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典韦对战赵云,武力究竟谁更厉害呢?此二人不在一个档次

交谈历史 4天前 阅读数 0 #历史
典韦和赵云到底谁更厉害呢?

三国历史灿烂夺目,可是对于咱们大多数人来说,那些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好像更吸引人。蜀国有“卧龙”诸葛亮,东吴有周瑜。如果将典韦和赵云这两位同样是猛将又都保护过主公的人放到一起比较时,谁更厉害呢?根据正史的记载,会发现两人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家对赵云这个人物应该都非常熟悉,他在长坂坡之战中七次出击七次返回,舍命救阿斗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和刘备相识的时候,刘备还只是一个不得志的小人物,依附于公孙瓒。而赵云当时正好为公孙瓒效力,他们还曾一起合作过几次战役。没过几天,赵云的哥哥不幸去世,于是他向公孙瓒和刘备告别直到建安五年,赵云再次与刘备重逢。这次见面他们彻夜畅谈心事,最终决定追随刘备,一起创造一番伟大的事业。

赵云帮助他屯兵、购买马匹并积累实力。随后,曹操派兵来讨伐刘备,赵云也随军出征。刘备假装溃败然后设下埋伏,想要引诱敌人深入。赵云冲在前面向敌军发起进攻,成功捉拿了曹军将领夏侯兰。而夏侯兰原本是赵云的亲戚,所以在刘备开口前先劝说夏侯兰投降,使他成为了刘备的重要帮手。这样一来,赵云不仅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还为蜀国争取到了一位重要的人才。唐朝时有学者赞赵云:胆大如斗,勇冠三军”,这并不是瞎捧。历史上记载赵云两次救下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第一次发生在长坂坡战役中,当时刘备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仓皇逃亡时失去了妻子和儿子。赵云独自一人冲入敌军的营地,将刘禅救了出来,并将他转移到了另一个安全的地方。

赵云和典韦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看完三国正史才知道,两人根本没得比!根据历史记载,赵云曾两次救下了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第二次是他在长江上拦截了孙夫人,成功将刘禅解救了回来。赵云一向以“胆识过人”著称,但他的冷静和礼貌在武将中也非常出众。他巧妙地以不娶同姓的嫂嫂为借口,果断地拒绝了赵范的所谓“好意”。果不其然,后来赵范果然叛逃到了蜀国,这份先见之明也不是谁都有的。

虽然赵云是个武将,但他在关心百姓方面也有很大的建树。建安十八年,刘备攻占了益州。为了庆祝这个胜利,有些人建议刘备把房子和土地分给功臣们,但赵云作为其中一位功臣却提出应该先把土地和房子归还给当地的百姓,用来安抚战后的百姓,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巩固政权,也更方便征收军粮。赵云的提议深深打动了刘备,刘备马上就安排人去办。显然,赵云不仅仅是个勇敢善战的将领,他的品行也如同一位儒臣那样端庄。他对百姓充满仁心,同时还能冷静地分析国家治理的方针。这也难怪后世有这么多人称他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将领”。

说到三国时期的勇士,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张飞张翼德。在张飞赫赫声名传扬之前,典韦是曹操麾下的一位出色大将,被誉为猛人的典范。典韦嘛,个子高大,威猛异常,力量更是无穷。但他可不仅仅是个粗人。还有一颗侠义之心。起初,曹操派典韦去跟随夏侯惇征战,典韦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许多战功,因此被封为司马。后来,典韦越来越强,甚至可以以一敌百。曹操又封他为都尉,安排他在自己身边保护他的安全。同时,曹操还让典韦指挥自己的禁卫军,奖赏了典韦一把全新的长戟,这把戟重达80斤,但典韦使用起来却非常得心应手。

赵云和典韦相比究竟谁更强呢?

原来两人根本不在一个段位上。建安二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立刻就投降了。可是,曹操居然把张绣的婶婶当作小妾收进了后宫,这让张绣感到极度耻辱。于是,他立马背叛曹操,并派出一支奇兵袭击曹操的大营。就在曹操陶醉于自己的胜利之际,张绣的骑兵已经杀到了他跟前。那时候真是亏得有典韦在军中坚守,面对张绣率领的几百人部队,典韦身边只有十几个人。

在这种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典韦紧紧握着曹操赐予的长戟竟然持续了整整300回合。然而,敌人实在太多了,典韦已经身受重伤,最终典韦因为失血过多壮烈牺牲。紧接着,张绣下令割下他的头颅,以示军中。对比赵云和典韦,或许两人都是猛将,但在智谋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的差距。以少战多的事情也在赵云身上也发生过,建安二十四年,因为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控制权,黄忠让赵云率领部队去劫取曹军的粮草。然而,赵云没有按时回到营地,而是带着几十名骑兵前去侦查。

但没想到,他们遇到了曹操的大军。赵云一路上不断后撤,最终成功地突围并撤入了汉军的营地。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他们敌阵中成功地救下了张著。经此一役,赵云又被封了个“虎威将军”的称号。通过对两人生平战事的了解,不难看出赵云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而典韦虽然同样勇敢,但在战争指挥方面稍显不足。然而,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并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勇气,智谋也是非常重要的。看来大家说典韦不如赵云,也是很有道理的。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交谈历史

交谈历史

讲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