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好奇地问妻子:“你是共产党?”曹秀清毫不避讳
提到杜聿明,很多人难免会想起他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此人战功赫赫,在北伐战争、长城战争中多有建树,还参加过淞沪会战,在昆仑关大捷中击毙日本高级军官中村正雄。
不过这本文不主要讲他的战绩,而是他与妻子的微妙关系。
某次闲聊中,杜聿明突然看着妻子曹秀清,问了句:“你是共产党?”而有些意外地是,曹秀清没有躲闪,回答上毫不避讳,承认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
这个回答,让杜聿明愣了几秒。他接着追问:“那还有谁是?”曹秀清只是淡淡一笑,说:“谁是共产党,与你无关。人各有志。”

这一番对话可谓信息量极大,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解放战争期间还曾担任过所谓的“剿匪司令部副司令”,专门针对我党,而其妻子竟是共产党员,两是如何做到可以同床共枕多年的?
一、曾是共产党员的曹秀清
结婚多年,曹秀清一直是外界眼中贤惠温婉的国民党将军夫人。她照料家庭、孝敬公婆,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却始终没告诉丈夫,她年轻时曾是一名共产党员。
而提到曹秀清此人,倒也算得上个奇女子,她曾从国民党手中以巧计救出过一名共产党员,还曾与老蒋周旋,逃出被重重封锁的台湾……

曹秀清与杜聿明说来是同乡,二人都是陕西米脂县人,她生于1902年,当时晚清还未灭亡,所以女子读书识字实在算是鲜见之事。而曹秀清一来得父亲曹万滋疼爱,愿意让她读书,二来自己也聪颖非常,得以接受私塾教育。
曹秀清熟读诗书,16岁时已能用工笔绘制花鸟,而在当时,能识文断字还懂琴棋书画的女性可谓少之又少,在闭塞的陕北堪称新女性代表。
父亲曹万滋是个商人,常年带着商队各地奔波,一年要辗转多地,什么宁夏、内蒙、河北都走过,曹秀清也常常随着父亲,这一来二去,既锻炼了胆识,也能说得上四书五经。

1923年,经人介绍曹秀清认识了刚读完中学的杜聿明,杜聿明比她还要小上两岁,但颇有谈吐,曹秀清倒也对其很有好感,在媒人的撮合下二人成了婚。
1924年,可以说是两人暂时分道扬镳的一年,这一年曹秀清在榆林女子师范求学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而同年5月,杜聿明则在广东黄埔军校一期就读,加入了国民党。曹秀清有知识和才干,一心想谋求解放和革命,如果不是后来蒋介石搞的“四一二”清党,她或许会就此与丈夫彻底地分道扬镳,走向不同道路。
期间,她组织学生反对缠足、吸鸦片,甚至带领宣传队深入乡村。一张1927年的师生合影中,曹秀清立于莲花池畔,短发齐耳,目光坚毅,与裹着小脚的旧式女性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清党风波中,曹秀清所在的组织暴露,她因还是个女学生没有遭重,但也被强行清退,不再是共产党员。受到不小惊吓的她从此噤若寒蝉,还没毕业便跑到了天津,后面在南京又重遇了杜聿明。
这时二人已经分开多年了,杜聿明这时也早已不是平平一书生,反而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下任职,她曾是共产党员一事就愈加敏感,为不影响丈夫前程,二人即便同床共枕,枕边就是杜聿明,曹秀清也始终守口如瓶。
1927年国共分裂时杜聿明作为黄埔一期生已晋升国民革命军连长,
而既有军事天赋又懂如何讨好上级的杜聿明,在军中混得顺风顺水。

二、二人理念上的冲突
从装甲兵团团长到第五军军长,再到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步步高升,而曹秀清也逐渐成为“将军夫人”,这也使得她早先的身份更成秘密,为此她刻意与国民党高层保持距离,但一些高级军官及其家属的宴席,往往也避无可避。
1944年在昆明重逢时,杜聿明应邀赴宴,拗不过丈夫的曹秀清只得出席,席间有人问了不少政治话题,却都被曹秀清巧妙避过了,转而去和龙云夫人探讨刺绣技法。
曹秀清对于政治话题的回避,一方面确实出于不想暴露身份或是无感,但另一方面主要是对国民党统治下的种种乱象的厌恶。

换句话说,对于国民党那一套,精神上依然是共产党员的曹秀清是不吃的,甚至还是极其厌恶的,这也使得她与丈夫在理念上有过几次冲突。
杜聿明作为蒋介石嫡系,向来深受器重,1939年昆仑关大捷后,蒋介石为了拉拢杜聿明,亲自授予了杜青天白日勋章,杜聿明本来很是欢喜,回家和妻子炫耀,不想却遭到曹秀清的讥讽:“这勋章沾着多少同胞的血?”
懊恼非常的杜聿明,将勋章径直锁进了抽屉里,而这也只不过算是二人的第一次冲突。

某次探亲时,她发现丈夫的军装口袋中藏着一本《剿匪手册》,又让一向和颜悦色的曹秀清发了怒。解放战争期间,杜聿明应蒋介石委任,在徐州担任了所谓的“剿匪司令部”的副司令,而这所谓的“剿匪手册” ,正是介绍如何对付共产党军队的,野心不成,还将同胞打成“匪”,何其讽刺。
这也令曹秀清一时失态:“你们要剿的‘匪’,是那些和我们一起宣传妇女解放的人吗?”显然,杜聿明也理亏了,因为他虽然是在其位谋其职,却也深知共军才是正义的一派。
为此,理亏的杜聿明不发一言,选择直接奔赴前线,但这时的他,心中也相当犹豫。

而不想,杜聿明的犹豫与担心是应该的。1949年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大败,彻底失势,杜聿明也在战争中被俘,但其被俘的消息却被蒋介石封锁。
而这还不止,为了防止军心被扰乱,蒋介石宣称杜聿明已经战死,因为他知道对面从来都是善待俘虏,对于表现优秀的还会宽大处理——杜聿明后面就因为思想觉悟高被特赫了。
为了假戏做全套,老蒋索性还停了杜聿明子女的学费,并且打着“护送”的名义送曹秀清与几个子女到了台湾。
期间曹秀清时常以泪洗面,但很多时候,她还是不相信丈夫真的已死,但当时台岛被蒋介石严密封锁,她想回大陆也不可能,只得骗自己还有希望。

1956年长子杜致仁已经在哈佛大学读了三年书,这时只要再有一年就可顺利毕业,前途无量,但中途因学费断供,曹秀清去求老蒋,最终才得到不足学费三分之一的钱,还是分两年支付,这时杜致仁因学业压力大,加上学费断供,竟选择吐服大量安眠药自杀,而这彻底击碎她对国民党的幻想。
当1957年曹秀清的女婿杨振宁获诺贝尔奖时,蒋介石突然殷勤接见,企图利用她争取女婿赴台,如此一来便能借杨振宁的名头大长已经溃败的国党名望,曹秀清表面应承,实则暗下决心投奔大陆。

当时老蒋表示:“杨振宁获了蒋,为国争光,你要是能到美国,把他争取给党国,要能争取他为党国效劳,可是大功一件!”曹秀清表面应允,实则到了美国之后,就立马和台湾那边断了联系。
她与杨振宁见了面,本来只打算看望女婿的她,却从杨振宁的口中得到了一个莫大的好消息:杜聿明还活着!
原来杜聿明被俘后,痛改前非,加上他早先抗日有功,表现积极,在1959年就得到了特赫,目前正居住在北京。

三、与丈夫团聚
她几乎不敢相信,几经辗转联络,终于收到了丈夫的亲笔信。信中,杜聿明告诉她,自己确实已被特赦,如今住在首都北京,生活安稳,希望她能回到大陆。
她没有犹豫,尽管朋友劝她:“杜聿明是战犯,回去会有好日子过?”“美国生活那么好,为什么要回大陆?”但曹秀清只说了一句:“我回大陆。”
1963年,曹秀清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但曹秀清行事固然雷厉风行,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丈夫是前国民党高级官军,她与国党更是有理不清的关系,回去不知还怎样呢。

可没想到的是,从杜聿明那里听到曹秀清要来大陆的消息后,周恩来竟然亲自安排会面,对曹秀清礼遇有加,周总理握着她的手说:“欢迎你回来。”还叮嘱他们:“要互相关心,把家庭搞温暖,国家会负责你们的一切。”
曹秀清暗暗觉得自己算是回对了。
而此时,这对夫妻已经阔别了长达14年之久,再见都已经人近老年了。
从此,他们定居北京,过上相当平静的晚年生活。尽管孩子多次劝她重返台岛团聚,曹秀清始终说:“等祖国统一了,我再去。”
而当年,杜聿明是一直不知道妻子曾是共产党员这一事的,直到某个叛徒向蒋介石泄了密,杜聿明这才从老蒋口中知道了此事。

而面对他的质问,曹秀清只淡淡回了一句“曾经是”,并无避讳,不过却丝毫不肯提及其他党员的姓名。
1981年杜聿明临终前,反复叮嘱妻子“勿去台湾”,而曹秀清坚守大陆直至病逝,
总结
杜聿明和曹秀清一个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一个则曾是共产党员,但却走到了一起,而这也印证了一件事:“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