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艘航母,13艘两栖万吨舰,55艘盾级战舰,世界第二海军浮出水面
近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在麦凯恩研究所主办的一场论坛上公开表示,由于中国海军的飞速崛起,让美国海军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除此之外,他还指出,中美在舰艇的建造速度上已拉开较大差距,潜艇方面他说美国每生产1.4艘,中国就可生产2艘。水面舰艇方面,中国每年建造数量为6艘,而美国仅为1.8艘,差距约为3.33倍。这使得中国海军迅速缩短与美国的差距,美国的优势正在一步步被压缩。同时,帕帕罗还公开炒作中国威胁论,称解放军训练的深度和广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这让他常常“夜间惊醒”或“夜不能寐”。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
实际上,中国海军虽然近些年迅速崛起,在造舰速度上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海军造舰的速度并没有完全拉开与美国的差距,美国海军近些年同样下水了不少舰艇。在前面我们发布的一篇题为《不要被骗了,美上将口中的中美造舰差距,只是糊弄小白的障眼法》的文章中我们就详细分析了中美海军自2010年以来,中美海军分别建造了多少舰艇,总吨位是多少,得出这样的结论。
自2010年以来中国海军一共下水或服役了3艘航空母舰、4艘052C型驱逐舰、37艘052D型驱逐舰、12艘055型驱逐舰、42艘054A型护卫舰,2艘054B型护卫舰,50艘056A型护卫舰、22艘056型护卫舰(已经全部提前退役移交海警)、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1艘076型两栖攻击舰、7艘071型船坞登陆舰,共计184艘水面主力作战舰艇,总吨位大约为132.5万吨。
而美国海军自2010年以来,一共下水或服役2艘航空母舰(分别为福特号和肯尼迪号)、20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3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9艘“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38艘“独立级”和30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共计105艘水面主力作战舰艇,总吨位大约为101万吨。
从数据上来看,中美过去15年建造的水面舰艇总数差距为79艘,总吨位差距为31.5万吨,美国海军建造的舰艇平均吨位大约为9600吨,而中国海军建造的舰艇平均吨位大约为7200吨,美国海军的单舰平均吨位比中国海军多大约2400吨。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建造的舰艇总体上以大吨位和远洋舰为主,中国海军建造的舰艇平均单舰吨位则略小。且也没有像帕帕罗所说那么大的差距。如果按照他的说法,美国过去15年建造了105艘水面主力作战舰艇,中国海军将要达到大约350艘的规模。
所以,从中美过去15年的造舰速度上来对比,实际上中国海军并没有拉开与美国海军多大的差距,美国海军的发展依旧强势,中国海军最大的优势就是过去15年下水或服役了53艘驱逐舰,而美国海军仅建造了23艘。同时美国海军过去15年还退役了1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相当于15年正向增长了10艘,而中国海军过去15年也退役了13艘051型驱逐舰,但正向增长高达40艘,比美国多增加了30艘,这使得中美在驱逐舰的数量上逐步在缩小。
不过在航空母舰和两栖舰的发展上,中美差距依旧巨大,特别是航空母舰上中国海军虽然在过去15年服役或下水了3艘航母,而美国为2艘。但美国建造的两艘航母均为核动力超级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我国的则全部为常规动力航母,前两艘还没有弹射器,三艘航母的总吨位仅与美国两艘相当,且作战能力差距还巨大。为此,帕帕罗的言论就是炒作中国威胁论,好像国会伸手要钱,以继续扩大美国海军的海上优势,从而更好遏制中国海军的崛起,也可以是说是“捧杀”,但我们必须认清现实。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海军过去10多年的不断追赶,其实力已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面作战舰艇的总规模、总吨位和整体作战能力已达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美国海军。已经完全超越昔日的俄罗斯海军,提升了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大幅增长。
首先是航空母舰上,目前中国海军一共拥有三艘航空母舰,其中辽宁舰和山东舰已经服役,福建舰尚在海试当中,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就能交付。其中辽宁舰的前身为前苏联建造的“瓦良格号”,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同属姊妹舰,苏联解体后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被乌克兰继承,最终被中国香港商人徐增平购入,并于2005年在大连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工作,经过7年的努力终于在2012年9月25日褪去锈迹斑斑的外衣,以全新的姿态加入中国海军序列,至此中国海军正式拥有了第一艘航母。
次年,中国海军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开工建造(当时称002型航母),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2019年12月17日加入海军序列,被命名为“山东”舰,舷号“17”,它的成功建造使得我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具备建造航空母舰的国家。不过这艘航母的设计并没有迈出太大的步子,整体上沿用了辽宁舰的设计方案,同样采用常规动力和滑跃甲板,整体外观、尺寸和总吨位基本不变,仅优化了舰岛、内部舱室、机库、武器系统等,使其舰载机搭载能力大幅增强。
但中国海军的对航母的追求并不止于此,2022年6月17日中国海军迎来了第二艘国产航母下水,并被命名为“福建舰”,舷号“18”。与前两艘航母相比,福建舰的整体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其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采用3条电磁弹射,以及常规动力。他的成功建造,使得我国成为自二战以来,在航空母舰发展上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它的出现让我国从拥有航母到航母强国的跨越,其意义非常深远。
第二是驱逐舰上。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中国海军在过去15年时间里,一共建造了4艘052C型驱逐舰、37艘052D型驱逐舰、12艘055型驱逐舰,共计53艘。但中国海军现装备的还有早些时候建造的051型、052C型、052型、052B型、051B型、051C型和“现代级”驱逐舰,共计13艘。使得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总数达到了66艘的规模,与美国在驱逐舰或巡洋舰上的差距被缩短到30艘以内,且差距还在进一步缩小。
不过就上述驱逐舰而言,早期建造的051型、052型、052B型、051B型、051C型和“现代级”驱逐舰整体水平并不高,这部分舰艇共计11艘。这些舰艇经过现代化升级以后,其作战能力也仅与054A型护卫舰相当。也就是说起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主要由6艘052C、37艘052D和12艘055型驱逐舰构成,共计为55艘。不过这些舰艇并没有完全服役,还有4艘055型驱逐舰和9艘052D型驱逐舰尚未服役,这些舰艇要想全部服役,预计要到2027年以后了。
这些驱逐舰中,055型驱逐舰整体水平最高,它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2500吨,相较于052D型驱逐舰增加了5500吨,跨度可以说是相当大。火力上它搭载有11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且可以实现通用发射,使得它成为当今世界上火力密度最高的驱逐舰。最为重要的是,它还能搭载鹰击21型反舰弹道导弹,使得它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艘搭载反舰弹道导弹的舰艇,反舰能力大大增强,甚至具备对抗航母战斗群的能力。
除此之外,它采用了高度隐身化的设计方案,舰体上的雷达系统、通信系统、电子干扰系统和各种天线等实现了高度融合,集成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更高。它的成功建造,也让我国在驱逐舰的发展上走向了世界一流的位置。
第三护卫舰方面,由于我国海岸线漫长,海上贸易繁忙,为满足近海防御、反潜、护航、警戒和训练的需求,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护卫舰数量最多和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家,装备有超过100艘各型护卫舰。 目前,中国海军已下水或服役的护卫舰包括7艘053H2G型、2艘054型、46艘054A型、2艘054B型和50艘056A护卫舰,共计107艘。
第四两栖舰方面,中国由于海岸线漫长、海外投资众多、周边争端不少,最重要的是台湾尚未解放。为满足兵力投送能力,中国海军近些年加强了两栖作战力量的建设。目前已经服役或下水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1艘076型两栖攻击舰、8艘071型船坞登陆舰,2万吨以上两栖舰总数达到了13艘。在全球处于第二的水平,仅次于美国海军。
所以,就整体上而言,中国海军的早已今非昔比,水面作战力量已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但对比美国海军我们差距依旧巨大,且新舰的建造速度并没有像美国吹嘘的那样,与美国拉开很大差距,这一点我们必须正视,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潜望者2025年5月5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