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萎缩0.3%背后:特朗普与拜登谁该为经济衰退负责?
美国经济到底在“特朗普关税”的影响之下,有没有走向衰退呢?2025年的第一季度,GDP萎缩了0.3%这一数字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真相呢?当特朗普把责任归咎于拜登,宣称经济数据与他加征关税没有关联的时候,我们是该轻易相信这一说法呢,还是应该深入探究这场经济风暴的根源呢?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三年来首次季度收缩,GDP按年率折合,下降0.3%。
这一跌幅虽不算巨大,却打破了去年4个季度连续增长的势头,令人警觉。
这背后是企业为了规避特朗普政府新一轮的关税政策,提前就大量地囤积了进口商品的一种策略。
换言之关税政策制造了市场的恐慌和扭曲,短期内推高了进口额,反映出经济活动的非正常波动。
不仅如此,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也让美国消费者苦不堪言。
这无疑地加剧了通胀所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也削弱了居民的、实实在在的消费能力。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仅增长1.8%远低于前一季度的4.0%消费疲软成为经济增长的掣肘。
就业市场,同样感受到了阴影。4月份新增就业岗位,仅6.2万远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出企业对于未来经济环境的谨慎态度。投资虽有小幅的增长,但是整体信心不足,企业纷纷调整盈利预期,市场氛围趋于谨慎。这与特朗普宣称的“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迁回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现实远比口号更为复杂。
特朗普将经济下滑的责任,归咎于拜登政府所遗留的“烂摊子”,试图以此方式,转移公众的视线。
不过拜登卸任之时,经济仍维持着增长的势头,并且关税政策是在2025年年初被全面推行开来的,经济数据的这种变化,与新政策的实施时间呈现出了高度的契合状态。关税所导致的,市场的扭曲以及价格的上涨,是经济放缓的直接推动力量。
耶鲁预算实验室的模型显示,2025年关税政策将使美国GDP增长率下降0.9个百分点,长期影响更为严重。
这场经济收缩,不仅是数据冷冷地反映更是政策选择的现实代价。关税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短期内或许能保护部分产业,但其带来的成本转嫁、供应链的混乱以及消费能力的下降,正在逐步侵蚀美国经济的根基。未来若继续坚持此路,经济复苏的路将更为艰难。
美国经济的这场“关税风暴”,告诉我们,简单地归咎与口号,无法掩盖政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唯有理性地审视政策效果,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出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究竟是在保护呢,还是在伤害?答案已然摆在眼前,等待着公众和决策者去认真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