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设立19个兵团,谁的名气最大?陈赓兵团靠四个原因问鼎第一

新新史界 1个月前 (02-24) 阅读数 1548 #历史

解放战争后期,中央对全军进行了统一整编,组建起19个兵团。所谓的兵团,是一种介于“野战军”和“军”级之间的一种编制机构,一个兵团通常下辖三四个军。

而在我军设立的19个兵团中,若论起谁的名气大、影响广,陈赓麾下的第4兵团绝对名列前茅,甚至说其排名第一都不为过,其中有何原因呢?

第一, 陈赓兵团成立时间最久

“兵团”之名,主要广泛出现于1949年2月全军整编时,而早在1947年7月,中央军委就决定在中原地区成立一个独立的作战兵团,该兵团由中原第4纵队、第9纵队以及38军组成,总兵力达到七、八万人。

在挑选兵团首长时,军委谨慎考虑后,由毛主席亲自拍板:由陈赓出任兵团司令员。

由此,陈赓兵团成为我军在解放时期成立最早的兵团之一。

第二, 陈赓兵团完全可以称呼为“集团兵团”

自陈赓兵团建立后,虽然名义上受辖于中原野战军,但在实际作战中,大多属于独立状态,经常单独执行战略战役性任务。

其中,让陈赓兵团名声大震的,当属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陈赓兵团与华野陈毅粟裕大军配合,形成“品字形”大阵,共同经略中原的时期。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陈赓所领导的兵团由于兵力规模大、战略定位重,经常被外界称为“陈谢(谢富治)集团”或是“陈谢大军”。

要知道,当时能被称为“大军”的部队寥寥无几,能以兵团力量被抬升到“大军”称呼的,纵观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唯有陈赓兵团达到这一成就。

第三, 陈赓兵团战功赫赫

打铁还需自身硬。即使部队成立的再早、兵力再多,如果不能打胜仗,那也是纸糊的烧饼-糊弄人。

陈赓部队之所以声名远扬,主要还是由于其能打硬仗、更能打胜仗。

作为长期直接受中央军委指挥的一支战略力量,陈赓兵团在成立不久后,就雨夜强渡黄河,直攻陇海路,在潼关与洛阳一带,左右穿插、里外转战,歼灭大量敌军。

之后,陈赓兵团挺进伏牛山,创建豫陕鄂军区。1948年初,陈赓兵团和陈世榘部队汇合,成功发动洛阳战役。紧接着,陈赓兵团转战宛西、宛东、睢杞,并随刘邓大军共战淮海。

渡江后,陈赓兵团不辞辛劳,采用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战略思想,和其他诸军一举解放中南、西南大部分地区。

陈赓兵团,功标青史。

第四, 陈赓才能出众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陈赓兵团如此丰功伟绩的根本,还是有陈赓将军的领导。

作为开国大将排名第四的猛将,陈赓资历极深,早在1922年,陈赓就加入了共产党,并成为黄埔一期大名鼎鼎的“黄埔三杰”之一。

在指挥作战方面,陈赓大将的水平也位列我军前排,华东军政主官陈毅老总,曾在1947年公开称赞:陈赓、粟裕是与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等人同为一个层次的军中战神。

不少观点认为,如果陈赓没有进入军科系统,而是一直待在军队的话,绝对会是元帅军衔的有力竞争者。

除此之外,陈赓大将还为人性格友善、幽默风趣,经常和属下打成一片,是我军公认的“好脾气”。

有此名将领导,陈赓名团自然名满天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新新史界

新新史界

半路出家的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