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坎坷人生,从流浪儿到家喻户晓的小品王再到乡村生活的大叔

爱锁说事 5天前 阅读数 4 #娱乐

“戴上那帽子我才是真正的自己。”

这句话,赵本山曾在1990年春晚舞台上说过。

那年,他头戴绿色解放帽,以“徐老蔫”的形象首次亮相春晚,瞬间俘获了全国观众的心。

从此,他的名字和春晚紧紧绑定,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小品王”。

,谁又能想到,这个给无数人带来欢笑的男人,背后却有着一段坎坷的人生。

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铁岭的一个小山村里。

他的童年并不幸福,母亲在他六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也不知所踪,留下他孤苦伶仃。

如果不是二叔将他接回家,赵本山或许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二叔是个盲人,但却是个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能唱曲儿、拉二胡、吹唢呐。

为了给赵本山一个安身立命的本事,二叔从小就开始教他这些技艺。

赵本山也没有辜负二叔的期望,几乎学会了二叔所有的本领,尤其是三弦,深得真传。

1974年,赵本山加入了公社文艺宣传队,之后又被推荐到业余剧团。

尽管生活依然拮据,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他在剧团的表现十分突出,靠着出色的二人转表演,逐渐站稳了脚跟。

事业上有了起色,但感情上却依然艰难。

贫穷让他不敢轻易娶妻,直到遇见了同样无父无母的葛淑珍,他才算真正有了家。

两人虽然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但生活还算契合,很快有了两个孩子。

,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儿子刚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疾病,高昂的治疗费用几乎压垮了这个家庭。

就在赵本山为儿子的医药费焦头烂额时,铁岭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忠堂给了他一个机会。

李忠堂为了宣传独生子女政策,创作了剧本《摔三弦》,并希望赵本山出演主角。

这个角色是个瞎子,而赵本山曾演过《瞎子观灯》,给李忠堂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本山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角色,尽管他必须在三天内熟读剧本。

那三天,他几乎没日没夜地背词、练习,最终在舞台上赢得了满堂喝彩。

这次演出不仅让他赚到了急需的医药费,还让他认了李忠堂为干爹,事业也因此有了长足的进步。

1987年,赵本山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

当时,国家级相声演员姜昆在辽宁演出,却意外听到了观众对他的负面评价,不少人说他不如赵本山。

姜昆对此感到好奇,于是亲自去看了赵本山的表演。

结果,赵本山的第一个包袱就让他笑出了声。

姜昆觉得赵本山是个天才,不应该被埋没在地方,于是回到北京后,他极力向春晚节目组推荐赵本山。

尽管起初春晚导演组因为赵本山的名气不够而犹豫,但姜昆没有放弃,直接拿着赵本山的演出录像带送到了导演面前。

1988年,赵本山终于收到了春晚的邀请。

铁岭人听说他要上春晚,纷纷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直到春晚结束,赵本山也没能出现在舞台上。

他的节目被刷了下来。

尽管如此,导演组认可了他的实力,1990年,赵本山带着小品《相亲》再次登上春晚,这次他不仅赢得了满堂彩,还拿下了双星杯戏剧节目的第一名。

从此,赵本山成为了春晚的常客,陪伴了全国观众整整21年。

随着事业的飞速发展,赵本山在2003年创办了本山传媒,致力于推广东北民俗文化。

他还成立了刘老根大舞台,为许多草根二人转演员提供了演出机会。

此外,他执导并参演的《乡村爱情故事》成为了东北三省最受欢迎的电视剧。

赵本山的个人事业和公司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甚至捧红了一大批徒弟,连港台巨星周润发、刘德华也纷纷与他合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本山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他告别了春晚舞台,生活也越发低调。

如今,除了在女儿的社交平台上偶尔露面,我们几乎很少能看到他的消息。

他似乎已经回归到了平淡的生活,与妻子和儿女共享天伦之乐。

从流浪的孤儿到“春晚小品王”,赵本山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奋斗。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成功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用笑声点亮了无数人的生活,而他自己的人生,也像他的小品一样,充满了起伏与感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爱锁说事

爱锁说事

爱锁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