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安检包没了?上海地铁站一女子大哭求助
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安检处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来自江西的冯欣欣瘫坐在地上,双手颤抖着拨打电话:"全家的钱都不见了...还有我的药..."这位即将接受重要手术的患者,在过安检时发现随身携带的双肩包不翼而飞,包内装有全家积蓄400余万元和手术前必须服用的特效药物。
接到报警后,铁路公安处立即启动重大警情处置预案。值班民警王建军回忆:"冯女士情绪几乎崩溃,那些药关系到她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争分夺秒。"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民警发现一个关键细节:在冯欣欣通过安检仪后,紧随其后的一位女士取走的背包与报案人描述极为相似。
然而当民警找到这个棕色皮质双肩包时,里面只有几件旧衣物和一张署名为"谢东"的出院小结。这张薄薄的纸片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民警立即联系出具该小结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经过多方核实,终于获取到谢东的联系方式。
"您好,我们是上海铁路公安...""骗子!我根本没去过上海!"电话那头,谢东果断挂断了电话。这样的反应让办案民警哭笑不得——近年来反诈宣传成效显著,却也给真警察办案带来了新挑战。
民警没有放弃,转而通过短信发送了警号、单位地址等验证信息。经过多次沟通,谢东终于放下戒备,表示虽然自己未出远门,但其妻张女士确实在上海就医。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张女士在火车站误拿了冯欣欣的包,到达医院后发现拿错,便将包交至医院失物招领处;而自己的包因只装有旧衣物,便没有寻找。
"我们赶到医院时,那个包就安静地躺在失物招领处的柜子里。"参与处置的民警说。经冯欣欣现场清点,包内40张银行卡、3本病历和5盒特效药完好无损。从报警到物归原主,整个过程仅用4小时23分钟。
这场乌龙事件折射出多个社会现象:一方面,全民反诈意识的提高客观上增加了警务工作的沟通成本;另一方面,城市公共场所的失物招领体系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更令人欣慰的是,两位素不相识的女性,一个主动上交错拿的贵重物品,一个对只装有旧衣物的损失淡然处之,展现了难能可贵的互信美德。
"感谢民警同志,更感谢那位素未谋面的好心人。"冯欣欣在取回失物时哽咽道。据悉,她的手术已如期进行,目前恢复良好。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上海这座城市文明底色的一次生动诠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