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专家被秘密逮捕,其妻:“为美国付出26年,却被当成罪犯。”

甘甘来了 5天前 阅读数 36 #国际

中国顶尖计算机安全专家王晓峰,在2025年3月28日这一天,遭遇了一场跟电影里演的似的危机。他先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然上门搜查住宅,接着就被印第安纳大学给解雇了,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之后直接就联系不上他了!这背后到底有啥情况?为啥一个顶尖专家会突然没了音讯?

王晓峰可不是普通的学者,他在国际密码学、隐私与网络安全领域那是相当厉害。他是印第安纳大学的终身教授,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全球排名第一。IEEE、ACM、AAAS这三个国际顶尖学会的会士头衔他都有,还负责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的2300万美元的保密项目,他开发的医疗数据匿名化算法在行业里那就是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影响力特别大。

王晓峰和妻子马念莉(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系统分析师)在美国生活了26年,还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前他们也一心想着通过努力实现“美国梦”,希望能在美国过上好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谁能想到,平静的生活在2025年3月28日这一天被彻底打乱了。

毫无预兆的可怕搜查

2025年3月28日早上,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社区还很安静,突然,十几辆FBI和国土安全部的车呼啸着开了过来,直接把王晓峰的两处住处围得严严实实。那场面,就跟电影里抓超级大犯人一样。FBI的特工们拿着所谓美国法院的许可文件,直接就闯进了王晓峰家里。可当有人问他们为啥调查时,FBI却神神秘秘地说这是机密,一个字都不肯透露。

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到晚上,FBI和国安部的人就像在找宝贝似的,把王晓峰家里里里外外仔细搜查了一遍。连孩子的作业都被当成可能涉密的文件带走了,门口的垃圾桶也被翻了个遍,进进出出搬了差不多二十多个箱子。邻居们都被这阵仗吓住了,纷纷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

就在王晓峰被FBI搜查的同一天,印第安纳大学的做法更是让人震惊。学校直接把王晓峰的学术成果、联系方式、课程信息都删掉了,还把他解雇了。要知道,按照规定,解雇终身教授得提前10天通知,还得举行听证会。可印第安纳大学根本没按规矩来,直接不管这些规定,快速和他划清界限。马念莉也没逃过,同时被解雇了。而王晓峰呢,从这之后就像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和外界断了联系,学生、同事、家人怎么都联系不上他。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就像做了一场噩梦,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导火索竟是多年前的一次合作?

好好的一个顶尖专家,怎么就突然被FBI搜查、被学校解雇还联系不上了呢?背后的原因,还得从2017年说起。在2017 - 2018年的时候,王晓峰接受了中国一家机构的科研资助。这在学术界本来是很平常的事儿,美国高校每年收到的海外科研资金多得数都数不清。而且这个合作也是经过学校批准并且公开的。

但是,到了2024年3月初,这笔以前的合作突然被翻了出来。校方以“审查拨款申请”为理由,不让王晓峰进办公室。王晓峰自己都抱怨说:“他们连键盘都不让我碰,好像我一碰电脑就会泄露秘密似的!”而FBI的突然搜查,正好发生在他提交新项目申请书的三周之后。还有消息说,在FBI搜查的前几天,王晓峰就收到了校方没有任何理由的解雇邮件。这一连串的操作,让人不得不怀疑,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目的?

这事儿还得说到美国曾经的“中国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2018 - 2022年期间,特朗普政府搞出来的,说是要“打击技术窃取”,实际上就是要求全美94个司法区每年至少发起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在这个计划下,很多华裔学者因为“没有披露和中国的合作”被调查。虽然拜登政府在2022年终止了这个计划,但是之前积累下来的案件还在秘密处理。王晓峰这个案子,很多人都觉得是“事后算账”的典型。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个“中国行动计划”的后续影响,才让王晓峰遭遇了这些吗?

妻子哭诉,学界愤怒!

在王晓峰失联后的十多天,4月14日,他的妻子马念莉终于站出来,在亚裔美国学者论坛上控诉美国政府的行为。马念莉哭着说:“我们为美国付出了26年,却被当成罪犯对待。”她质疑校方这种“彻底删除式的处理”和FBI不透明的操作。自己的丈夫不明不白被带走,到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作为妻子,她怎么能不着急不愤怒呢?

马念莉的控诉引起了很大震动,美国学界也炸开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站出来批评校方“违反了正当程序”,要求学校恢复王晓峰的职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他自己也曾因为“中国行动计划”被捕)还联合签署公开信,谴责这种“先认定有罪”的行为。《自然》杂志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75%的亚裔科研人员都在考虑离开美国。《纽约时报》《彭博社》也纷纷发声,警告美国这种排外政策会破坏自己的创新基础。很明显,王晓峰事件已经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了,它反映出美国学术界存在的深层问题。

美国政府到底想干什么?

美国政府对王晓峰的指控,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法律条款,但是参考类似的案例,比如陈刚教授的案子,可能涉及《反海外腐败法》(FCPA)或者“未披露外国资金”。但这些都只是大家的猜测,美国政府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从政治动机来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行动计划”的延续。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打压和中国有学术合作的华裔学者,尤其是像王晓峰这样在敏感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可这种做法真的合理吗?王晓峰在自己的领域为美国做了那么多贡献,就因为和中国有过一次正常的科研合作,就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吗?这背后是不是藏着美国政府更深层的政治目的呢?

对中美科技竞争有啥影响?

王晓峰事件对中美科技竞争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王晓峰负责的量子安全项目因为他的失联不得不中断,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损失。而与此同时,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比如同期中国突破了3纳米芯片技术。美国《连线》杂志就说,美国这种排外政策只会加快技术优势的转移。

从全球科研环境来看,《自然》杂志调查的1600名受访科研人员中,75%都考虑离开美国,这让“逆向虹吸”现象更加严重。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对美国的科研环境感到失望,开始寻找其他更包容、更有利于科研的地方。这对美国长期以来在全球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中国则通过改善科研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超越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类似案例,惊人相似!

其实,王晓峰不是第一个遇到这种事的华裔学者。陈刚,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21年就因为“未披露中国合作”被捕。更过分的是,他邮件里“建议中国加强基础科研”被歪曲成“效忠中国”。虽然最后他被证明没有罪,但是职业生涯受到了严重影响。还有陶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2020年去世。生前他因为NIH调查承受了巨大压力,很多人都觉得他的死和“中国行动计划”有关系。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华裔学者在美国因为和中国的合作,被无故调查、指控,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不得不让人好好思考。

未解之谜,何时能真相大白?

到现在,王晓峰事件还有很多没弄清楚的地方。比如,他合作的中国机构名称一直没有明确公布,这个机构到底是不是和政府有关或者涉及敏感领域呢?美国政府也一直没有公开具体的罪名,王晓峰到底有没有违反《反间谍法》或其他法规呢?王晓峰本人现在到底在哪里,他失联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涉及引渡或者秘密关押?中国方面会不会有官方支持或者对美国进行外交交涉呢?这些问题就像一团雾,笼罩在大家心里。

结语

一个顶尖专家,为美国付出了26年,最后却落到这种地步。美国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随便打压华裔学者,这种做法真的让人很气愤。学术本来就不应该有国界,科研人员努力做研究,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是成为政治斗争的受害者。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美国所谓的“学术自由”在政治面前根本靠不住。那些华裔学者在美国辛苦奋斗,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相反,中国正在不断改善科研环境,张开双臂欢迎人才。越来越多的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国,这说明他们认可中国的科研环境。

希望美国政府能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别让政治偏见破坏了学术的纯粹。也希望王晓峰能平平安安回来,真相能早点水落石出。咱们就等着看,未来美国这种排外政策还会搞出什么麻烦,中国又会在科技领域取得哪些让世界惊叹的成就吧!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各位看官谨慎观看、评论,理性看待,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请勿恶意举报。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

评论列表
  •   冰冷之心  发布于 2025-04-20 17:29:22  回复该评论
    用完即弃 秘密处理掉 省得将来被中国所用!估计这就是美国最真实想法!
  •   宇宙骑士  发布于 2025-04-20 06:23:16  回复该评论
    中国不香吗,这就是孝忠美国的下场,现在想起祖国的好,已经晚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甘甘来了

甘甘来了

时事瞬变,别辣了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