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在兹:跟着孔子探寻文物主题游径
孔子系列文创产品 孙丛丛 摄
着一袭汉服,乘一驾马车,逛孔庙、孔府、孔林,打卡古建筑群,观看《大哉孔子》光影秀,是属于山东曲阜三孔景区的独特浪漫。“五一”假期,三孔景区推出汉服换装、盖章打卡等多元主题活动,吸引各地游客来此感悟千载儒风文脉传承。
在保护孔庙、孔府、孔林“老三孔”的基础上,曲阜还建设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新三孔”。近日,随着“尼山号”专线列车开行,越来越多的游客借助交通、门票等便利化措施走进尼山圣境,参与“登阶祈福”互动,观赏“尼山圣秀”烟火与无人机联合表演,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作为孔子故乡,山东有儒家文化遗产110多处。在“文旅热”背景下,如何通过对儒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把传统文化更好地传递给群众?山东以“斯文在兹”为主题建设儒家文物主题游径,把分散的文物资源串珠连线,“依史循径”打造全景展现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文化长廊,铺陈一幅跨越千年、斯文永续的文明长卷。
近日,“斯文在兹”山东儒家文物主题游径入选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十佳案例。其串联21处核心文物资源,涵盖“尼山灵光”“礼乐寻根”“至圣先师”“适齐观乐”等分主题线路,既系统梳理了孔子一生的行迹及其后学后代发展儒家思想的脉络,又为当代游客提供了明晰的游览指南。比如,以“尼山灵光”为引,游客可以打卡尼山孔庙和书院、夫子洞、尼山圣境等,了解孔子诞生的传奇故事,追溯儒家思想的源头根脉。“礼乐寻根”则串联少昊陵、曲阜鲁国故城、周公庙等,再现周公礼乐文化对孔子思想的深厚滋养。另外,孔庙、孔府及泰山古建筑群、泰山石刻、临淄齐国故城、洙泗书院等作为游径中的核心资源,向游客展现孔子讲学授业、登泰山而小天下、适齐问政等重要行迹,勾勒了儒家思想形成、发展及传承的清晰脉络。
在谈及游径策划时,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表示,“斯文在兹”遴选相关不可移动文物形成核心资源,将相关的非文物资源或文化场馆等纳入支撑资源,构成相辅相成的资源体系,同时,创新社会宣传手段,重视教育功能实现;联合餐饮、文创等特色品牌,赋能新型业态培育,形成了基于文物主题游径的文旅融合新局面。
通过把关联资源纳入游径体系,山东不仅深刻阐释了蕴含在典籍、文物之中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内涵,还落实保护第一,同步推动部分文化遗产走出深闺。作为孔子晚年修书讲学、传授礼乐教化之地,洙泗书院被誉为儒家书院的祖庭。近年来,曲阜市文物局联合文旅、农业等部门合力保护、有序发展洙泗书院,目前已启动洙泗书院总部体验基地项目建设及建筑修缮等工作,丰富了研学游、开笔礼等体验活动。今年“五一”,随着孔庙全域开放,游客与传统文化有了更亲密的接触。新开放的孔庙西路建筑群以启圣门、金丝堂等为文化轴线,完整呈现儒家尊祖敬宗的礼制精髓。“在金丝堂,通过展示、演绎活动,传统礼乐文化变得可知可感,很有意义。”济南游客刘赢说。
借助游径对关联业态的带动,多地将“一日游”延展为“过夜游”,拉长了游客的驻留时间,也释放了文旅产业附加值。作为游径中阐释儒家思想源头的一个点位,鲁源村借力孔子IP,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场景创新融合,推出3D裸眼体验、沉浸式演艺等覆盖“全龄、全时、全季”的互动项目,并与夫子洞、尼山圣境等资源点形成连片带动效应,吸引许多游客住下来、留下来,走进孔子的理想世界、感受明礼的生活方式。
为合力阐释儒家思想,山东多地“跳出文物做文物”,整合大旅游产业构架,推出涉及主题营销、线路产品等的联动举措,更好彰显传统文化影响力。近日,济宁、泰安联合启动“圣地济宁 福地泰安”文旅品牌推广季活动,发售“三孔—泰山旅游联票”,开行“济宁—泰安旅游直通车”,挖掘两地相关主题的历史事件、文化故事打造新消费场景,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演艺活动等,推动跨区域文旅融合、资源互通、游客互送。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