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做“周末夫妻”8个月了,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1.
秦欢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像这种每周见一次的生活,她和老赵已经维持了8个月。
聊起这8个月的“周末夫妻”生活,秦欢感触颇多,她说:
“之前总觉得夫妻不在一起生活迟早得离,但是这么长时间了,我发现和老公的感情越来越好了,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两年前老赵失业,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秦欢一个人的肩上。
房贷每个月要还五千多;
两个孩子加上两个大人,一家四口每个月的生活费最少三千;
老赵的父亲几年前做了个手术,如今每天都要吃药,他家就老赵一个儿子,老两口没有存款,每个月又是一笔两千多块钱的支出。
秦欢每个月工资到手1万块,算上老赵失业时拿的6万块钱赔偿,撑不过一年一家人就要喝西北风了。
刚失业的时候老赵疯狂投简历,35岁了,身体没有年轻人强壮、体力脑力都跟不上了,几乎没有什么面试机会。
工作没找到,老赵的斗志却被磨没了。
简历石沉大海后,老赵放弃找工作,每天在家就是洗衣做饭接送孩子辅导孩子,秦欢加班更拼命了,再难缠的客户她都想拿下,为的就是多挣一点提成。
夫妻俩没少吵架,为了老赵工作的事情、为了老赵生病的父亲、为了银行卡里减少的金额……
前几年因为买房,那些存款早花完了,现在就是赚多少花多少,一分钱都存不下来。
吵到最后,秦欢想过带着孩子离婚,不管老赵那摊子事了,这样起码能保证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水准。
吵完架看着老赵颓废的样子,离婚二字始终不忍心说出口。
转机出现在一年前。
老赵的前同事邀请他加入新项目,月薪比之前稍微少一点,很辛苦,前期要去离家两百公里的城市跟项目。
秦欢知道后催着老赵赶紧答应,让他放心工作,不用管家里这摊子事儿。
老赵正式上班那天,秦欢心里舒了一口气。
2.
夫妻俩约定,每天下班后互相打视频聊聊一天的生活,和孩子促进一下感情。
周五下午下班后,老赵开车回家,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周末。
周日晚上,老赵再独自开车回公司宿舍,修整一下,为第二天上班做准备。
自从过上了“周末夫妻”的生活,秦欢发现,自己的心态变好了。
从前每次下班回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孩子在疯玩,老赵靠在沙发上刷手机。秦欢就气不打一处来,凭什么我累了一天回来就要做饭,你却等着吃现成的?
有时一个人生闷气,觉得自己过得挺悲哀的;有时忍不住抱怨老赵不体贴,夫妻俩拌几句嘴就要冷战。
分开生活后,没有老赵做对比,秦欢不会心理不平衡,快乐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心情变好了,想起老赵时,那些恋爱时的高光时刻、那些老赵对她的好,让她觉得无比幸福。
每到周五,秦欢和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老赵回家。
他们把屋子收拾干净,准备好饭菜,孩子们还要给饭菜摆个造型,一左一右站在门口欢迎爸爸回家。
老赵给孩子买礼物时,也不忘了给秦欢带一份,见面先抱秦欢、再抱孩子。
他们好像又回到了刚结婚时,两个人黏黏糊糊的,等孩子睡着后相拥着看一场电影。
秦欢说:“我从来不知道我这么爱他,结婚12年了,我对他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喜欢挑他的刺,在心里想了几百次离婚。周末夫妻这种生活模式,一下子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爱意,原来我这么爱我老公啊。”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夫妻俩都赚钱,生活压力没有这么大,秦欢买东西也不再抠抠搜搜了。
逃出传统的婚姻模式,保证了个人的自由空间,37岁的秦欢第一次感叹:“结婚可真好啊!”
3.
一周只见一次面,为什么感情变好了?两个原因:
第一,两地分居,吵架变少了。
都说“距离产生美”,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时间久了,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无限放大的缺点。
两地分居恰恰打破了这样的局面,为亲密关系注入新鲜血液。
聚少离多,好不容易见一次面,爱都爱不够,哪里想得起来吵架。
第二,共同面对婚姻的苦难,两颗心离得更近了。
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如果把家庭重担全压在一个人肩上,不论是妻子还是丈夫,总有崩溃的时候。
夫妻俩共同努力,不管赚多赚少,大家有着一致的目标——为了孩子、为了家,再苦再累都不怕。
互相鼓励、互相打气,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
共同面对苦难,让夫妻关系变得更牢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