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第一混子球队:5大主力联手合砍0分 辽宁躺着捡漏赢麻了!
2025年3月15日的CBA常规赛第40轮,一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对决却以荒诞的剧情收场——排名倒数第二的江苏队主场迎战卫冕冠军辽宁队。最终,辽宁以94-88险胜,但这场比赛的焦点并非胜负本身,而是江苏队本土球员的“集体隐身”:五大主力轮换球员合计砍下0分,全队本土球员仅得20分,命中率低至20%,堪称CBA历史最离奇的摆烂样本。
江苏队:摆烂的“艺术”与尴尬的纪录
作为常年徘徊在乐透区的球队,江苏队本赛季仅取得6胜34负的战绩,早已无缘季后赛。然而,这支球队却在赛季初爆冷击败过十一冠王广东队,成为其赛季唯一的高光时刻。但这场对阵辽宁的比赛,江苏队将“摆烂”演绎到了极致。首节比赛,他们尚能与辽宁队周旋,仅以21-29落后;次节更是单节净胜辽宁6分,半场仅落后2分,一度让外界以为冷门将至。
然而,比赛的转折点出现在下半场。江苏队本土球员彻底迷失:吴羽佳出战25分钟0分、郑武之子郑祺龙18分钟0分、马国栋11分钟0分、吴超12分钟0分,甚至曾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崔晓龙也在3分钟内贡献0分。五名主力轮换合计0分的表现,直接将球队推向深渊。若非三名外援合力砍下68分,比赛恐怕早已失去悬念。更讽刺的是,江苏队全场本土球员的投篮命中率仅为20%,罚球命中率不足八成,防守端屡屡漏人,战术执行混乱,连现场解说都感叹:“这简直是业余联赛的水准!”
辽宁队:胜利背后的隐忧
尽管辽宁队最终“躺赢”,但这场比赛的含金量却备受质疑。全场比赛,辽宁队三分球23投仅5中,命中率低至21.7%,连续两场得分未破百,暴露出进攻端严重依赖内线突破和罚球的顽疾。赵继伟、张镇麟等核心球员状态低迷,外援威尔斯在对手重点盯防下也未能展现出统治力。第三节一度被江苏打出17-2的攻势,若非对手同样失误频频,辽宁甚至可能重蹈此前对阵同曦时单节仅得11分的覆辙。
主教练杨鸣的战术安排也引发争议。面对江苏队近乎“放水”的表现,辽宁队依然未能展现出卫冕冠军的统治力,反而陷入与对手的低效肉搏。比赛中,杨鸣多次对裁判判罚表达不满,甚至因韦伯的处理球问题在场边暴怒,但这并未改变球队外线失准、进攻滞涩的局面。更令人担忧的是,辽宁队本赛季过度依赖老将的问题愈发明显——韩德君、李晓旭等老将出场时间居高不下,而李虎翼、俞泽辰等年轻球员鲜有机会登场。这种“啃老本”的策略在季前赛已显露弊端,如今面对弱旅尚且吃力,季后赛的前景更蒙上阴影。
CBA的荒诞现实:摆烂与挣扎并存
江苏队的表现折射出CBA底层球队的生存困境。由于缺乏竞争压力与激励机制,部分球队在无缘季后赛后选择“战略性放弃”,通过摆烂争取更高选秀顺位或节省运营成本。这种风气不仅损害联赛形象,也让比赛质量大打折扣。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辽宁队虽勉强保住第七的排名,但其外线火力匮乏、阵容老化的问题已难以掩盖。本赛季,辽宁三分命中率排名联盟倒数,丛明晨、赵率舟等射手逐渐淡出轮换,而新援韦伯尚未融入体系,导致球队在关键战中屡屡陷入得分荒。
与此同时,CBA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重构。广厦、山西等新兴势力凭借稳定的三分投射和团队配合占据前列,而传统豪强广东、辽宁则因阵容调整和战术僵化陷入挣扎。广东队虽在第三阶段初期大胜辽宁44分,但随后接连输给山西、广厦,排名跌至第六;辽宁队则在外援磨合不畅、新人培养滞后的困境中艰难爬升。
结语:胜利的讽刺与未来的拷问
这场比赛的结局,对辽宁而言更像是一面镜子——他们或许庆幸对手的“慷慨”,但也必须直面自身的短板。而对江苏队来说,五大主力合砍0分的荒诞纪录,将成为CBA历史上难以抹去的尴尬注脚。当摆烂成为某些球队的生存策略,当豪强沉溺于“啃老”而忽视未来,CBA联赛的竞争生态与长远发展,或许比一场比赛的胜负更值得深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