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洛馍摆摊计划,能否成就她的退休创业梦?
下班菲在路上,突然收到婆婆的消息:“我想去摆摊,卖洛馍。”菲愣了一下,半天没回过神来。
毕竟,在她的印象中,婆婆一直都是那个忙着打麻将、平时生活简单的老太太。
从何时开始萌生创业的想法,这倒是让人惊讶。
她用力按了按额头,像是在努力回忆婆婆平常的一举一动。
灵感与启发:平顶山的洛馍生意婆婆提到她曾在平顶山看到有不少人干这个生意,卖洛馍,走街串巷的生意做得红火。
有天她和公公散步,看见一个摊位卖得特别好,她还凑上去和人聊了半天。
摊主开始第一天烙了三十张,只卖了十张,而这个数据在第三天飙升到连做三十张都不够卖。
有了这样的例子,婆婆觉得自己干这活儿也不差。
她来回思量,觉得这样的生意既能让她打发时间,也能赚些钱补贴家用,更何况,烙馍这事情她轻车熟路。
菲的支持让她信心倍增,甚至幻想着是不是可以靠这个发家致富。
婆婆为何选择摆摊而不是租房?
其实,婆婆一直想在小区附近租个门面干点什么。
但菲和家人都觉得不值得。
小区虽然不小,可门市房租贵得吓人,而且,观察下来生意不好做,店铺换个不停。
所以,不如简单地从摆摊开始,风险小,还灵活。
看看小区门口做小买卖的人,她心里也很羡慕。
菲劝她,试试看,毕竟投资不大,但如果没成,至少也有成品自己享用了。
婆婆一边乐呵着一边盘算,想着这是最后一次“创业”机会了。
洛馍制作与销售:从家庭厨房到学校门口从小菲就记得婆婆做的洛馍,筋道有嚼劲,那手工的味道,是机器做不出来的。
这天,婆婆在厨房忙碌,烙了几十个馍,还带着试卖的小心思。
她计划趁下午学校放学时间在门口摆个摊。
菲开玩笑说若生意好,她就辞职给婆婆当帮工。
想把洛馍生意做大其实不容易,但婆婆心情又轻快了不少。
学校门口人流量大,她相信总能碰上一两个爱吃洛馍的老乡。
做饭时,她脑海中已经有了各种小算盘:买个大的鏊子、准备好配菜,再找个合适的篮子装着,奔着当天的计划出发。
支持与挑战:家人的态度与婆婆的决心这个想法婆婆并没有告诉一直在外出差的儿子。
菲也有些犹豫,怕他反对,觉得事情不靠谱。
曾几何时,他对父母任何“出圈”活动都有成见。
但婆婆决心已下,做好准备朝着目标而去。
忙碌着,婆婆整个人都有了精神头。
其实她也知道,年纪不小,做起这些挺累,但总比无所事事强。
菲和她小家庭里的每成员都选择支持,因为他们清楚,忙碌会让她忘记烦恼,也许还能让她的身体渐渐好转。
在这次勇敢尝试背后,更多的是婆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年轻一辈,常在不同的阶段感受到生活上各样的压力,当这些希望逐渐由家庭成员一同分享时,每个人获得的幸福感倍增。
结尾:这次自有创意的小冒险,是让婆婆发现生活新鲜感的一次尝试。
也许生意不会如想象般红火,但摆摊并不是目的。
更多的是,婆婆找到了一份小小的快乐,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对于菲和她的家人来说,除了经济上简单增补,他们也看到了老人生活态度的积极转变,让家充满了更多暖意。
通过对生活的这份认真和努力,最不经意处,也许能成就意想不到的美好变数。
就如婆婆自己说的:“生意做不大,至少为孩子准备好饭桌上的那一口。”或许,这才是生活的真正滋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