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发力“智能化”下半场,“东风造”助力中国汽车“智”变
国产车,到底行不行?这大概是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最热门,也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一方面,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智能驾驶等领域奋起直追,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对国产车的固有印象仍然难以改变,对质量、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疑虑。 最近,央视纪录片《大国基石》第二季第六集《风起东方》聚焦了东风汽车,从其发展历程、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之路。透过东风这扇窗口,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审视“国产车行不行”这个问题。
节目一开始,画面就定格在茫茫的沙漠戈壁,一辆猛士新能源越野车正驰骋其中,卷起漫天黄沙。这位驾驶者,是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也是一位资深的越野爱好者。他驾驶着猛士,穿越炮弹坑、巨石阵、涉水路,甚至45度陡坡,对车辆的性能赞不绝口。“希望越来越多的玩家,喜欢我们自己的品牌!” 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国人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期待。曾经,国产车在人们心中是“廉价”、“低端”的代名词;如今,它正以强大的实力,打破偏见,赢得尊重。
猛士不仅仅是一款性能卓越的越野车,更是东风汽车实力的象征。从保家卫国的军用车辆,到守护民生的救援先锋,再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越野座驾,东风汽车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贡献力量。这不仅体现了东风汽车的社会责任感,也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升级。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多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企业持续的科技投入、产业链的完整布局,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共同构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从最初的“市场换技术”,到如今的“技术换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东风汽车作为行业的领军者,更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2.44万件有效专利,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东风汽车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布局智能驾驶领域。从智驾算法、高精度地图,到车路协同技术,东风汽车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自主研发,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更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汽车首创“具身智能体”概念,与ICT企业深度合作,加速推动L4级智驾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就能体验到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方式。
除了智能驾驶,东风汽车还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纪录片中,岚图汽车数字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线令人印象深刻。平均每118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高效的生产效率背后,是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支撑。这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示范。
在绿色出行方面,东风汽车积极布局氢能汽车领域。在大湾区,东风氢能汽车已经以网约车、园区摆渡车、公务用车等多种形式进行示范运营,为未来氢能汽车的普及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氢能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交通工具,有望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无人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另一个重要趋势。东风汽车与中国移动、厦门远海码头合作研发的无人集卡,已经在港口实现了自动驾驶作业。短短20分钟内,无人集卡就能自动完成一趟从岸桥到堆场的闭环作业,效率之高令人惊叹。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也为未来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东风汽车的故事,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模仿追赶,到如今的自主创新,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一条充满挑战而又充满希望的道路。东风汽车的成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的持续投入,以及科技人才的辛勤付出。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汽车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3万辆和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5.6%。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大国基石》中的东风汽车,不仅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未来。从“制造大国”到“智造强国”,中国汽车工业正以蓬勃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东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制造”的新的内涵。 “东风”劲吹,中国汽车的未来,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