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绿”添“彩”多样消费新场景 “绿色+”释放景点“新”魅力
温暖和煦的天气吸引了近2万游客来此处游玩,绿地上已支起了几百顶花花绿绿的帐篷,这里是公园专门规划的帐篷营地。到了夜晚,湖中央喷泉还将上演音乐秀和水幕电影,不少人都冲着这场视听盛宴,来享受亲水时光。
这个时节的南溪湿地,尽管植被还没有达到繁茂的状态,但一簇簇新绿更能让人感受到蓬勃生机。占地240多公顷的湿地公园是2017年建成的,由蝶湖、莲湖、映云湾等6部分水体组成。从空中看,星罗棋布的水体如同镶嵌在城市里的一颗颗“宝石”。君子湖是游客亲水游玩的热门区域,有游客在湖面划船。在稍远一点的区域,还可以体验到帆船、皮划艇等水上运动。
构建生态滤网 湿地变成“城市滤芯”
如果说生态美景是南溪湿地的“面子”,它的“里子”则是守护城市生态的“超级净水器”。与南溪湿地仅一街之隔的就是长春市的“母亲河”——伊通河,通过地下管网与其连接。保障伊通河水质的关键,就在于确保入河水源达标。
这项工程就是启动于2016年的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影像可以看到,这是2016年7月的伊通河,河面上遍布着的刺眼的绿色物质,是当时黑臭水体滋生出的藻类,部分河道里呈现出浑浊的黄褐色,南溪湿地当时还是一片黄土裸露的荒草水塘。这是2025年5月卫星影像,伊通河中成片的藻类不见了,呈现出纯净的的水体,河道恢复到干净、整洁。而南溪湿地中的树木植被清晰可见,这些五颜六色的斑点,就是我们旁边这块帐篷营地上各式各样的帐篷,看上去非常壮观。
人气不断高涨 打造文旅新地标促消费
如今,南溪湿地不仅是长春的“城市绿芯”,更成为城市消费新的增长点。2024年,当地利用湿地周边空间,打造了以集装箱建筑为主体风格的南溪里文旅小镇。来到这,不仅可以品美食、喝咖啡,还覆盖了书店、音乐工坊、文创店、体育场馆等多种多样的文体消费场景,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从昔日荒草水塘到如今的生态乐园、文旅新地标,这块湿地的“蝶变”正是用生动实践讲述着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故事。
来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