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甘肃武威凉州宾馆工地发现窖藏被哄抢只追回2000多枚铜钱
【一、简介】
1997年9月,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宾馆在建设期间,施工人员意外发掘出一处唐代的钱币窖藏。遗憾的是,这批重要文物出土时发生了哄抢事件,经努力仅回收了大约2000多枚铜钱。这批铜钱数量相当,对于研究唐代及其之前的历史时期、货币使用情况以及地方经济状况而言,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二、发现地介绍】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远赴河西地区,成功抵御并战胜了匈奴。此次胜利后,西汉朝廷决定在河西走廊区域设立郡县。为了展现大汉王朝的军事力量与成就,官方在原休屠王的统治地域上设立了武威郡,武威之名便由此而来。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历史上曾被称作凉州、姑臧及雍州,因此有“六朝旧地、西北重镇”的美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站,这座城市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它位于中国西北,甘肃省的中部地带,东部与兰州市接壤,南部邻近西宁市,北部靠近银川市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则与金昌市和张掖市相连。武威的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地形在某些区域较为复杂。气候方面,该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窖藏古币的新发掘地点处于武威市东大街的凉州宾馆建设工地。此处坐落于城市中心地带,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地下蕴藏着众多历史遗物。
【三、事件回顾】
1997年秋季9月份,凉州宾馆的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施工队伍在地表以下大约1.2米的位置,偶然间发掘出一个灰褐色的陶制大罐。这个大罐内装满了古代铜钱,然而,由于挖掘机在进行地基作业时不慎碰撞,陶罐破裂,里面的铜钱随之散落一地。此事迅速传播开来,导致现场的部分建筑工人开始争抢散落的铜钱。
获悉事件后,当地文化执法队伍即刻抵达事发地点,有效拦截回部分遭掠夺的古代铜币,并对场地实施整理。但因铜币散布面积大,加之部分已被转移至他处,最终仅成功收回大约8公斤,共计超过2000枚铜币。
【四、文物整理】
经过初步梳理,这批古铜钱涵盖了从西汉、东汉、南北朝、北周、隋朝至唐朝等多个历史阶段。其中,唐代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占据了主要部分,此外,还发掘出了少许西汉王莽新朝时期的“货泉”等货币。
唐代货币中,开元通宝与乾元重宝的版式多样。此外,部分墓葬中还发掘出了银质开元通宝。尽管这类银钱数量稀少,但因其罕见特质,为学者探讨唐代金银币的流通状况与使用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分析这批铜钱的铸造技术和版式特征,可以洞察各个历史阶段的货币特性。例如,南北朝的五铢钱,制作工艺精细,文字印记鲜明。相比之下,唐代的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则显示出版式繁多、尺寸多样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掘中,开元通宝中直径约为2.0至2.2厘米的版本占据了一定数量,这与以往的考古发现相吻合。
【五、窖藏原因】
关于这批窖藏钱币被埋藏的具体缘由,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但从历史情境分析,它或许与唐代货币的使用和地方经济状况相关。武威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商业活动频繁,货币流通十分活跃。到了唐代中后期,鉴于社会的不稳定和经济的起伏,人们可能是出于规避风险或财富保存的考虑,将铜钱深埋地下。
1997年,在甘肃武威的一处建筑工地上,一批窖藏钱币被发现,尽管当时遭遇哄抢导致部分流失,但最终挽回的部分依然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与文化意义。这批铜钱为学者研究唐代及更早时期的历史、货币使用情况以及地方经济状况提供了珍贵的信息。它们还彰显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制造技艺。此外,这一事件也警示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时,必须加强对地下文物的保护力度和管理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会重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