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开放注册:AI饥饿营销的终局还是新套路?

阿慧说事 4天前 阅读数 1 #推荐

"10万一个的邀请码,如今免费送?"就在昨天,AI智能体平台Manus突然宣布全面开放注册,这个曾经让科技圈疯狂的"数字奢侈品",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从一码难求到零门槛入场,Manus这波操作背后,藏着怎样的商业密码?

饥饿营销的极致表演

还记得三个月前朋友圈刷屏的"求Manus邀请码"吗?当时黑市价格一度炒到10万元,堪比一线城市一平米房价。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性,让Manus成功贴上"AI界爱马仕"的标签。心理学研究显示,限量供应能使产品吸引力提升300%,Manus显然深谙此道。

但这场营销盛宴暗藏风险。斯坦福大学数字营销实验室发现,过度饥饿营销会导致23%的潜在用户永久流失。Manus的转折点来得恰是时候——当市场热度达到峰值时及时收网,避免了"特斯拉式"的降价反噬。

免费策略背后的三层算计

现在每天免费执行一项任务+1000积分奖励的"福利",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漏斗模型。行为经济学家指出,这种"先尝后买"模式能提高47%的付费转化率。看看Manus准备的付费套餐:19美元基础版、39美元专业版、199美元企业版,分明是等着用户"入坑"。

更精妙的是积分不结转的设计。这招来自游戏行业的日活激励机制,能有效提升30%的用户粘性。就像健身房的月卡制,看似慷慨实则绑定用户每日登录,为后续变现铺路。

AI产品的生存法则

Manus的转型折射出AI赛道的新现实。Gartner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AI企业有61%面临盈利困境。当技术光环褪去,产品必须回答最现实的问题:如何让普通用户持续买单?

观察Manus的付费墙设计:基础功能免费,高级能力收费。这恰是Adobe等软件巨头验证过的成功路径。但区别在于,AI产品需要更敏锐地把握开放节奏——太早开放失去神秘感,太晚则可能错失市场。

当代码不再稀缺,真正的价值才开始显现。Manus的开放不是终点,而是AI产品回归本质的起点:最终决定胜负的,永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营销制造的幻觉。你的第一个Manus任务准备用来做什么?或许答案里就藏着下一代AI产品的方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阿慧说事

阿慧说事

科普,事件解读,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