有他。

于是,朱老总对此一脸凝重,拿着评选小组提交的名单找到了主席,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主席,同时表示彭老总和陈毅两位同志也是相同意见,认为授衔名单必须要有他。

主席在听完后,对此表示同意,也认为中将名单里要有他,随后给出了相关指示。

那么这位被朱老总、彭老总、陈毅三位元帅,点名要他必须参加授衔,这件事情究竟怎么样,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被朱老总、彭老总、陈毅元帅要求参加授衔的老红军叫肖新槐。

肖新槐,1907出生于湖南章宜一户贫农家庭,由于家里贫困,所以只上了一年半的学,随后就离开了学校。

离开学校后,肖新槐开始跟着父亲和哥哥上山砍柴谋生,枯燥且无味。

在砍柴谋生过程中,肖新槐饱尝人生心酸,这让他十分不愿意,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平淡且无味,所以他十分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在那个至暗时代里,像肖新槐一样的苦命孩子太多,想要出头,就要走一条不一样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从军,改变自己命运。

渐渐地肖新槐17岁了,这一年的某天,他知道了农民自卫军招兵,于是赶到了县城报名,随后他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不久后,敌人对农民运动进行打击,肖新槐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四处逃亡。

后来,等局势稍微稳定后,肖新槐回到了家乡,参加了秋收起义,随后跟着朱老总上了井冈山。

上井冈山后,肖新槐参加了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数次反围剿中均有出色发挥,组织也开始注意到肖新槐,并认为他是军中少有的悍将,开始将他视为重点培养对象。

期间,他被调到了陈老总,黄洋界保卫战中,肖新槐和陈老总相互配合,炸掉了敌人指挥部,让敌人以为 我大部队已经抵达,不得不后撤,黄洋界保卫战中的出色发挥,让陈老总记住了肖新槐。

在井冈山期间肖新槐每次都不负众望,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随后他相继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特务营副排长,中央苏区红军学校第四分校队长,中央军委教导师第二队副队长等职务。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肖新槐所在的红九团担任红九军前锋,期间他率部突破了敌人四道防线,尤其在湘江战役中,肖新槐沉着指挥,拿下西岸的几个高地和重要渡口,为我军渡过湘江奠定了基础,后来他也因为在湘江战役的出色发挥,被中央军委表扬,被晋升为红32军第94师师长。

长征结束后,肖新槐进入抗大学习,从抗大毕业后,他被任命为山西新军军官教导9团军事教官组长。

打了十来年的仗,突然开始担任教官,虽然不用战场战场而且还要训练抗日官兵,然而肖新槐还是欣然接受组织任命,认真踏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力求每位官兵都可以熟悉掌控杀敌技巧,在他的培养不少抗日官兵走上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一份贡献。

之后,抗日的局势越发紧张,肖新槐又一次披挂上阵,担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2支队司令员,期间为了巩固中抗日根据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让部队时隐时现,完全捉摸不透,不敢贸然行动,肖新槐见战机已到,迅速组织部队,进行战斗状态,随后在新堂打了日寇化机械部队一个措手不及,造成了日寇巨大伤亡,军区司令吕正操得知情况后,对肖新槐赞赏有加。

随后,肖新槐又多次率部对日寇发动奇袭和和伏击,不仅让日寇付出了惨重代价,同时还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而他也因此获得了“肖(小)诸葛”的称号。

不久后,肖新槐参加了百团大战及保卫娘子关等战斗,每次战斗,都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肖新槐先后参加了,清风店、平津和太原等几次重要战役,尤其在清风店战役中,率部打退国民党军一个师7次疯狂进攻,杀伤敌人200余人,出色完成了阻击任务,受到杨成武司令员的表扬。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肖新槐率部总共歼灭了2万多国军,战绩十分辉煌,不愧是朱老总、陈老总看重的悍将。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开始的时候朝鲜人民军取得十分不错的成绩,这让南韩十分害怕,所以找到了自己美国主子救自己,美国主子不愿小弟吃亏,随后任命麦克阿瑟率领联合国军强势介入朝鲜战争。

在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帮助下,战局迅速一边倒,不久后美军将战火燃到了鸭绿江,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随后,中央决定派遣彭老总为志愿军司令,率领志愿军奔赴朝鲜,抗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不久后,肖新槐所在的66军接到了奔赴朝鲜的命令,接到命令后的肖新槐第一时间率部奔赴朝鲜战场。

奔赴朝鲜战场后,肖新槐除了在首次作战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战绩,之后的第二次到第四次战役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在朝鲜的五个月,歼灭了一万多敌人,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由于66军打得十分不错,彭老总对此赞扬“第六十六军一仗比一仗打得好”!

1951年,肖新槐率部回国,随后因为身体原因,导致旧伤复发,身体情况每况愈下,随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需要疗养,于是免除他的职务,让他好好疗养。

原本组织上给他安排了高级疗养所,但是被他拒绝,而是选择回到自己故乡,过起普通民众该有的生活。

然而,这时候刚刚建国不久,敌特活动猖獗,原本组织上想要给他安排一个警卫班,但是被他拒绝,最后仅留下一把手枪以防万一。

在这之后,没有得到一丝关照,过起了平淡且幸福的生活,期间除了经常有人给他送药外,肖新槐夫妇就和普通民众一样生活,让周围人完全感受不出来,他既然是一位革命出生入死的百战名将。

建国后,中央就考虑给曾经的革命功勋授予适合他们的军衔,然而朝鲜战场的影响,让这件事情一直拖延到1955年才最终确定了评选名单。

负责评选军衔的小组,在完成各项工作后,将相关名单交给了朱老总审核,朱老总在审核名单的时候,发现没有肖新槐的名字,这让他觉得,以肖新槐在革命时期的功勋,应当有资格被授予军衔,随后彭老总和陈毅都有相同的看法。

之后,这件事情被上报到毛主席这里,毛主席在得知情况后,也觉得肖新槐有资格被授予开国将军军衔,于是他对负责评选军衔小组表示:“肖新槐应该参加,授予中将最为合适。”

就这样,离开部队有一段时间的肖新槐被评选为中将军衔,随后相关工作人员来到肖新槐的老家,交了一封信给他,说完便离去。

随后,肖新槐打开了信件,看了里面的内容,原来是中央打算将他评选为中将。

一旁妻子则是是表示,肖新槐不在部队任职,不满足授衔要求,中央还怎么还给他授予军衔。

这时候,肖新槐已经明白,党始终没有忘记他。

于是,肖新槐隔天被收拾好行李,前往北京,参加新中国的首次大授衔。

多年的战争生涯,让肖新槐的身体十分不好,所以在参加完大授衔后,肖新槐离开了一线,退居二线,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生活,很少在参与相关工作。

1980年8月,肖新槐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莫地方

莫地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