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协议缘何难以落实?中伊俄又有何新动作?
伊核协议,即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于2015年7月由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以及德国共同签署。该协议旨在限制伊朗提炼5%以上浓度的浓缩铀,5%浓度的浓缩铀可满足核电站发电及和平利用需求,如同位素提炼等。而用于制造原子弹的武器级浓缩铀浓度起码要达90%以上,此协议意在防止伊朗将核开发用于军事,保障其和平利用核能。
伊朗接受协议条件后,本应解除诸多制裁。然而,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即对伊朗实施经济封锁、外交孤立与军事威胁。美伊关系由此急剧恶化,甚至一度逼近军事冲突边缘。美国退出致使伊核协议执行受阻,伊朗不再受限于提炼浓缩铀的浓度限制,极有可能将更高浓度浓缩铀用于军事。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既不想看到核扩散,又对伊朗实施制裁,最终导致伊核协议难以真正落实。
在此复杂局势下,中国、俄罗斯与伊朗于北京就伊核问题展开讨论。三国一致希望通过谈判与签署协议的政治方式解决伊核问题,而非采用对抗、威胁甚至武力施压手段。因为美国若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或施压,不仅可能使自身陷入中东战场的战争泥潭,还会让伊核问题的解决愈发艰难。
伊朗深知,一方面需通过政治与谈判途径解决伊核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军事准备。在军事准备方面,伊朗多次开展防空反导演习,加强对核设施及研究机构的防空保护,以防以色列或美国利用隐身战机或导弹发动袭击。此外,伊朗还需吸取过往教训。此前,伊朗核科学家在车辆行进途中遭机枪扫射身亡,核设施也被网络病毒破坏,输入错误指令致设备超负荷运转而损坏。所以,伊朗尤为重要的是防范对手从内部进行破坏。若能确保自身内部不出现问题,伊朗便能在与美国或其他对其不友好国家的政治谈判中占据主动,以签署协议的方式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伊核协议的走向不仅关乎伊朗自身的安全与发展,也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伊俄三国为推动政治解决伊核问题积极努力,而伊朗在谈判进程中做好军事防范准备,对于推动伊核问题妥善解决意义重大。未来伊核协议能否重回正轨,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