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17军军长张涛,叛变后成为敌军营长,建国后却安稳当起了村长
一九九三年那会儿,鄂东南的党委接了上级的令儿,说要把湘鄂赣军区那独立第三师,还有赣北师、河北师这些个队伍,一块儿拢吧拢吧,整编成红十七军。嘿,这下子可热闹了,几路人马合成一股绳,劲儿大了去了!
红十七军的头儿,那可是位资格挺老的红军大将张涛。刚一说要成立这支队伍,大伙儿都挺瞧好的。谁承想,就那么几个月的光景,张涛这家伙脚底一抹油,叛变了。结果呢,红十七军也跟着倒霉,被重新编了队,成了红军里头寿命最短的一茬儿。
哎哟喂,那会儿可真是风起云涌,血雨腥风的日子哟!您瞧瞧,张涛这家伙,咋就脑子一热,跟革命说了拜拜,拐了个大弯儿,走上了另外一条道儿呢?这事儿,可真够让人琢磨不透的!
【昔日辉煌】
张涛啊,早些年跟着唐生智大哥混,是湘军第八军里的一名小兵。那会儿,民国大革命闹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张涛也赶上趟儿了,混在里头。
张涛跟共产党结缘,说起来还得感谢黄克诚这家伙。黄克诚就像是张涛人生路上的灯塔,指引着他往前走,简直就是他命中的大贵人。张涛一开始啥都不懂,是黄克诚带着他入了门,教会了他不少东西。在张涛眼里,黄克诚不光是师傅,更像是他的福星,一路走来,没少给张涛帮忙。所以说,张涛跟共产党的这段缘分,那真是从黄克诚这儿开始的。黄克诚这人,对张涛来说,那可是太重要了。
一九二七年那会儿,张涛他们第八军摇身一变成了第三十六军。他跑到第三十六军第二师四团去培训,嘿,您猜怎么着?在那儿碰上个指导员,名叫黄克诚。
那会儿,国共两家正手拉手合作呢,张涛呢,也在黄克诚大将军的点拨下,心里头对共产党的那一套理念算是琢磨透了。在36军里头,张涛可是上头特意挑来的尖子生,重点培养的对象,黄克诚自然对他多留了几分心眼儿。
张涛这人,军事上可有一套,黄克诚老夸他。俩人没多久就处得跟哥们儿似的,关键一点,他俩都是湖南的老乡。虽说认识才俩月,黄克诚对张涛那是相当看好,心里琢磨着,将来俩人能一块儿为了那共同的梦想,拼一把,闯一闯。
可就算大伙儿心里头揣着同一个梦,历史那轮子它还是咕噜咕噜往前碾,不带停的。那会儿,国共两家本想手拉手一块干,结果愣是挤出了缝儿。蒋介石这家伙,野心比天高,正憋着坏水儿,打算整出一出震动乾坤的大戏呢!
四月份的一天,就是12号吧,蒋介石这家伙突然玩起了大变脸,对共产党员下了狠手,那叫一个残忍啊。黄克诚一看这架势,二话不说,脚底抹油,立马离开了第36军,直奔湘南而去。到了那儿,他可没闲着,一头扎进了永兴年关暴动里,又是参与又是领导的,忙得热火朝天。
黄克诚领着一帮起义的兄弟们,跟朱德、陈毅一合计,大伙儿浩浩荡荡奔向了井冈山。等红军的队伍拉起来了,黄克诚就成了工农红军里头响当当的团长。另一边,张涛呢,他还稳稳当当地守在34军,俩人要想再见上一面,嘿,得等上足足三年光景。
那会儿,张涛心里头对国民党那一套早就腻歪了,想撤却又没逮着个好时机。嘿,说来也巧,俩人在武汉撞上了。黄克诚一见张涛,眼睛都亮了,乐呵呵地说:“老张啊,你可算来了!”他拍着张涛的肩膀,一个劲儿地撺掇:“咱不跟那国民党混了,投奔红军去,咋样?”
张涛心里头早就有那么点意思,再加上黄克诚大哥亲自出面相邀,他二话不说,当场就拍板了——不跟国民党混了,他要投奔共产党去!
那会儿,黄克诚大哥正担着红五军的政委大任,张涛小子紧跟着他的脚步就来了。黄克诚大哥一看,二话不说,直接给张涛小子封了个官儿,让他当上了第5纵队那第三8大队的头头儿。
张涛一入红军那阵子,可真是个能折腾的主儿。头些时候,他那股子劲儿,没白费了黄克诚对他的那份儿信赖。
打长沙那会儿,张涛可是个急先锋,冲在前头,功劳簿上记了一溜儿。就算挂了彩,人家也是咬牙硬挺,绝不往后缩半步。后来红军往井冈山转移,张涛呢,因为伤得太重,动弹不得,只好在平江那块儿暂时安顿下来。
黄克诚临走那会儿,拍着钱的肩膀说:“老兄,你可得好好养着,别落下啥毛病。”说完,他就跟着大队人马走了。张涛呢,在平江那边养好了伤,身子骨一硬朗,立马又跟部队钻山打游击去了。
一九三二年那会儿,张涛可不含糊,已经坐上了红十六军的二把手——副军长的交椅。这红十六军啊,是平江那帮游击队和原来的红五军第一纵队合一块儿,重新打包上阵的。他们啊,那战斗经验,简直就跟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似的,满满当当,杠杠的!
湘鄂赣那块地界儿,红十六军那可是立了大功的。说起这红十六军的副头头张涛,嘿,人家可是被大伙儿高看一眼。张涛这小子,本事不小,要是能稳扎稳打地干下去,将来混得不比黄克诚差到哪儿去。
第四回反围剿落了空,张涛这家伙竟被提拔了,一跃成了红十七军的领头人。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以往那苦日子,敌人的巴掌一个接一个,愣是没让他眨眨眼。可到了第五回反围剿,就那么一堵敌人的墙,嘿,他心里头竟然打起了鼓。
【摇摆不定,终酿大祸】
一九三三年那金秋九月,苏联那位叫李德的老兄一来当顾问,咱们那第五次反围剿啊,心里头就咯噔一下,知道这路子铁定不好走。
早先时候,蒋介石对着共产党那是连着发起了四回大围捕,可回回都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没招儿,全败了。这四回啊,他那边人多势众,枪炮也新得多,愣是没辙。咱红军呢,就照着毛泽东那套“猫逮老鼠”的游击法子,东窜西跳,愣是把敌人的好算盘给搅黄了。
折腾了四回,全栽了跟头,蒋介石这回可是真疼了心,琢磨过来味儿了。他一拍大腿,决定请些高手来支招,于是乎,德国、意大利、美国那些洋大爷们的军事大腕儿,就被请来做军师,帮着打理这战场的乱摊子。
蒋介石那小子,愣是攒了足足一百万兵马,打算跟咱来场持久战,还整出个“堡垒主义”的花活儿。
哎,说起来也是逗,李德那帮人一掺和,红军兄弟们居然扔下了熟悉的游击战那套,改玩起了“正规军”的游戏。你想啊,那时候咱红军跟国民党那人数差距,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装备上还差点意思。这一开打,嘿,按照正规路子来的红军,那是一路败退,跟玩儿滑梯似的,噌噌往下掉啊。
红军往北走,想去挡敌人的路,可没想到,打一回败一回,跟斗儿一个接一个。原先那股子冲天的士气,被这突如其来的败仗,给砸得稀巴烂。也就那么几个月的光景,红军的地盘儿,丢了一块又一块,跟割韭菜似的。
红军的那些个大本营,可都是国民党眼里钉肉中刺。湘鄂赣那块宝地,紧挨着咱中央苏区,自然就成了那枪林弹雨的头一炮,“靶心”位置坐得稳稳当当。
那会儿,人们管它叫“中原大乱斗”,一听这名字,你就知道那阵子局势得多揪心。湖北、湖南那边,后方跟被掏空了似的,老蒋急眼了,立马打发郭汝栋火速奔鄂西去填坑。
没几日,郭汝栋带着他那国民党第20军,浩浩荡荡地朝鄂南杀了过来。张涛一看这架势,心里头盘算着怎么守住湘鄂赣这块宝地。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马派了支小队伍出去,打算给郭汝栋来个“声东击西”,逗逗他,让他别把眼睛全盯在这儿。
郭汝栋那会儿正走神呢,张涛瞅准时机,带着手下直扑国民党在鄂赣交界那旮旯的补给站——木石港。他玩起了游击战那套,跟猫逗老鼠似的,愣是把敌人的碉堡给端了。一千多个敌军成了他的手下败将,而且啊,还顺手牵羊弄回来一大堆军火物资。嘿,这一仗打得,真是痛快!
嘿,您知道吗?这事儿吧,本是个挺乐呵的事儿。就在那些红军队伍一个接一个往后撤的时候,木石港那儿,嘿,来了一场痛痛快快的大胜仗,简直是沙漠里的甘泉,久违了的好消息!可话说回来,这胜利的甜头吧,也让老张——就是那位平时打仗跟绣花似的,一针一线都不带马虎的张涛,他给整迷糊了。您瞧,这一迷糊,可不就出了岔子嘛!
郭汝栋这名号,在江湖上可是响当当的,老牌的国民党大将,北伐那会儿就上过战场,跟蒋介石那是铁打的交情,手下得力干将一枚。反观张涛呢,这时候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军长。可你别瞧他不起眼,愣是把郭汝栋玩得跟陀螺似的团团乱转。这一来二去的,张涛心里头免不了飘飘然起来,骄傲的小火苗那是蹭蹭地往上窜。
木石港那一仗,红十七军可是给郭汝栋来了个下马威,让他脸上挂不住。这家伙心里头那个憋屈啊,发誓得找回来场子。于是乎,他偷摸地把六个旅的兵马给攒一块儿,把木石港围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就跟包饺子似的。
这一回,张涛因为自个儿太飘了,结果先机就这么溜走了。等他回过神来,嘿,红十七军那帮子人已经跟瓮里的王八似的,跑不了了。
张涛那叫一个惨,四周全是敌人的影子,跟四面楚歌似的,但他还是拼了老命往外逃。结果呢,刚觉得喘口气,又一头栽进了敌人的圈套里。红十七军一路狂奔,好不容易到了王文驿,张涛心里那个美啊,以为这下可算是跳出敌人的手掌心了。于是,他就琢磨着在王文驿歇歇脚,养养精神。嘿,你说巧不巧,敌人这时候杀了个回马枪,跟变戏法似的,一下子就把红十七军给冲散了。
那会儿,整个部队乱套了,有的牺牲了,有的挂了彩,还有的脚底抹油开溜。张涛带着几个警卫员,跟不要命似的往外冲,好歹算是捡了条活命回来。这一战,红十七军算是栽了大跟头,彻底散了摊子。上头呢,让军长张涛背这黑锅,说是他得负大头责任。可张涛这家伙,倔得跟头驴似的,硬说自己没错,打死也不肯低头认错。
那次第五回的反围剿啊,到头来还是打了水漂,没辙了。咱们党内也是不含糊,立马动手找毛病,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清理门户。张涛这家伙,心里头直犯嘀咕,生怕自己以前给国民党干过那点事儿,将来给自个儿找不痛快,干脆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终成遗憾】
离了党那会儿,张涛头一件事儿就是奔回老家。抗战的火苗子一窜起来,躲猫猫躲了好几年的张涛,心里头那当兵的小火苗又给勾起来了,琢磨着再穿上军装。
但话说回来,他那会儿脚底抹油,一溜烟叛了共产党,这事儿板上钉钉,共产党哪儿还能容得下他?张涛左盘算右琢磨,干脆一拍大腿,决定回头是岸,再跟国民党混去。不过说实话,他在共产党那边也就是个跑龙套的,到头来,顶多混到个营长的小头目当当,没啥大出息。
谁心里也没个准谱儿,说将来会闹哪出,张涛这小子自然也不例外。他啊,一开始就踩错了步子,后来便是一路歪着走。要说他对那国民党干的龌龊事儿,心里跟明镜似的,可到头来,还是得硬着头皮往那浑水里趟。
你想啊,要是解放战争那会儿,他战场上冷不丁碰见了以前的共产党老伙计,心里头该是个啥滋味儿?说起来,那个当初费老鼻子劲把他拽进共产党大门的黄克诚,心里头指定是五味杂陈,啥感受都有。
一九四九年那会儿,老蒋脚底抹油跑到台湾去了,好多国民党的头头脑脑和当兵的都跟着他屁股后面逃之夭夭。可咱们这位张涛兄弟,嘿,人家愣是一条道走到黑,没跟着凑热闹,直接打包回家,挽起袖子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庄稼汉。
张涛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自己意志不够铁,老怕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找上门来,给自己惹一身骚。想当初,新中国刚露脸那会儿,上头为了防着国民党那些个偷偷摸摸留下来的家伙,可没少在老百姓堆里翻腾,查户口跟筛豆子似的,一遍又一遍。
回了老家以后,张涛心里头直犯嘀咕,觉得自己以前那点儿事儿,实在是不上台面。心想啊,万一哪天中央的火眼金睛给盯上了,自己还不得任由命运摆布啊?得嘞,干脆自个儿先跟党组织亮亮底牌,来个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算了。
而后,张涛溜达到了咱当地政府那儿,一股脑儿地倒出了自己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事儿,还直截了当地说了,他心里头那个死心眼儿的念头——就想扎根在老家,哪儿也不去了。
张涛这家伙情况挺特别,工作人员没法子,只好把他的那些资料往上一递。巧了嘛这不是,黄克诚那会儿正好当上了湖南省的省委书记。
一听说张涛那小子的事儿,黄克诚心里头那是五味杂陈啊。他吧,想问点什么,张不开嘴;想计较计较,又觉得没必要。好在张涛这家伙,虽说投了国民党那边,但共产党的秘密他倒是没往外吐露半句。中央一合计,得了,过去他叛变那档子事儿,咱就不揪着不放了,让他安安稳稳待老家吧。
张涛在村里那可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经乡亲们一撺掇,嘿,他就当上了村长。这下子,老张可是又找到了能让他使劲儿折腾的事儿了。
土改那会儿,张涛可是个积极分子,干啥都冲在前头,大伙儿对他的评价,那是一路走高,好得没话说。
八十年代那会儿,张涛心血来潮,给中央递了份入党申请,想着能混进党的队伍里。可没想到,党组织那边愣是没给通过,这事儿就成了泡影。打那以后,张涛老是念叨着当年自己那股子“叛逃”劲儿,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没能再贴上党员的标签,成了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说是这辈子最大的憾事儿,一点儿也不夸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