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乾崑ADS自动驾驶系统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关键时刻能够保命
智能驾驶,这四个字在如今的汽车市场里几乎是炙手可热。从基础的辅助驾驶到高级的自动驾驶,各种功能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厂商们也纷纷把自动驾驶作为最大的卖点,大肆宣传L2、L3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可就在这股浪潮中,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我最近一次惊险的泊车经历,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一个普通的周末,我去和朋友打乒乓球。停车的时候,因为分神,误把油门当刹车,车子在斜坡上猛地向后倒去。那一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完全忘记了刹车的存在,下意识地想找障碍物来迫停车辆。好在最后只是撞到了栏杆,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这让我后怕不已,也让我开始思考:在各种炫酷的自动驾驶功能之外,是不是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被我们忽视了?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与其追求那些尚未完全成熟的高级别自动驾驶,不如先把基础的主动安全功能做好做扎实。主动安全,就像一位隐形的守护者,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危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主动安全系统中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自动紧急制动(AEB)。它就像一个时刻保持警惕的雷达,不断扫描车辆周围的环境。一旦发现潜在的碰撞风险,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在驾驶员未能及时反应的情况下,自动采取制动措施,避免或减轻碰撞的伤害。
试想一下,如果我的车当时配备了AEB功能,系统就会在我误踩油门的时候及时介入,避免这场事故的发生。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数据不会说谎。根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数据,AEB可以将追尾事故的发生率降低50%。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它代表着成千上万起事故的避免,以及无数生命的挽救。
除了AEB,主动安全还包括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自适应巡航等一系列功能。这些功能虽然不像自动驾驶那样引人注目,但却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安全。它们就像一双双无形的眼睛,时刻关注着周围的交通状况,提醒我们注意潜在的危险。
与主动安全相比,被动安全则像最后一道防线。安全气囊、安全带、高强度车身等被动安全配置,能够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但是,被动安全是在事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发挥作用,而主动安全的目标则是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当然,我并不是说自动驾驶不重要。 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无疑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但是,在追求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安全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在现阶段,与其盲目追求L3、L4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不如先把主动安全功能做好做扎实。
试想一下,一辆配备了完善主动安全系统的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和一辆只有基本L3功能但缺乏主动安全的汽车,哪一辆更安全呢?答案显而易见。 主动安全系统就像一个全能的保镖,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安全。 而自动驾驶,更像是一个专业的司机,负责在特定条件下完成驾驶任务。 两者各有侧重,缺一不可。
汽车厂商在宣传自动驾驶技术的时候,往往会夸大其词,忽略主动安全的重要性。 这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让他们觉得只有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才是安全的,而忽略了主动安全的重要性。 这种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的。
我们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也应该更加理性,不要被花哨的功能所迷惑,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在选择智能汽车的时候,除了关注自动驾驶的级别,更要关注主动安全配置是否齐全。 不要为了追求炫酷的功能而牺牲了安全。
除了消费者和厂商,政府部门也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标准,鼓励汽车厂商加大对主动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将其作为车辆的标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彻底解放人类的双手。但这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驾驶变得更安全。而主动安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我的这次泊车惊魂,让我对智能驾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智能驾驶的本质,应该是让驾驶更安全,而不是更炫酷。 在追求自动驾驶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忘记了安全这个根本的目标。主动安全,才是智能驾驶的核心竞争力,是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基石。 希望我的这次经历,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主动安全的重视,让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让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主动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它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守护者,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在选择智能汽车的时候,请不要忽视它。因为它,真的可以救命。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估计,主动安全技术每年可以挽救数千人的生命。 这足以证明,主动安全并非可有可无的附加功能,而是智能驾驶时代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希望未来,所有车辆都能标配主动安全系统,让科技的进步真正造福人类,让每一个出行者都能平安回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