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农村养老

鲁八两 2周前 (04-05) 阅读数 0 #推荐

之前,人大代表建议将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月500-600元,并建立与物价、收入增长挂钩的调整机制,并借鉴台湾地区的模式增加财政补贴比例,同时探索“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将农民历史上的公粮贡献折算为养老金权益。

但这一提案是被搁置还是被考虑目前并没有消息。

这个提案简单说,就是给农村养老包升级。

它的亮点是把农民每个月的基本养老金提高到500-600块,而且,要和物价与收入挂钩让养老金跟着涨,就像台湾地区那样多给农民补贴点钱,把以前农民交公粮的贡献算成养老金,让他们以前出的力都能变成养老的本钱。

这事感觉怪好。

河南济源有个现象,就是身体还硬朗的老人通过照顾年纪更大的老人攒时间,通过公益岗位补贴鼓励大家得到回报,以后自己老了也能被别人照顾。

除了这些,日本这方面的经验其实也可以借鉴,他们也是利用村里人互相熟识信任度高,使得养老成本不仅低而且更靠谱。

当然,养老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让农民看病更容易。

怎么做?这就需要多给农村医院投钱了,城里大医院的医生通过定期或远程诊疗帮农村老人看病。

比较而言台湾的健保和韩国的医保制度都做得比较好,这其实是可以学习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让老人能更多的报销。

其实,日本和韩国都是通过立法来保障农民养老,所以,如果把农村养老问题当成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确立政府 市场 家庭都该干啥,是不是这事就好办多了?

他们的经验还真值得借鉴。

事实上中国农民的养老困局,本质上是发展权与保障权的失衡问题。解决起来不仅需要经济投入,更需要制度创新与社会价值重构。

像前面说的台湾地区的多层次保障、日本的社区互助、韩国的政策倾斜等,其实都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

事实上,只有真的将农民养老置于共同富裕的框架下,才能让1.3亿农村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从而在根本上弥合城乡裂痕,夯实社会公平基础。

你觉得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鲁八两

鲁八两

喝到八两,情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