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将相和的智慧与胸襟

鉴往知来 1天前 阅读数 0 #历史

赵国朝堂最近不太平静,蔺相如凭着"完璧归赵""渑池护驾"两场大戏,硬生生从门客混成上卿,位极人臣。老将廉颇鼻孔里喷火——他攻城略地几十年,身上箭疤比蔺相如念过的书还多,现在竟要屈居"嘴皮子利索"的文官之下?"见着那小子,定要他好看!"廉颇甩着披风往兵营里走,靴子踩得青砖咚咚响。这话传到蔺相如耳里,他倒不恼,反而吩咐车夫:"往后出门绕道走,千万别跟老将军碰头。"

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

蔺相如越是退让,门客们越憋屈。这天在酒馆里,几个门客拍着桌子吼:"咱们舍了家当跟您闯荡,不是来看您躲领导的!廉颇都骑脸了,您还装没看见?"蔺相如咬着筷子笑:"诸位可还记得秦王?那厮威风吧?我都敢当面怼他,何况廉将军?"他敲着桌面算账:"强秦为何不敢犯赵?就因为文武两车轱辘一起转。若我俩先掐起来,赵国城门怕是要漏风。"

这话长了腿似的传进廉颇耳中。老将军夜里瞪着帐篷顶,突然一巴掌拍醒自己:是啊!当年渑池会上,蔺相如扯着脖子吼"请奏盆缶",给自己挣足面子,如今倒因位次闹妖?

第二日鸡刚打鸣,廉府便闹腾起来。仆役们瞪大眼睛——将军光着膀子绑荆条,活像被五花大绑的粽子!"备马!去蔺相如府上!"廉颇吼得震天响。街道两边脑袋挨个冒出来,卖炊饼的老汉差点烫着手,巡城的兵卒以为出事要抄家伙。蔺府门房吓得跪地:"将军这是...要行刑?"

蔺相如听见动静时,廉颇正杵在门口,背后荆条扎得血珠直冒。"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至此!"老将嗓门闷雷似的,惊飞了院里一群雀儿。蔺相如急忙冲出来解荆条,却被廉颇拦住:"该扎!不扎不解恨!"

自此二人成了连襟兄弟,朝堂上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秦王听说这事,气得摔碎酒樽:"本想挑拨赵国内乱,怎被这俩泥腿子破了局!"后来赵国街头多了段浑话:蔺相如使诈如狐,廉将军认怂似虎,可这"一狐一虎"竟护着邯郸十几年太平。百姓们茶余饭后嚼舌根时,总爱加一句:"谁说读书的比不上杀猪的?人家蔺上卿可是把刀藏在袖子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鉴往知来

鉴往知来

历史爱好者,每日分享更多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