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一位历史见证者的谢幕
11月29日,100岁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家中安详离世。他的百年人生恰是一本记录历史、跌宕起伏的教科书:亲身经历了二战、冷战和新世纪的反恐战争以及如今的俄乌冲突;尼克松总统时期的国务卿,亲身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主导美国从越南撤军等历史事件。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德国裔美国外交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以在冷战时期,推动美苏关系缓和以及促进美中关系正常化闻名于世。
基辛格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菲尔特市一个犹太家庭。1938年,纳粹上台后,全家移居美国,定居在纽约布鲁克林。在当地的公立中学完成高中教育的他,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成为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伊奇的学生。1943年,获得政府学学士学位;此后,二战期间在美国陆军服役,从事战略情报工作。战后回归哈佛继续深造,195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54年,基辛格成为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彼时他开始关注国际安全问题,发表论文探讨核战略与外交政策。1961年,被任命为肯尼迪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从此踏上政治生涯。肯尼迪政府时期,他参与了越南战争、柏林危机等棘手问题的决策。
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基辛格出任国家安全顾问。他力主与中国接触,希望改善两国关系。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为美中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同年,他陪同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
1973年,基辛格辞去国家安全顾问职务,成为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在他任期内,签署了美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然而,由于“水门事件”,尼克松政府在1974年提前下台,基辛格黯然辞去职务,结束了政治生涯。
退休后,基辛格继续学术研究,撰写多部关于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著作,如《核武器与对外政策》(Nuclear Weapons and Foreign Policy)、《白宫岁月》(White House Years)等。同时,他是多个国际组织和企业顾问,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基辛格在中美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努力为两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铺平了道路,对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基辛格在1971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期间,对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秘密前往北京会见了中国领导人,为尼克松总统的历史性访问奠定了基础。这次访问开启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新篇章,改善了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隔阂和敌意。
此外,基辛格还在建立中美战略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提倡建立一种合作的框架,以应对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形势,并试图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他的努力促成了中美之间的一系列高级别会谈和谈判,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基辛格一直在通过智囊团、书籍和演讲等方式继续对中美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他的观点和建议对于塑造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合作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如今,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离开了我们,这部横跨世纪的活历史告一段落。
点击关注,一起期待下一期精彩有趣的史上那些事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