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家:俄罗斯从来都不是中国朋友,中俄之间只有利益
在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常常被包装成“友谊”“兄弟情”之类温馨的词儿。可说到俄罗斯和中国,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最近有位俄罗斯专家一针见血地说:“俄罗斯从来都不是中国的朋友,中俄之间只有利益。”这话听起来有点刺耳,但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毕竟,两个大国走到一起,背后总得有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支撑吧?
历史回顾:从邻居到对手再到伙伴
中俄关系的历史得从好几百年前说起。最早的正式接触是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那时候清朝和沙俄坐下来划了划边界。这就像两个新搬来的邻居,互相打量着,商量好院子怎么分。虽然签了条约,但彼此心里都留了个心眼儿,毕竟谁也不想让对方占太多便宜。
跳到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苏联帮着新中国搞建设,送技术、派专家,俩国家还一块儿对抗西方。那会儿表面上看是铁哥们儿,可实际上呢?苏联更多是想拉中国入伙,给自己的阵营壮声势,而中国这边也需要个靠山来站稳脚跟。说是同盟,其实各有各的算盘。
好景不长,到了60年代,中苏关系彻底崩了。原因挺复杂,有意识形态的分歧,也有利益上的冲突。中国觉得自己老被苏联当小弟使唤,心里不痛快;而苏联呢,也觉得中国翅膀硬了不好管。1969年珍宝岛冲突差点把俩国家推向战争边缘,边境上炮火轰鸣,哪还有半点“同志加兄弟”的影子?这时候你就能看出来,所谓的友谊在利益面前啥也不是。
缓和与重启:80年代到90年代的转折
冷战后期,双方都冷静下来了。80年代末关系开始缓和,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中国签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正式搞了个“战略伙伴关系”。这名字听着挺高大上,但实际上呢?俄罗斯刚失去超级大国地位,经济一团糟,需要中国的市场;中国这边也想拉个帮手,对抗西方的压力。说是伙伴,其实还是各取所需。
历史告诉咱们,中俄关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甜蜜故事,而是充满博弈和妥协的现实剧。你要说他们是朋友?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信。
现在的中俄关系,看起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紧密。拿能源合作来说,2014年签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项目可是个大买卖,价值4000亿美元。俄罗斯把天然气卖给中国,自己有了新市场;中国拿到了稳定的能源供应,双赢嘛。可你仔细想想,这事儿发生在西方因为乌克兰问题制裁俄罗斯之后,俄罗斯急着找买家,中国正好趁机谈了个好价钱。这不像是朋友帮忙,更像是生意场上的一次精明交易。
军事上,中俄也没闲着。两国搞过好几次联合军演,比如“东方”系列演习,还互相卖武器,像俄罗斯给中国提供的S-400防空系统。但这背后呢?俄罗斯卖武器是为了钱,中国买武器是为了提升实力。军演看着热闹,可谁都知道,这俩国家不可能真把后背交给对方。毕竟在军事上,信任是最稀缺的东西。
经济上,中俄贸易额这几年蹭蹭往上涨,最近几年都突破了1000亿美元。中国还投了不少钱在俄罗斯的项目上,比如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厂。但有个现实摆在那儿:中国的经济体量比俄罗斯大得多,俄罗斯有点像个小弟。这差距让俄罗斯心里不是滋味,虽然嘴上不说,但谁愿意老被比下去呢?
在国际舞台上,中俄经常一块儿唱反调。比如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他们常联手否决西方的提案,还在上海合作组织里搭档。但这合作背后,各有各的小九九。拿中亚来说,俄罗斯一直把那儿当自家后院,可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却在那儿大张旗鼓地搞建设。俄罗斯嘴上不说,心里能不嘀咕吗?再比如北极,俄罗斯想独占资源,中国却想插一脚,这种潜在的竞争可不是“朋友”会干的事儿。
现状很清楚:中俄关系看着热乎,可剥开表皮一看,全是利益在撑着。谁也别指望对方会无条件帮忙。
俄罗斯的专家们对这段关系看得透透的。拿亚历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来说,这位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的学者直言,中俄关系是“不对称的”,中国占了上风。他觉得俄罗斯越来越依赖中国的经济支持,而中国只是把俄罗斯当个有用的工具人。另一位大咖,德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两国都是“现实主义者”,合作的基础是利益,不是感情。
还有些俄罗斯学者指出,中俄虽然现在抱团取暖,但彼此的戒心从来没放下过。比如有人就说过:“我们不是朋友,只是临时的伙伴。”这话听着有点凉薄,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这些专家的看法有个共同点:他们压根不信中俄之间有什么深厚友谊,全是国家利益在驱动。
未来中俄关系会咋样?有个可能是西方的制裁和孤立政策把他们越推越近。就像两个被挤到墙角的人,只能背靠背取暖。可这种“被迫联手”能有多牢靠?一旦外部压力没了,他们还能不能这么齐心?
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影响力越来越大,俄罗斯却有点跟不上趟儿。如果中国继续这么强势下去,俄罗斯会不会觉得自己在关系里越来越边缘化?就像合伙做生意,一个赚得盆满钵满,另一个却只能喝汤,时间长了谁受得了?
潜在冲突:中亚和北极的博弈
再说中亚和北极,这俩地方可能是未来的火药桶。中亚是中国的“一带一路”重镇,也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双方都想多分一杯羹。北极也一样,俄罗斯靠着地理优势占主导,可中国凭着经济实力硬要掺和。利益要是分得不均,谁也不会让着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