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量第一!这个省会,让人意外

城市财经 3周前 (04-07) 阅读数 3 #房产
作者:余飞01 | 这个省会,增量第一

万万没想到,2024年人口增量第一的,不是长居榜首的深圳,也不是后来居上的合肥,更不是成都、西安、武汉、郑州、长沙这些中部强省会,而是地处西南的贵阳。

贵阳市统计局4月1日公布数据:

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660.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96万人。

19.96万人口增量,超越了之前位居第一的深圳。

尽管目前重点城市里,还有西安、郑州、青岛、苏州、南宁、昆明等没有公布数据,但按照以往的增量来看,贵阳大概率最终位居增量榜第一位。

毕竟这座城市,2023年的人口增量就已经不俗。2023年贵阳市常住人口增量18.25万人,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合肥。

事实上,从七普之后,贵阳的人口增量一直就不错,每年都在10万之上,过去四年合计增加61.27万人。

对于一个弱省会,一个常住人口600多万的城市来说,这样的人口竞争力,可谓是相当强悍。

何况,这两年增量不是第二就是第一。整体表现超越了一众副省级城市和强省会城市。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关键问题来了,贵阳的人口增量何以如此亮眼?

次要原因是原来增量比较猛的几个城市,增量都下来了。比如深圳、广州、成都、杭州、西安、武汉等在2020年之前每年都是大几十万的增量,现在在全国人口三连降大背景下,都大幅跳水了。

关键是,全国人口三连降,为何对贵阳没有什么影响?这才是接下来要着重分析的主要原因。

02 | 人口、经济双丰收

人口是经济与产业的映射,人口大量流入背后,必定与其经济和产业发展线性相关。

当然,也与自然人口有关。

在出生人口不断下滑的背景下,贵州省仍位列比较能生的段位。

2023年,贵州省的常住人口出生率10.65‰,位居全国第一,仅次于西藏。

2024年,贵州省统计局披露,全年出生人口41.5万人,出生率为10.74‰,比上年提高0.0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9.9万人,死亡率为7.74‰。自然人口增加了11.6万人。

目前西藏还未公布数据,尚不知贵州省的出生率是否超越了西藏位居全国第一。

具体到省会贵阳来看,贵阳的人口出生率仍是死亡率的两倍,也即自然人口一直在增加,尚未转负。

来源:贵阳市统计局

自然人口的增加,巩固了贵阳的常住人口增量,这是贵阳的常住人口增量能蹿升至人口增量榜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则是其经济与产业表现亮眼。

几年前本号就曾做过一次梳理,结果显示,2010年至2020年,贵阳GDP十年增幅达到了284.3%,位居主要城市首位。

四年之后的如今,仍以十年为跨度,贵阳的增速在主要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依旧位列前茅。

2014年至2024年,贵阳GDP名义增速152.62%,位居36个主要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第四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这两年,贵阳的增速也可圈可点。

贵阳2023年的GDP增速高达6%,跑赢了全国大盘0.8个百分点,在主要城市中,增速虽然不算特别高,但也不算低。

2024年贵阳GDP为5777.41亿元,实际增速6%,跑赢大盘1个百分点,增速在36个主要城市位居第五。

可以说是相当飒。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尤其是同一级别且经常拿来对比的昆明、南宁相比,好太多了。

昆明2023年的GDP增速只有3.3%,位列主要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倒数第三,跑输了全国大盘1.9个百分点。

南宁2023年的GDP增速只有4%,位列主要城市倒数第五,跑输全国大盘1.2个百分点。

2024年,当贵阳以6%的增速跑赢大盘1个百分点、位居主要城市第5时,昆明增速为4%,南宁更是只有3%。

南宁增速位居主要城市倒数第三,昆明倒数第六。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昆明与南宁的失速,主要是房地产下行反噬、工业增速下滑、出口下滑所致。

2023年昆明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了24.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了40.2%。进出口下滑了27.6%。当然,昆明的债务制约了其发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2024年,昆明的房地产投资继续减少22.2%。

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卖地、商品房销量数据,更惨淡。昆明的卖地收入基本是脚踝斩。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昆明市财政局、媒体公开

而土地出让惨淡背后,是商品房销量的膝盖斩。

昆明统计局披露,2023年昆明市商品房销量749.4万平方米,相比于2019年1916.23万平方米的高点,下跌了60.9%。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昆明市统计局

2024上半年,昆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又下跌了36.9%。

南宁方面,卖地收入同样脚踝斩。

2023年南宁的卖地收入相比于高点时期,已经只剩下零头了。

制图:城市财经

商品房销量相比高点也腰斩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西统计局

2024年,南宁的商品房销售面积降至807万平方米,销售额降至560.87亿元。

来源:南宁统计局

相比而言,贵阳并没有好到哪儿去。

同样依赖房地产经济的贵阳,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也下降了25.6%,商品房销售面积相比于2022年腰斩,2022年为1053.04万平方米,2023年只有478.21万平方米。

2024年数据未公布。

不过,贵阳的出口和工业表现尚可。

2024年,贵阳的出口恢复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5.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5.6%。其中出口64.69亿美元,增长19.8%;进口30.42亿美元,增长7.6%。

工业方面,贵阳去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76.32亿元,增长9.1%。工业实力是南宁的两倍。

但距离昆明,还很悬殊。昆明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704.05亿元。

论工业实力,贵阳并不强,甚至很弱很弱,比昆明还弱,比南宁略强一些,只有工业强城深圳、苏州的零头。

我在写南宁的文章中说过,作为省会或首府城市,工业实力不该是这个样子,这样的实力,比很多普通三四线城市乃至东部一些县级市都要弱。

三座工业城市中,论千亿产值数量,仅昆明有1个,贵阳与南宁都挂零。

南宁目前制造业产业中,无论是从产值角度还是营收角度,没有一个过千亿的产业,只有7个营收过百亿的产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南宁市统计局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位居第一,2021年营业收入686.2亿元,算是南宁最能打的产业。

昆明比南宁略好一些,有1个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产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昆明市统计局

贵阳的产业中,营收超百亿的数量强于南宁,但产值最高的也只有335.02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贵阳市统计局

强调这些,主要是为了说明,贵阳相比于昆明、南宁,并没有优势之处。

虽然贵阳工业与昆明、南宁一样,没有任何优势,但贵阳有一个特别的产业,大数据产业。

这是贵阳过去几年能够赢得经济、人口双丰收的关键。

03 | 贵阳做对了什么

2013年,凭借丰富的水电资源、凉爽的气候条件、稳定的地质结构,贵阳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并牵手中关村打造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

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阳已经形成了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带动了GDP的快速增长。

贵州也被称为中国的大数据“硅谷”,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阿里纷纷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在贵阳市贵安新区中的电子产业信息园内,还有戴尔、谷歌、甲骨文、百度、京东、网易、美的等近300个数据中心项目。

来自贵州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贵州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8个,其中就包括华为在贵安新区部署的全球最大云数据中心。这家全球科技巨头在贵安新区规划服务器100万台,彰显了其对贵州的重视。贵州已成为“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战略支点。

公开数据显示,到2022年,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左右。软服业收入增速连续17个月保持全国第一、总量较五年前增长五倍。

热度走高,亮点频出。累计带动万余家企业开展大数据融合改造,上云用云企业达2.5万家。

2024年3月份全国两会上,贵州代表团公开透露,2023年,贵阳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为贵州省实现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前列作出了重要支撑。

2023年,贵阳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3%;软件服务业营收超过800亿元、增长20.6%,其中,云服务营收增长30.4%。

作为最前沿产业之一的大数据,是国家定调的未来必须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2023年国务院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官方首次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框架,将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两大基础。

贵阳乃至贵州,虽然经济很弱,但是相比于其他经济弱省弱市,他们抓住的大数据产业,成为了过去十年,除了固定投资外,推动贵州省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

贵阳的表现,印证了本号不断强调的一点:

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个产业是牢靠的,要紧跟时代步伐,紧随科技步伐,利用科技的力量赋能自身的产业升级,跟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才能立于潮头之上。

当然,贵阳以及整个贵州,未来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化债。

由于地形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打通交通。贵州在地貌上是一个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区,高原、山原、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河流阶地和河谷平原仅占3%。

因此,过去十年,贵州大举发行地方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其经济发展。

据资料统计,以从水面到桥面距离为标准,目前已建成高度排名世界前10名的桥梁,贵州有5座;排名前100名的桥梁,贵州有46座;而高度超过300米的超级桥梁,全球23座,其中多达16座在贵州。

除了桥,还有高速公路。贵州的高速公路里程全国第五,密度也位居全国前十,2010年仅位居第22位。

但这也造成了贵州的高负债。目前贵州省的负债额与负债率均位居全国前列,并被中央点名,成为需要着力化债,除基本民生工程外, 2024年不得出现新开工项目的十二个地区之一。

债务不控制好、不解决好,贵州很有可能会步云南的后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城市财经

城市财经

席地而坐,对酒品茗,共话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