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不满王近山复出后的安排,许说:他们不懂事,我房子给你住

历史放大镜 3周前 (03-15) 阅读数 497 #推荐

【前言】

“近山,你现在在哪个地方落脚呢?”许世友将军亲切地问王近山。王近山刚调到南京军区不久,作为司令的许世友,肯定会多关心关心这位老战友,在生活上给他一些照应。

王近山这次能重新出来工作,多亏了许世友帮忙张罗,他心里真是感激不尽。他赶忙回应说:“组织上已经给我找了个住的地方,我先在那儿安顿下来。”

许世友将军直截了当地说:“你家这么多口人,那小屋咋能住得开呢?他们真是不懂事。这样,我那房子空着,你干脆带着家人搬过去住吧。”

王近山一个劲儿地推辞着说:“没事儿的,上面的领导已经帮我把房子拾掇利索了,挺不错的。”他觉得许世友将军这时候已经喝高了,估摸着他说的是酒话,因此也就没往心里去。

结果第二天,许世友竟然真的派人来接王近山,而且他自己还从原来的地方搬到了别处,把房子留给了王近山。你说这许世友,为啥要把自己的房子给王近山住呢?

【革命时期的老战友】

王近山和许世友两位将军,都是红四方面军出来的老伙计了。说起来,王近山还有个绰号叫“王疯子”。在革命那会儿,他可真是战功显赫,无人能敌。

在红四方面军那会儿,王近山16岁就当上了连长。他年少气盛,满心想立下大功。那时候的王近山特别勇猛,打起仗来总是冲在最前头,每次战斗都是他带头往前冲,真是英勇极了。

王近山很快就升为了营长,升得那叫一个快,简直就像徐帅一样勇猛。他这股子勇猛劲儿,让他在打仗、恶战的时候特别沉稳,哪怕局势再紧张,他也能不慌不忙地指挥战斗。

王近山简直就是队伍里的“顶梁柱”,只要有他在,队伍就像有了主心骨,稳稳当当的。战士们心里踏实,上了战场那叫一个勇猛,个个都不怕牺牲,使劲儿往前冲。

王近山的队伍总是能跟敌人拼到最后,他们不怕硬仗,也能打赢硬仗。1933年秋天那会儿,红四方面军正被四川的军阀刘湘带着六路人马围攻呢。

那时候,红28团的团长王近山,他拎起冲锋枪,第一个就往前冲。在那次防守战斗里,红28团打得快没人了,但王近山还是一直带着战士们冲在最前头。

第二年夏天一到,咱们军队从防守变成了进攻,那时候28团就像孤胆英雄,一边猛追敌人,一边还得防着被反打。可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头撞进了范绍曾设下的埋伏圈里。

王近山面对危险丝毫不慌,身上透出一股子狠劲儿。这时候,比拼的就是谁的胆子大,王近山那可是满身是胆。因此,他越是沉得住气,表现得越强,敌人心里头就越发打鼓,越怕他。

王近山拎起大刀,一跃上了马背。看到敌人层层包围,他二话不说,猛地冲向敌军。手里的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左劈右砍,杀得敌人四处逃窜。最后,周围的敌人全被他砍翻在地,剩下的吓得掉头就跑,场面一片混乱。

王近山带着他那支不像团的队伍,居然把敌人一个整旅给打垮了,这可真是显示出他在战场上有多拼命。话说回1935年,红四方面军又在江油那一带和川军干上了,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那时候,一小撮敌军冲破了红四方面军的防线,往红军队伍里面冲。军长许世友见状,二话不说,马上把28团这个预备队派了上去,直接对着敌军就是一阵反打。

王近山一听到命令,拎起刀就猛地往敌军那边冲,见人就砍,杀得敌人四处逃窜。打着打着,子弹可不长眼睛,王近山胸部不幸挨了一枪,一下子就倒地上不省人事了。

看到王近山倒下了,周边的战士们连忙把他从阵地上抬走,打算送到后面去治疗,这样一来,大家的士气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徐向前一看这情形,立马抄起手枪就往前线冲,嘴里大声喊着王近山的名字。王近山听到徐帅的呼喊,一下子清醒过来,他赶紧让战士们把他抬到战旗底下,说要继续带领大家打仗。

可敌人的子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了他的头部,他就这么倒在了徐帅的身旁。徐帅心里那叫一个疼啊,赶忙吩咐人,赶紧把王近山抬到后面去治伤。

【作战勇猛】

后来,在刘伯承将军的指挥下,王近山打仗时也慢慢学会了动脑子。不过,在一些特别重要的战斗中,你还是能看到王近山那股子“不要命”的狠劲儿。

1946年9月,定陶战役里的大杨湖那一仗,算是刘邓大军挺进太行山后碰上的第一场硬骨头战。战前,邓老总使了个激将法,说这场仗难啃得很,要是啃不下来,咱们就得灰溜溜地回太行山去。

王近山挺身而出,跟邓公保证说:“我就在这儿放个狠话,这场仗要是打不赢,我拿脑袋担责。”之后,王近山带着6纵上阵,他亲自指挥,硬是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不过,6纵在这次战斗中真的拼了命,好多连队,甚至整个营都牺牲了,这对他们打击可不小。但就是这样,他们还是咬牙挺了下来,最终赢得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的上甘岭大战里,联合国军的炮火可猛了。但咱们有王近山指挥作战,硬是把敌人的攻势给顶回去了。经过一番苦战,最后咱们还是拿下了这场硬仗的胜利。

王近山在部队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每次打仗都跟死神打了个照面,但他都挺过来了。看看他身上的伤疤,那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么多年下来,他在战场上可是立下了不少大功。

王近山回国后,因为感情出了点状况,夫妻俩最后决定离婚。他就跟组织说了想离婚的事儿,可那时候,上面正严查干部的生活作风呢。

这事儿很快就让中央和毛主席注意到了,结果王近山因此被踢出了党组织,不光丢了北京军区副司令的位子,连中将军衔也给摘了。

【我把房子给你住】

王近山被安排到了河南的农场,在那儿的日子过得挺不容易。那时候社会动荡,他不仅吃了不少苦头,还碰到了好多不公平的事儿,被人说了不少坏话。

不过,还是有几位王近山以前的部下,念着旧情来看望这位老领导,他们打算帮他恢复名誉。于是,他们让王近山给组织写封信说明情况。说起来,许世友将军和毛主席关系很好,而且许世友以前还是王近山的上司呢。

这封信是许世友亲手交给毛主席的。换个说法:毛主席收到了许世友递来的这封信。再口语化一些并简化:许世友把信给了毛主席。

许世友跟毛主席聊起:“打仗那会儿,能打的人不少,可现在他们日子过得挺不容易的。主席啊,您看能不能多关心关心他们。”

毛主席曾觉得王近山脾气火爆,担心没人敢要他。这时,许世友挺身而出说:“我来担这个责任,把他调来南京军区吧。”于是,王近山被委以重任,派往南疆军区担任副参谋长一职。

王近山坐火车抵达南京时,一脸的风霜,战场上那股“拼命三郎”的劲儿收敛了不少。在车站等着接他的,是他以前的老手下尤太忠和肖永银。

第二天,许世友急急忙忙从外地赶回来,立马摆了一桌好酒好菜给王近山接风。许世友爱喝酒,饭桌上没少喝,而王近山不太喝酒,但他心里明白,许世友为了他的事儿费了不少劲。

因此,他给许世友将军敬了好多酒,席间许世友也亲切地问起:“近山啊,你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呢?”

他立马回应说:“上头已经给我找了个住的地方,先凑合着住那儿了。”

许世友将军直接说道:“你家这么多口人,那么小个地方哪住得开啊。他们不懂事,别管他们。这样,我把我的房子腾出来给你们,你带家人直接搬过来住。”

王近山一个劲儿地推辞着说:“没事儿的,上头的同志已经帮我把住处打点妥当了,挺不错的。”他觉得许世友将军这时候已经喝高了,说的话像是酒后的胡话,也就没往心里去。

结果第二天,许世友真的派人过来了,说是要接王近山过去。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许世友将军自己还从原来的地方搬了出来,特意给王近山腾了间房,让他直接住进去。

最后,王近山住进了许世友将军的家,没多久,他也把孩子们都接到了南京。与此同时,许世友将军被调到了广州军区,当上了司令员。

王近山虽说没干过参谋长那活儿,但他特别爱学习,啥事儿都喜欢自己动手,一丝不苟。这么多年战场上拼杀留下的伤,加上工作里头的辛苦,让他的腿脚不太利索了。

1978年的时候,王近山因为得了胃癌,离开了人世。许世友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特别难过,因为从那以后,他们俩就再也没有机会一起喝酒聊天了。

许世友将军特地从广州飞到南京,来亲自送别王近山将军最后一面。王近山将军的离世,按照大军区级正职的标准来安排后事,而且悼词里的职务也改成了顾问。

【结语】

王近山在战场上那可是立了大功的,但到头来他的职位却和他的战功不太相称。所以,后来就给王近山将军调整了待遇和职位,这也算是给他这位在革命战争年代拼死拼活立功的人,一个迟来的安慰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历史放大镜

历史放大镜

历史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