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行为都是“伪休息”!假期如何休身又休心?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天前 阅读数 1189 #推荐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五一假期是许多人放松身心的黄金时间,但居家休息时若方式不当,反而可能损害健康。针对假期常见的“伪休息”行为,5月3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盛孙仁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看似舒适的休息方式,实则暗藏健康隐患,需引起重视。

5月2日,游人在北京艺术园区。石梦竹摄

“葛优躺”是典型的“伪休息”行为。“人在沙发上‘葛优躺’时,颈椎过度前屈,腰椎向后弯曲,这与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背道而驰。”盛孙仁解释,长期保持这种姿势会导致颈椎间盘压力增大,引发颈部疼痛、头晕,甚至加速颈椎退变;而腰椎受力不均则可能诱发腰肌劳损或椎间盘突出。

此外,在床上久躺不动会影响全身健康。盛医生介绍,胃肠道蠕动减缓,易导致便秘、腹部脂肪堆积;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可能诱发肺栓塞、脑梗等严重后果。

“突击”健身、“报复性节食”、昼夜颠倒行为会使身体紊乱 除了久坐、久躺不动,假期中部分人会因平日缺乏运动而“突击”健身,或因饮食放纵后“报复性节食”。对此,盛孙仁提醒,突然高强度运动易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空腹健身或过度节食可能引发低血糖、胆囊炎等问题,短时间极端减肥会导致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甚至引发厌食症,“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反弹概率极高。”盛孙仁说。

“夜间屏幕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盛孙仁表示,避免熬夜刷手机、白天补觉等昼夜颠倒行为,同时减少连续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隔半小时眺望远方,以预防视疲劳和干眼症。

如何科学安排假期生活,真正得到有效休息?

盛孙仁建议,可以在假期停止日常重复、单一的工作,做点不一样的事,比如听听音乐、唱唱歌;如果一整天都在刷手机、看电视,不如做做拉伸、瑜伽、出门散步,既能放松肌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与亲友外出踏青、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缓解压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健康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