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到”没脾气,特朗普终于承认关税过高,对华作出重要让步
苦等中方电话也不来的特朗普,终于口风变软了,承认对华关税过高。事到如今,用自己言行“铺路”的他,能等来中方的和解邀请吗?为了确保谈判顺利进行终结闹剧,这一次我们又该怎么回应?
据美联社披露:美东时间4月22日,该国总统特朗普在一场公开会议中对中国说了不少软话。
首先他对外表示,中美之间已经就新的贸易协定开始谈判。鉴于这一情况,美国在谈判期间不会再针对中方,也就是不会再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
其次在被记者问到“是否会继续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的时候,特朗普直言,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随后他还强调,白宫已经开始着手制定计划,以期在“不远的未来,大幅下调对华关税”。
最后,特朗普还颇为乐观的表示,自己正在以非常友好的方式与中方相处,相信中方也会以礼相待,计划中的关税协议很快就能达成。
抛开别的不谈,特朗普这番发言已然明确显示,美国针对中方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有了松动的迹象。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这番表态究竟有多少真心实意,对于中方来说,可信度又有多少?
先说结论,特朗普内心是不想妥协的。他的软话,可信度并不高。
一方面,从他对待除中国外其他贸易伙伴的态度和手段上,就能够显而易见地看出特朗普“对华让步”言论中的不服不忿:
比如欧盟。特朗普为什么执着地认为欧盟对美国“非常坏”呢?因为在他看来,所有在对美贸易中占据“顺差国”地位的经济体,都是“坏国家”。包括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欧盟,也被特朗普视作“敌人”。
在特朗普政府方面的观念中,欧盟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就是因为在外贸上“吸血美国”,占了大便宜。他们坚定地认为,要想让美国再次伟大,“就必须赶走这些吸血虫”。
再比如日本,特朗普对日本的观感,与欧盟如出一辙。刚刚结束的第一轮美日贸易谈判之所以不见成效,就是因为特朗普亲自向日本提出了“未来抹除对日贸易逆差”这一条件。
由此可见,尽管嘴上说得很漂亮,但如果中方不能如美方所愿主动采取措施,抹除中美贸易中每年几千亿美元的顺差,那么从始至终奉行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的特朗普政府,是不会停下打压中国脚步的。
另一方面,特朗普即便有“投降”的心,也没有真正松动对华关税政策的胆子。别的不谈,倘若真的对华示弱率先下调关税,那转过头作为特朗普忠实拥趸的“红脖子”们对他口诛笔伐,谴责他软弱无能的声音满天飞时,特朗普又能怎么办?
他只有收回成命才能挽回这些支持者。也就是说,特朗普所谓“承诺”变数太大,不论是他本人还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任何信誉可言。这一点,从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态度的“反复横跳”便可窥见一斑:
4月19日刚在社交媒体上宣称“正式考虑解雇鲍威尔”的特朗普,在转过头来的4月22日又对外表示,自己从来就没有想过,更没说过要把鲍威尔给换了。
如此反复无常的做派,别说被特朗普视作最大竞争对手的中国了,随便哪个贸易伙伴,也不敢轻易相信美方的承诺。那么,对于特朗普嘴上的示弱,中方应该如何应对才最为妥当?
首先,中方决不能因为他的几句话就上赶着开启正式谈判,这么做很可能会给美方留下蹬鼻子上脸的机会。
要谈?我们当然欢迎。但谈之前必须先降下一部分关税表示诚意。所谓不听其言而观其行,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倘若正式进入谈判阶段,也不能被美国拉入“中美单独谈判”的误区。中方可以谈,但必须在WTO组织框架下,拉着全世界跟美国一起谈。越多国家见证,美国的承诺才越有效力,这谈判的实际意义才会越来越高。
最后,随时做好特朗普翻脸不认人,在短时间内撕毁所有协议的准备。
这不光是因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人设”,更因为他在第一任期内有过前脚与华达成“关税谅解”,后脚马上背弃约定,对中国大肆加征关税的“前科”。
综合来看,特朗普的任何说辞,已经不具备任何实际效力了。对于中方来说,在特朗普政府拿出切实章程、真正开始行动之前,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这是对他这番表态最为稳妥的处理方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