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李全强,一审被判十年三个月

戴帽子的小熊 2周前 (04-09) 阅读数 0 #科技

2025 年 4 月 7 号,江苏扬州中级法院判了个挺受关注的案子,主角是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原主任李全强。说句心里话,这消息一出来,好多平时关注体育的老百姓都挺惊讶的,因为这人以前在排球圈也算有头有脸,咋就成了被告人呢?法院判他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还罚了 80 万,没收了受贿的钱,这结果挺重的,也让人忍不住想琢磨琢磨,他这些年到底干了啥。

李全强是 1962 年在沈阳出生的,从沈阳体育学院毕业后就进了体育系统,1997 年调到排管中心,这一干就是 25 年。刚开始他当办公室主任,后来当男排、女排的领队,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拿金牌的时候,他就是领队之一,看着挺风光。2017 年他当上排管中心主任,直到 2022 年退休。按理说,干了这么多年,又是搞专业出身,应该给排球事业出点力吧,可谁能想到,退休两年后他被查了,问题就出在受贿上。

法院说他利用职务便利,在运动员选拔、教练聘用、商业赞助这些事儿上给人开绿灯,收了不少好处。具体咋操作的呢?比如说排联赛的商业赞助,哪个企业能拿到赞助权,中间有没有暗箱操作?还有运动员转会、地方队选拔人才,这里面要是有人想走后门,是不是得给主管领导送点礼?虽然具体细节没公开,但从判十年多就能看出来,涉案金额肯定不小。更让人唏嘘的是,他前任潘志琛 2015 年就因为受贿被判了四年,结果他接了班还走老路,排管中心成了 “前腐后继” 的地儿,你说这管理上能没漏洞吗?

说起李全强,好多人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 “反娱乐化”。当年中国女排队员赵蕊蕊出名后,有电视剧找她拍戏,他直接反对,说运动员就该专心训练,别去搞那些分散精力的事儿。这话乍一听挺有道理,运动员确实得专注比赛,可后来想想,这里面有点 “双标” 的味道。你不让队员拍广告、上综艺,自己却和赞助商走得很近,甚至有人说他收了企业的好处,这就有点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了。说白了,他反对的可能不是娱乐化,而是怕队员自己赚钱抢了某些人的利益,把资源都攥在自己手里。

现在体育圈商业化这么厉害,运动员适当参加点商业活动,既能赚点钱,也能给项目增加关注度,本来是好事儿。就像篮球明星打个广告、参加个综艺,大家也没觉得影响打球,反而让更多人喜欢这项运动。可李全强那套老观念,就像把运动员关在一个玻璃罩里,看着是保护,其实是限制了发展,自己却在罩子外面和商业利益勾连,这能不翻车吗?

从李全强这事能看出,体育系统的反腐真是太必要了。这几年足球、篮球、田径都揪出不少问题官员,足协原主席陈戌源受贿 4000 万,冬管中心原主任倪会忠卖官鬻爵,现在排管中心又出了这事,说明哪个领域都不能放松监督。以前有些部门权力太集中,一个人说了算,下面想办事就得 “意思意思”,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坏风气。就像一个大池塘,要是底下的泥老是浑的,水也好不了,必须得彻底清一清。

现在国家也在加强体育反腐,成立了专门的纪检监察组,对退休官员也不放过,李全强就是退休后被查的,这说明 “退休不是护身符”,只要伸手就得付出代价。对排管中心来说,更得好好改改管理模式,以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自己管自己,哪能不出问题?得学足球搞 “管办分离”,让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儿,公开透明了,腐败的空间才会小。

说起来挺讽刺的,李全强当年反对队员 “分心”,自己却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分了心,把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都搭进去了。老百姓看体育,最希望的就是干干净净的赛场,运动员凭实力拿成绩,管理者凭良心搞服务。要是当官的总想着捞好处,项目怎么能发展好?你说,要是每个体育官员都能把心思放在正路上,咱们的运动项目是不是能发展得更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戴帽子的小熊

戴帽子的小熊

戴帽子的小熊,畅聊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