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深度反思:我们守护的不是富足,而是文明的底线与尊严
回顾中国数千年文明史,吃饱穿暖、生活安定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长期以来都是难以企及的梦想。在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里,能够吃饱饭的年代屈指可数,能吃上肉的年代更是凤毛麟角,而不打仗、不逃荒、百姓相安的时代几乎从未存在过。
然而,改革开放后的 40 多年,中国却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让亿万人民过上了祖辈难以想象的富足生活,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例外,值得我们无比珍视。

自加入 WTO 之后,中国首次实现了让普通百姓普遍性地吃上肉。这里的 "普遍性" 意义非凡,它涵盖了无数农村家庭、小城镇夫妻、城市打工者等广大群体。
他们不仅能吃上肉,还有余钱做小生意,能在街头巷尾享受生活的惬意,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变化并非自然而然发生,而是中国抓住历史机遇,大胆改革开放的结果。
我们拿掉意识形态的紧箍咒,勇敢吞下市场化的苦药水,承受全球化的剧痛,不再闭目塞听、画地为牢,以普通国家的姿态融入全球规则,才迎来了这难得的发展契机。
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过富裕时刻,盛唐、康乾、宋元等时期都有过经济繁荣的高光时刻,但从未像如今这样 "富而广、安而久"。
以往的富裕往往局限于少数地区、少数人群,且难以长久维持,而现在的繁荣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并且保持了长期的稳定。
这不是正常的历史进程,而是一个奇迹。它是一种罕见的政治理性的产物,是对历史灾难深刻反思后的修正,是无数人用沉默、牺牲与忍耐换来的喘息窗口。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窗口并非永远敞开,一旦我们重回封闭、自恋、虚假的老路,敌视市场、压抑言论、漠视法治,认为吃不上肉也无妨,那么这场奇迹就会如晨雾般消散。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直线上升的,它不会保证今天拥有的明天依然存在。一个国家能有几十年的稳定和富足,依靠的不是口号、文化基因或个人崇拜,而是制度、规则、理性以及对历史的敬畏。
如果我们失去对历史的敬畏,习惯了不感恩、不反思、不检讨,就会变得浮夸、傲慢、自恋,甚至憎恨曾经拯救我们的原则。那时,规则会崩溃,理性会消失,极端思想会抬头,曾经的苦难就会换个面孔重新出现。
我们可能会再次听到 "吃肉是资产阶级腐化的表现"" 自由是西方的陷阱 " 等荒谬言论,曾经以为远去的苦难又会回到我们身边。
我们这一代人或许还能享受时代的余晖,但如果不珍惜、不守护、不传承现在的成果,下一代人将难以理解有尊严的生活、制度的温度和选择的权利。
他们可能无法想象,曾经的中国百姓为了吃饱饭历经多少艰辛,更无法体会现在的稳定富足是多么宝贵。因此,我们不能把这个温柔的时代交还给野蛮,而要肩负起守护的责任。

从个人经历来看,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触目惊心。在赣东北的普通村庄,90% 的家庭盖上了三层以上的小洋楼,40% 以上的家庭拥有私家车,村村通高等级公路,户户通自来水,这些在改革开放前完全是奢望。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力量,是我们创造奇迹的见证。
如今,我们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选择。是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行,守护市场、言论、法治等原则,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回到过去的老路,让苦难重演?
这一念之间,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清楚,吃饭还是吃草,天堂还是地狱,都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
珍视这个时代的奇迹,就是要对历史保持敬畏,对当下的成果心怀感恩,对未来充满责任。
我们要守护制度、规则和理性,传承改革开放的精神,让这个来之不易的奇迹得以延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历史的馈赠,对得起无数先辈的付出,也才能给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让奇迹消散,不让野蛮重来,让中国在稳定和富足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