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留学生魂断异乡:跨国诈骗电话成致命陷阱

变点谘讯 2天前 阅读数 10 #社会

窗台上的自白书墨迹未干,5000字的颤抖笔迹里写满恐惧。3月22日凌晨,山东女孩李博雯从马来西亚公寓纵身跃下,生命永远定格在20岁。此时距离她怀揣留学梦踏上异国土地,才过去短短9天。

这个来自潍坊的普通家庭,为女儿攒下25万留学费用几乎掏空家底。父母不会想到,这笔钱还没用在学业上,就成了诈骗团伙索命的筹码。3月中旬,刚到马来西亚的李博雯接到一通自称“通讯局”的电话,对方声称她的号码涉嫌跨国诈骗致人死亡。紧接着,一名叫“杜峰”的假警官登场,用“跨国通缉”“父母受牵连”等话术对她进行长达4天的精神折磨。在伪造的“刑事逮捕令”和“资金清查”要求面前,这个从未接触过复杂社会的女孩彻底崩溃。

“妈妈,家里存款有多少?”3月22日的这通电话成为母女最后的对话。当晚,李博雯在写下“我害怕连累你们”的遗书后选择轻生。警方调查发现,她的手机里存着数十条与骗子的通话记录,聊天软件中还有对方伪造的“警方办案视频”。更令人痛心的是,她至死都不知道,所谓25.8万“保证金”正是父母为她准备的留学经费。

这起悲剧撕开了跨国诈骗的残忍面目。近年来,针对留学生的“虚拟绑架”骗局频发,仅2023年澳洲就有200多起类似案件。骗子利用留学生独处异乡的脆弱心理,通过技术手段伪造来电显示,甚至能精准报出受害人护照信息。就像李博雯遭遇的“剧本”,从“涉嫌犯罪”到“安全账户”,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

翻看女孩生前的朋友圈,抵达吉隆坡当天还晒过校园照片,配文“新生活加油”。如今这条动态下挤满蜡烛,父亲的头像反复评论“爸爸接你回家”。有网友发现,她遗书里那句“我真的很努力想活着”与去年山东另一起诈骗自杀案遗言惊人相似——这些孩子都在用最惨烈的方式,对抗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恐惧。

中国驻马使馆已介入调查,但再严厉的追责也换不回那个穿着碎花裙离家的小姑娘。此案给所有海外游子敲响警钟:任何索要钱财的“警方电话”都是诈骗,使馆绝不会通过电话办案。而比防骗指南更重要的,或许是告诉每个孩子:你的生命,比全世界的清白都珍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变点谘讯

变点谘讯

每天分享一些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